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倪代川 《湖北档案》2006,(11):16-18
一、档案学范式研究的元科学性质 1.元科学及其特点 元科学概念来源于"元理论"研究,元理论研究兴起于西方国家."元"的西文为"meta",意即"……之后"、"超越",它与某一学科名相连所构成的名词,意味着一种更高级的逻辑形式.  相似文献   

2.
一、正确认识舆论监督及其分类"所谓舆论,通常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概念是指某一种舆论而言,即在一定社会范围  相似文献   

3.
中国小说理论史(修订本)陈洪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中国小说理论史》(修订本)是当代古代小说理论著作中匠心独运的一种。首先,该书从动态流变的角度把握理论范畴的实质。该书从原始材料出发,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史论结合,是以"问题"来穿透史料。如关于"小说"这一概念内涵的流变,作者就在追溯小说创作及其概念大致演变后指出:"文学小说成为社会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4.
“范式”是一种组织性的理论视角,某一种理论上的视角或范式包含着许多紧密相连的理论,每种理论又彼此共享某些共通的假设。本文将从史的角度,采用以上这种“范式”的概念,按“假定——理论——通过检验的证据来确认理论的有效性”的思路.对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在美国经历的三个主要范式转型(走众社会理论范式→有限效果理论范式→适中效应理论范式)作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5.
自柳田国男在《民间传承论》中界定其研究对象为"民间传承"以来,日本民俗学围绕"传承"概念,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立场:一是"从田野看传承"或"由传承思考田野",认为应努力把握田野里传承的实际面貌,借此显示出一种民俗学能够进行独到的调查研究之可能性;二是对传承概念的批判,主张不可以继续拘泥于其所蕴含"同一性/连续性"规范,仅仅探究具有"传承"性质的事象,否则今后的民俗学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传承"概念被"冻结",背后存在着基层文化论和民族性理论的影响,这种传承观将有可能由行为论之传承理论逐渐得以"解冻"。民俗学有必要把握"生活世界中的传承"的实际情况,重新返回到田野,返回到生活世界,重构传承概念。  相似文献   

6.
胡旭 《新闻战线》2013,(1):68-70
被誉为媒介"议程设置"思想之父的沃尔特·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概念,即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决定着公众对某一议题的认知。从某种意义上说,调查性经济报道所建构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拟态环境",它能让具有相同处境的企业感同身受,从而更容易接  相似文献   

7.
网络传播的"乘数效应"与控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乘数效应"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8.
徐瑶 《湖北档案》2006,(5):15-16
1962年美国的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体系>一书提出了"范式"这一概念,并作出定义: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豫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此后,范式理论作为一种说明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交替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和专业领域,其中也涉及到了管理领域,产生了管理范式.  相似文献   

9.
在传播学界,"批判学派"一词一直没有什么太多的争议,它被认为是欧洲20世纪60年代以后崛起的传播研究范式。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先有了批判学派这个概念或对于欧洲传播学"他者"形象的确立,才有了批判学派的历史脉络,它是一种因果倒置逻辑的产物。而从概念内涵上看,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可以被称为批判学派的传播研究主体。是20世纪70年代传播学科话语权的斗争催生了这个概念,并使这个概念得到了各方认可。但将所有批判理论都纳入"经验—批判"的二元框架,其实终结了不同批判思想之间的差异并消灭了它们的主体性,一切理论创新随之戛然而止。中国学者对这一二元框架的照单全收体现了我们在理论积累上的欠缺,也体现了我们的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21,(5):23-32
李普曼的经典作品Public Opinion近来被再度重译,书名从《公众舆论》变成《舆论》,因为"舆论"被认为天然就来自"公众"。然而,哈贝马斯对于作为历史过程的"公众舆论"早有论证。对此新译书名的理解实际上反映出了长久以来中文学界对核心概念在语境和脉络上的混淆。因此,紧扣原典重读被广泛征引的哈贝马斯似仍有必要。该文立足于当前研究现状,更指出在数字媒介革命与公共生活议题甚嚣尘上的今天,我们还应竭力追求理论概念与观察视角的多样性,广泛汲取诸如言谈公共性、视觉公共性、具身公共性等路径。研究指出,就公众舆论、公共领域、公共性等议题而言,对其历史范畴的丰富性不加辨析当然不可取,而固执守定某一种公共性的倾向同样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口头交流与书面交流两种基本交流形式讨论了科学交流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科学交流的"半交流"的概念。认为"半交流"概念的提出有助于阐释科学交流的过程和现象,有利于人们对科学交流过程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对科学交流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相互背景下的传统媒体与因特网生存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顺铭 《现代传播》2001,(2):96-102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对因特网与传统媒体的生存逻辑作了一点探讨.在探讨时,不是孤立地强调某一方,而是根据因特网和传统媒体生存的现实,取一种相互参照的视角.由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相互背景"(Interbackground).  相似文献   

13.
廖金英 《今传媒》2012,(11):44-45
"信息方式"是波斯特根据马克思生产方式概念发展出来用于理解电子媒介交流的新视角,作者引入的后现代理论在很多方面使得电子媒介交流可被理解,但也由于理论本身的局限性使"信息方式"未能完成重建社会批判理论的任务。"信息方式"是并仅是一种思考电子媒介交流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长江日报"学习"专刊是1956年2月创刊的,它的任务是通俗地结合实际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但是要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很明确的.我们深深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的贯彻过程,也就是编辑人员的思想改造的过程.相当长时期以来,我们对理论有一种神秘观点,以为理论就只是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理论宣传也就是把经典著作的原理加以介绍和阐述,而忽视了理论是群众实际斗争经验的总结.所以在宣传中注意系统地绍理论多,从实际中提出问题进行理论阐述少,特别是把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创造的许多丰富的经验加以理论的总结更少.因此,报上发表的文章,往往是由书本出发,从原理到原理,用概念解释概念,又长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21,(9):14-25
"民族"与"传播",是两个具有很多内在关联的概念,本文对"民族"与"传播"的各自含义、两个概念以及相应的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具体的关联理论,以及"民族"与"传播"关联性的又一种理论表达("共同体想象")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这样的梳理,对于更好地促进"民族"与"传播"研究的学科交叉,进而推动理论上的进步,均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学理上对图书馆研究中的四种本质概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性"本质概念只反映了本质的部分内容;"属性"本质概念则在外延上失之宽泛;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论是较为科学完整的本质理论,可作为图书馆本质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在其观点的引用上还存在不少偏差,在其内涵的理解上还存在很多误读。提出图书馆研究既要重视研究结论,又要重视研究方法、研究前提,尤其不宜鄙夷"概念研究"。  相似文献   

17.
"受众"身份历来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命题和对象,在传统的传播学理论中,就有过大众、受众、公众等不同概念的争议,但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到来,这些概念的阐释功能逐渐体现出局限性.本研究将"公民"身份作为受众研究的新视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媒介公民"的概念,并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媒介公民"对公民社会建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葛星 《新闻大学》2012,(3):7-20
本文旨在考察尼克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视野下的传播概念和媒介概念,以及作为社会功能系统的大众传媒系统。与将该理论归为新功能主义理论或者社会分化理论的观点不同,本文的立场是将社会系统理论视作一种差异理论,并考察以差异为出发点的系统与传播概念,以及"功能构造主义"系统理论视野下的大众传媒系统。尽管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在西方社会学界影响深远,但是在传媒研究领域引起的关注却时日尚浅,因此,本文还对欧美以及日本传媒研究学界对于社会系统理论的接受和最新开展状况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期间,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2016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品质西安"概念。笔者选取了《西安日报》中的部分新闻标题进行分析,其中大量隐喻的使用,将是本文研究的焦点。主要以概念隐喻理论中的结构隐喻、空间方位隐喻、本体隐喻三种分类为主。  相似文献   

20.
"风险社会"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逐渐被重视的一种社会理论。1986年,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出版了德文版的《风险社会》一书,该书首次使用了"风险社会"的概念,并用它来描述充满风险的后工业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