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春节,广播电视各级各类晚会在喜庆、祥和的鞭炮声中落下了大幕(以下简称春晚),只要稍加审视,不难发现其中变与不变的内在逻辑:变的是晚会的竞争格局、编导理念,不变的是春晚的文化政治功能和节日狂欢的娱乐诉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自1983年首次成功举办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在这些年里,春晚在给人们带来无限欢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走向困境,受到人们的非议。究其原因,一是晚会市场、受众发生了众多变化,二是春晚的发展有停滞的地方。这种变与不变之间产生的错位,正是导致人们对于春晚认识变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冯洁 《青年记者》2008,(9):42-43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自1983年首次成功举办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在这些年里,春晚在给人们带来无限欢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走向困境,受到人们的非议.究其原因,一是晚会市场,受众发生了众多变化,二是春晚的发展有停滞的地方.这种变与不变之间产生的错位,正是导致人们对于春晚认识变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2011年-2015年同类型晚会收视排名全国前六的省级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安徽春晚、湖南春晚、北京春晚、江苏春晚、东方春晚、辽宁春晚)为研究对象,从什么是情感人物,为什么其是晚会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年来各省级卫视春晚如何处理情感人物,如何筛选、呈现情感人物以及呈现效果等方面,试总结如何打造好春晚中的情感故事这一动情环节。  相似文献   

5.
王娟 《新闻世界》2016,(1):24-26
本文选取2011年-2015年同类型晚会收视排名全国前六的省级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安徽春晚、湖南春晚、北京春晚、江苏春晚、东方春晚、辽宁春晚)为研究对象,从什么是情感人物,为什么其是晚会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年来各省级卫视春晚如何处理情感人物,如何筛选、呈现情感人物以及呈现效果等方面,试总结如何打造好春晚中的情感故事这一动情...  相似文献   

6.
杜泽壮 《传媒》2014,(5):44-45
正2014年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倡节俭办晚会的第一年。这一年的春节晚会整体数量少于往年,各台晚会的制作经费也普遍低于往届。晚会的布景、包装也趋于朴实,但其受关注程度却并未因此而下降——网络、新媒体平台(包括移动端)多屏化、碎片化(视频网站分单节目播放的春晚视频片段)的播出方式更便于受众观看,2014年的春晚吸引了越来越多网民的关注。卫视春晚定位各异语言类节目占先综观2014年卫视春晚,风格各异是最大的特点。如辽宁卫视春晚主打  相似文献   

7.
双拥晚会、公安部春晚、文化部春晚和央视春晚并称为“春节四大晚会”,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国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央视春晚的大众化相比,前三台晚会更强调特色化,突出军民鱼水、警民一家、名家经典等主题定位,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向全国观众传递亲切祝愿,带来欢声笑语。  相似文献   

8.
陈寅  杨洛琪 《青年记者》2017,(17):51-52
求新:总体设计、节目编排与跨屏传播凸显新意 1.确立“三好”创作方向,强化晚会“陪伴”功能 晚会主创以深入基层、采风创作、体验生活、组织座谈、拓宽渠道等方式展开前期筹备、演员遴选与节目创作,针对被观众诟病的脱离实际、内容空洞、表达生硬等问题,晚会主创为本届春晚定下“三好”目标:好看、好听、好笑.因应当今中国文化生活的变化和春晚发展的新特点,特别将春晚作为中国人“除夕夜最温暖陪伴”的文化功能凸显出来,从晚会片头主打怀旧、经典和温馨,到创作基调、创作姿态与百姓期待、艺术规律的重新对接与调适,尝试回到春晚作为中国人除夕夜文化填补空间和家庭团聚文化中心的原点.  相似文献   

9.
对今年“春晚”的评价,名学、北大教授孔庆东的章比较有代表性,其中一句话:“今年的春晚尤其完蛋,总体水准已经降到了20多年来的最低点。”给我印象最深。据一家名网站的调查,70%的人认为今年的“春晚”不好看。为什么央视花大力气、大本钱办的“春晚”,评价会如此之低?许多人认为还不如平常的一台晚会。难道是导演水平低?不!能导“春晚”的导演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导。难道是演员水平低?可我们看看“春晚”的舞台,星光熠熠,大腕云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的央视"春晚"是十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台综艺晚会,回观2008央视"春晚",这台综艺晚会内涵丰富,主题鲜明,切入社会热点,展现时代风貌,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其舞台置景色彩协调、灵动多变、独具匠心,与节目相得益彰、异彩纷呈,晚会声音表达微妙传神,恰如其分地渲染节目,给观众以全方位的美妙视听享受;直播现场多机位、多角度的摄制,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出大型综艺晚会的曼妙与精彩。  相似文献   

11.
春晚并非一台纯粹的娱乐晚会,它是娱乐的,也是文化的,还是经济的,更是政治的。那么,跟它较真,不仅不算挑刺,而且是媒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曾祥敏  董泽萱 《传媒》2023,(5):13-17
<正>随着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落下帷幕,迄今,春晚已经走过了整整40个年头。1983年的首届春晚,是四部电话串联起的观众点播、主持人即兴串场和直播演出,是带有小众意味的“茶座式联欢”;2020年以来的三届春晚,是“5G+4K/8K+AI”技术赋能的全媒体庆典,是总台、地方卫视以及互联网平台同台展演,是主流价值引领的风向标,是岁末年初最重要的庆典晚会。40年间,政治、文化、技术不断形塑着春晚的形式与内容流变,春晚也由最初相对单纯、简约的春节联欢延展出社会转型表征、政治传播载体、公众记忆实践和节庆仪式等新的角色与功能。  相似文献   

13.
对大多数人来说,不管喜欢不喜欢,都不得不承认,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已成为春节一道独特的文化大餐。20多年来,随着时代变迁,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娱乐方式更趋多样化,烹制春晚大餐越来越不容易。然而,春晚的独特影响力,还是让越来越多的省级和地市级电视媒体跃跃欲试,推出自己的春晚节目。2011年,37个卫星频道共奉献了51台春晚。作为佼佼者,近两年来,北京电视台立足首都,挖掘资源,贴近平民,让春晚回归联欢的本质,并探索网络化生存方式。本期3篇文章,专门约请北京台相关人员阐述2011年春晚的创作体会,既有关于大部队式的大晚会、系列晚会的思考,又有关于轻骑兵式的网络晚会经验谈,都迸发出创意的火花,相信读后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数字舞美中的技术之美——以2012年央视“春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央视春节晚会舞台美术设计炫目奇幻,是"春晚"的最大亮点,吸引了观众、业内专家及媒体的关注。央视春节晚会作为大型综艺晚会的典型代表,由于其特殊性,使"春晚"的舞美也成为大型综艺晚会中最独特的类型。四个多小时的时长,大密集度的节目穿插,几十个不同类型的  相似文献   

15.
一,“春节联欢晚会”——一个世俗神话的诞生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次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从此,“春晚”成为中国人一年一度的精神仪式,形成中国观众习惯性的收看行为。放鞭炮、包饺子、看“春晚”,成为中国人除夕之夜的主要活动内容。“春晚”本身也成为现代春节的一部分。“春晚”融相声、小品、歌曲、舞蹈、魔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炉,由主持人在各个节目中引导穿插串连起整台晚会,集中突出一个盛大主题的综艺晚会形式首开电视晚会节目之先河。“春晚”荟萃了国内知名演员、影视红星或是港台著名艺人,各个节…  相似文献   

16.
秦蓁 《今传媒》2006,(3X):49-49
今年春节晚会电视上打出的字幕出了不少错误,报道说,春晚被《咬嚼字》“咬”出了28处错字,平均每10分钟出现1次差错。春晚的导演甲丁对28处差错作出回应,表示很惭愧(见《新华日报》2月7日D3版)。  相似文献   

17.
高皓亮  靳赫 《新闻世界》2010,(7):183-184
一个是作为一个国家仪式、一个春节民俗、一种主流文化的央视春晚,一个是从主持人、演员到节目创意均出自网民推选的北京电视台网络互动春晚,2010央视春晚与首届网络春晚播出之后,反响不一。本文从传播者、晚会内容、关注受众、传播渠道、受众互动参与等角度对两台春晚作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悦悦 《今传媒》2012,(4):92-93
龙年春晚是自创办以来的第30届春晚,本届春晚一改歌舞升平的俗套,导演组在节目编排、舞美特效、情感共鸣等方面继承优秀经验,发扬理念创新,表演上力求拉近与观众距离,与民同乐,回归全民联欢的晚会本质,为全国观众奉献上了一道温馨、亲切、祥和的"年夜大餐"。  相似文献   

19.
张雪姣 《传媒》2023,(13):38-40
为拉近主流媒体与青年人之间的距离,中央电视台于2011兔年春节期间首次推出网络春晚。十二年过去,总台在2023兔年春节期间再次发力,以“一起开新,共造未来”为主题打造了一档高质量的小年晚会。从2011年到2023年,网络春晚充分展现了主流媒体想要拉近观众距离的诚意,以及通过“思想+艺术+技术”进行创新融合的决心。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总台网络春晚的具体节目及相关技术应用,探析总台2023网络春晚如何将思想、艺术和技术进行完美的创新融合。  相似文献   

20.
一晃又一年即将过去,最近2013年的春晚逐渐又进入大家的视线。2012年,央视春晚迎来了第30个年头。有道是:三十而立。央视春晚也历经了30年的摸索、探路、锤炼、打磨,创造了一个文化奇迹,完成了一个电视神话:迄今为止,央视春晚都是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综艺晚会、世界上播出时间最长的综艺晚会和世界上演员最多的综艺晚会。根据央视公布的数据,2012龙年春晚,一共吸引了7.7亿中国观众收看!没有哪一场晚会,能像央视春晚这样吸引如此众多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讲,央视春晚已经成了亿万国人必不可少的年夜饭。然而,"年夜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