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新《档案法》在涉密档案方面的规定变动较大,相配套的档案法规在修改时也应相应变动。本文应用比较法的思维,对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俄罗斯四国涉密档案的规定从涉密档案负责人、涉密档案范围、涉密档案保密期限与解密程序、涉密档案申诉利用等四个方面展开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涉密档案规制范围、完善保密期限划分、优化定密解密流程、开设申诉利用渠道等方面的启示和措施,以为我国有关档案法规的修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各种原因,拟进馆的海洋类机关档案中存在大量涉密档案,而涉密档案的密级鉴定和调整是进馆档案整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查阅保密法规、建立工作小组、明确鉴定范围、确定鉴定程序、开展具体鉴定、做好后续工作六个方面介绍了海洋类涉密机关档案的鉴定实践,并从完善解密风险机制、恪守定密者解密原则、区分解密与公开、加强保密知识学习四个方面对涉密档案鉴定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积压涉密档案解密是档案解密的难点问题。通过研究美国积压涉密档案解密管理经验,能够为国内涉密档案解密管理提供有益借鉴。通过文本解读、文献研究方法,对美国国家解密中心的最新政策、报告、博客、会议等资料进行分析,全面梳理美国积压涉密档案解密管理的过程、解密管理部门及其职能,系统总结了美国积压涉密档案解密管理的有益经验,包括规范化解密流程、“三重解密审查”机制、特殊媒体解密方法等,对我国积压涉密档案解密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开放和利用档案是档案工作的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如果没有利用,档案也就没有了实用价值。假若不对社会开放,档案也就不可能有益于社会,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保密观念的影响。涉密档案的利用工作,由于受传统保密观念的影响,涉密档案的利用工作普遍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一把钥匙,一把锁”,重保密,轻利用,许多有价值的涉密档案被长期束之高阁,悖离了档案管理的宗旨和目的,另一种是不理解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既然要利用,就没必要把“保密”二字常挂在嘴边来束缚手脚,这种淡化保密意识的做法,导致泄密事件连连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开展档案降解密的必要性,如何做好档案降解密工作,浅谈个人的看法与观点。目的是正确处理开放与保密的关系,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6.
正档案保密涉及到档案法和保密法、档案部门和保密部门两方面工作,如何正确处理保守国家机密、开放档案查询二者关系,促进他们之间的有机结合,保障档案保密安全,确保国家利益不受侵害,值得我们逐步去探讨、研究。一、存在的不足促进档案利用和保密工作的有机结合,必须正视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文档保密与立卷归档之间的矛盾。在现实工作中,传统的立卷归档并没有将涉密文件和非涉密文件很好地区分  相似文献   

7.
针对涉密档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对保密管理与涉密档案管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保密管理融入涉密档案管理的思路,并给出了信息化条件下涉密档案利用的措施,从而达到既实现涉密档案的充分利用、又能满足保密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为契机加强涉密档案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军工保密资格认证的契机,加强涉密档案管理,通过规章制度建设、库房建设、涉密计算机和涉密载体管理和涉密档案收集的过程环节管理,为保密认证提供档案支撑.  相似文献   

9.
档案开放流程的规划与设计,是连接档案开放主体和客体的核心要素,也是决定档案开放程序规制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从目标、起点和终点、内容和环节、关键活动、瓶颈活动对档案开放程序规制的流程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从“涉密”档案的解密审查、档案开放鉴定、开放档案的公布利用服务、利用评估与反馈对档案开放程序规制流程的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影响档案开放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档案开放工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仅就档案法律法规和国家保密范围、解密制度的规定 ,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档案开放时限、范围、领域及形式的制约或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借军工保密资格认证的契机,加强涉密档案管理,通过规章制度建设、库房建设、涉密计算机和涉密载体管理和涉密档案收集的过程环节管理,为保密认证提供档案支撑。  相似文献   

12.
陈海鸿 《档案》2011,(6):23-25
政府信息公开对档案的利用提出了新要求,档案馆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进一步开放利用档案信息资源。面对政府信息公开中各级机关档案开放利用、档案保密问题等出现的障碍,档案部门应依法规范档案开放期限和范围,建立和完善档案降密解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信息安全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涉密档案和涉密档案信息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在2013年年底召开的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上,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的报告用较大的篇幅对涉密档案数字化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他指出:近两年,有关部门发现并查处了一些档案部门的档案信息泄密事件,有的对开放档案审核鉴定不细,不看档案,仅看标题就确定档案开放,以致把涉密档案上网开放;有的把涉密档案外包给公司进行  相似文献   

14.
军队档案解密鉴定原则是实施军队档案解密的基本准则。目前,我军尚未开展档案解密工作,既有保密法律规定不完善所致,又有对军队档案解密鉴定原则缺乏研究所致。文章认为,军队档案解密鉴定应坚持利益性、法定性、时间性、危害性、均衡性原则,利益性原则是军队档案解密鉴定的核心原则,起着支撑的作用,档案解密与否完全受利益驱动。  相似文献   

15.
NARA从2017年7月开始分六批集中开放了肯尼迪遇刺档案,以响应美国法律对该档案解密最后期限的规定.自"1992法案"颁布以来,NARA连同其他肯尼迪遇刺档案生成和审查机构,为推动档案的解密与开放做出了长期且重大的努力.本文以"约翰·F·肯尼迪总统遇刺档案"开放为案例,介绍了"约翰·F·肯尼迪总统遇刺档案集"解密与开发的基本过程,旨在探析美国历史档案解密和开放的法律环境、机构职责与社会背景,尤其关注美国国家档案馆在档案解密与开放方面的历史使命、法定职责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近日,宜昌市档案馆出台《馆藏开放档案鉴定工作细则》。《细则》共分10条,重点阐述了《细则》产生的法律依据和政治责任,明确了涉密档案解密工作的8项规定、控制使用档案的26个具体范围、档案划控鉴定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相关责任,对档案划控鉴定工作的程序和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企业档案安全面临着诸多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威胁,形势较为严峻。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档案安全保密工作,切实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管理秩序。本文简要分析了新时期企业档案保密呈现出的范围广、多样化、差异性等特点。提出为做好涉密档案的保护与利用,应坚持严管与简化、保密与公开,以及集中与分立的原则,从人防、物防、技防等三个方面切实抓好新时期企业涉密档案的安全保护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筑牢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8.
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工作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中对所涉及到的机密档案资料的保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涉密档案保密管理和涉密档案利用等问题。在档案管理中,涉及的秘密档案数量较多,由于保密的等级不同,保密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涉密档案的价值不同,所以分类管理办法也不同,需灵活地加以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管理提供了先进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设备,为档案管理创造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对涉密档案信息管理的难度,加大了涉密档案资料泄密的风险,操作上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机密档案的泄密等。保密工作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做好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工作,还要做好档案利用中的保密工作,将保密工作和社会发展相结合,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保密质量,确保档案的安全储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岳辑 《山西档案》2007,(1):56-57
2004年1月19日,外交部档案首次解密,公布1949-1955年形成的档案近万件。首次解密外交档案仅前期准备工作就长达5年。1999年,在时任外交部部长唐家璇建议下,外交部成立“开放档案鉴定小组”,正式启动档案解密工作。当时部里组织了近百名在职和离退休外交官,一页一页翻阅档案原件,在审查单上写上自己的意见———判断密级,同意或者不同意开放,并提出理由。他们制定了“25条标准”,概括而言就是“四不”———凡是影响国家利益,特别是安全利益的档案不开放;凡是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档案不开放;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不开放;凡是影响民族…  相似文献   

20.
析新时期保密工作对档案库房管理的新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做好档案保密、维护档案安全,始终是档案工作常抓不懈的头等大事。要正确理解保密与利用的关系,关注档案密级变化,做好档案降解密工作,重点加强高密级档案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