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学术界在研究中国近代史中使用了三种基本模式,即“冲击—回应”、“传统—近代”和“帝国主义”模式。其前提建立在西方是先进楷模,其内部存在着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的假设之上。他们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道路就是全世界所走的道路,中国只有全盘西化才能走向现代化。三种模式的核心就是西方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2.
礼萨·汗在外敌入侵、国家分裂、朝政腐败的情况下 ,利用俄国十月革命后有利的国际环境 ,以土耳其改革为样板 ,以现代民族主义为指导 ,凭借独裁君主的权力 ,推行以西方化、世俗化、民族化为特征的全面的现代化改革 ,伊朗出现了属于本民族的现代工业、交通、通讯、教育和城市 ,妇女地位有所提高 ,社会结构、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剧烈变化。礼萨·汗的改革维护了伊朗的国家主权和统一 ,捍卫了伊朗的独立和尊严 ,他本人因之成为现代伊朗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3.
礼萨·汗在外敌入侵、国家分裂、朝政腐败的情况下,利用俄国十月革命后有利的国际环境,以土耳其改革为样板,以现代民族主义为指导,凭借独裁君主的权力,推行以西方化、世俗化、民族化为特征的全面的现代化改革,伊朗出现了属于本民族的现代工业、交通、通讯、教育和城市,妇女地位有所提高,社会结构、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剧烈变化.礼萨·汗的改革维护了伊朗的国家主权和统一,捍卫了伊朗的独立和尊严,他本人因之成为现代伊朗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现代化自彼得大帝开始至今已走过了300多年的历程。在这漫长的现代化进程中,俄罗斯始终处于欧风西雨的浸润下。俄罗斯历史上的数次改革都是向西方学习,按照西方的样板进行的。“西方化”情结在俄罗斯现代化道路中挥之不去的缘由既有地理因素的制约,又有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但是,“西方化”在俄罗斯却一次次地遭到碰壁与失败,它给俄罗斯现代化和俄罗斯社会历史发展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与后果。俄罗斯现代化与西方化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即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流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教师队伍.教育的西方化是指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上追求与西方国家一致的教育发展趋向,其实质是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对于教育自身的发展具有极大的负面性.教育的现代化不同于教育的西方化,二者在精神理念、价值目标以及追求路径等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差异,应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有扬弃地吸收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磊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1):114-118
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伊朗的政党伴随着政治现代化的起步而产生。在整个20世纪,伊朗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成为伊朗政治现代化的表现和主要内容,推动了伊朗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伊朗在改朝换代和社会巨变时期会出现众多政党一一这一时期恰好是独裁统治弱化期间,或者说是两个独裁统治时期的中间过渡阶段,是政治环境宽松的时机。伊朗政党的政治走向与伊朗政治文化的多元性相一致。伊朗众多政党身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东方无产阶级政治、伊朗君主专制主义和伊斯兰主义影响。由此,我们也可以考察伊朗政治现代化缓慢艰难、复杂多变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东西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法制深受西方法律化的冲击和影响,传统的法律体系解体了,但传统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仍然渗透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法制现代化绝不意味着西方化,而应当是“西方化”与“本土化”张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西方化”是伴随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长期发酵逐渐升级演化为一种“迷思”的,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然而,通过对时间属性、空间属性、价值属性和总体属性的四重理论把握,都充分表明“现代化≠西方化”。立足中国实际,中国式现代化更是用实践彻底地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深刻透析“现代化=西方化”这一迷思的生成演化、内在悖论对于看清这一“迷思”的实质,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合理性、主体性和超越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巴扎尔甘是从伊朗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具有现代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政治家,他的思想是西方文明和伊朗文明历史交往的结晶,体现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他努力使伊朗传统文化现代化,使宗教与科学协调统一,使民族主义者具有国际主义胸怀,使来自西方文明的自由民主平等的种子移植到伊朗的伊斯兰土壤中.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当代伊朗的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进程的主旋律。二战以来特别是“冷战”之后,学界关于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的讨论逐渐增多,认为现代化或现代性是“一元”的霸权主义偏见,逐渐被日益多元化的现代化进程与世界现实格局所否定。中国式现代化同西方现代化道路有着本质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同时也涉及现代性的理念和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既吸收西方现代化的优势,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风格,与艾森斯塔特提出的“多元现代性”之间存在紧密性和相似性,前者是对后者的确证和超越。以艾森斯塔特“多元现代性”视角审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现代性的方案,一方面有助于解答现代化或现代性究竟是一元还是多元的困惑,走出“现代化=西方化”“现代性即西方性”的迷思;另一方面有利于创新中国现代化的实现道路,以新的视角探寻中国式现代性方案的独特优势和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巴扎尔甘是从伊朗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具有现代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政治家,他的思想是西方文明和伊朗文明历史交往的结晶,体现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他努力使伊朗传统文化现代化,使宗教与科学协调统一,使民族主义者具有国际主义胸怀,使来自西方文明的自由民主平等的种子移植到伊朗的伊斯兰土壤中。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当代伊朗的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唯物史观展开的世界历史进程中,现代化具有复合模式,即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两种现代化模式表明现代化具有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发展道路,既具有现代化的普遍性,又具有现代化的特殊性。从现代化的普遍性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与人类现代化共有的本质属性,即从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以自然经济主导的模式向以市场经济主导的模式转型升级的过程。从现代化的特殊性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的本质属性,具体体现为道路选择的非资本主义性、领航主体的先进性、发展方式的并联式以及价值追求的人民性,等等。与西方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破解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悖论,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问,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制度探索作出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十月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的大转变18世纪后期从英国开启,迄今已二百余年.纵观二百年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人类走过两条现代化道路,即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十月革命以前,世界上只存在一条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环大西洋的英、法、美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代表.在那时,对东方国家来说,现代化即等于西方化.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从此,世界上存在两条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西方学术界从事的现代化比较研究中,传播论与非传播论两种学术见解的分野十分引人注目。传播论以罗斯托和帕森斯为突出代表,主要认为现代化过程就是西方特别是美国文明的传播过程:现代化=西方化=美国化。非传播论者则认为现代化主要是各个国家自身在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各有特点,不可能是西方化或美国化。本文上篇主要对持非传播论的布莱克学派和巴林顿·摩尔的见解加以评述,并以此为参照系,在下篇中,就中国特色的杜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选择的有关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十多年来,一种较为典型的观点是我国此次教育改革具有"唯西方化"倾向。该观点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共鸣。所谓课程改革的"唯西方化"并不是一个伪命题,我国的课程改革理论显示了"唯西方化"倾向,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是传统的观念和教法。因此,如何正确对待西方课程理论,正确处理中西关系,正视我国此次课程改革,对避免"唯西方化"倾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对西方发展理论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是指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或变迁,是现代化进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成为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任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极为重要而紧迫的发展自己的任务。邓小平同志破除了现代化即“西方化”、资本主义化的观念,  相似文献   

17.
智力引进是落后国家学习先进国家、封闭社会走向开放社会的常用手段和方法,是任何一个力图实现现代化国家必须采用的有效手段;智力引进是历史交往的必然结果。伊朗在其于新航路大发现之后与西方文化的历史交往中经历中了无数交的痛苦,进行了一系列的智力引进。伊朗的智力引进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总体说来,伊朗的智力引进具有随意性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实施十年来,一种较为典型的观点是我国此次课程改革具有唯西方化倾向,这一观点一经提出,便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共鸣。其实,所谓课程改革唯西方化不过是一个伪命题,我国课程改革只是在理论上具有唯西方化的倾向,在实践中则是表面上的唯西方化,而实际上却是传统教学观念及具体做法的真正施行。因此,在我国课程改革中,要正确对待西方课程改革理论,应尽量避免唯西方化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印度佛教文化的"入侵",中国传统文化被"佛教化",隋唐以后,通过强化传统文化根本、文化对话与融合,实现了"佛教文化中国化"。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传统文化被"西方化",借鉴隋唐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异质文化的对话与融合,就能实现从"中国文化西方化"到"西方文化中国化"的转折。在文学理论建设上,也能实现从"中国文论西方化"到"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转折,从而建构中国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文化“示范效应”与我国教育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示范效应”与我国教育价值取向乐传永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和运动,在时间上前后绵延几个世纪,在空间上从西欧开始逐步扩及到全世界。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现代化早于中国,至目前总体水平也高于中国。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在这一特定意义上其实也可以称为“西方化”(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