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濮晓琬 《新闻世界》2014,(7):332-333
服饰文化是流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所涵盖的内容都是流行文化中重要的组成元素。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女士在多次外事访问中的服饰搭配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一特殊的服饰流行事件成为流行文化中的重要现象。通过对此现象和流行服饰的深度解析,我们将更能了解流行文化的内涵,以及流行文化背后深层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中,服饰文化与人类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每个朝代的服饰文化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明代时期,服饰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明代服饰以其端庄传统、清新典雅、华丽之美等特色著称,无论是工艺选材,实用效果,还是服饰图案内容,审美特质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审美价值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余戡平 《大观周刊》2011,(15):20-20,9
服饰又是社会文化的特征,不同的民俗文化有着不同的禁忌规约,禁忌文化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普遍存在,具有约定俗戍的禁约力量和消极、神秘的特性,它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诸多禁忌现象的挖掘、分析、论证,提出了禁忌习俗在不同社会背景之下得以产生的必然性,以及它对人们心理所产生的麻痹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推荐理由: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国民族智慧的结晶,各族人民以其独特的颖悟力和杰出的创造力,将他们对美好生活和信仰的追求,用织、绣、印、染、缝等工艺技法表现在其所穿着的衣物上,巧妙运用大自然的馈赠形成各自的服饰特色,展现出各自独特的民族气质和生命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工艺是服饰文化的载体,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表征,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和工艺充分见证和彰显了各民族传统精神的延续,也记录了国家和各民族文明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汉代服饰是服饰文化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代服饰无论是样式、面料、染色、图案都极富特色,充分反映了汉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水平,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6.
文化作为一个广义概念,可以划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大部类:技术体系表现为文化的器用层面,它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价值体系表现为文化的观念层面,即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产生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文化的精神内核。[1]将服饰文化纳入到这一广义范畴,它所包含的“技术”和“价值”体系,前者是指服饰本身,后者则是指服饰观念。因此,近代上海服饰的变迁,不仅是器用层面上服饰本身的变化,也是服饰观念的更替。甚至可以说,服饰观念的变化是服饰变化的深层次动力。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交融、传统社会向现代…  相似文献   

7.
推荐理由: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国民族智慧的结晶,各族人民以其独特的颖悟力和杰出的创造力,将他们对美好生活和信仰的追求,用织、绣、印、染、缝等工艺技法表现在其所穿着的衣物上,巧妙运用大自然的馈赠形成各自的服饰特色,展现出各自独特的民族气质和生命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工艺是服饰文化的载体,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表征,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和工艺充分见证和彰显了各民族传统精神的延续,也记录了国家和各民族文明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杨阳 《大观周刊》2012,(12):169-169
服饰作为民族识别的依据之一,在民族识别和民族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风格独特、色彩斑斓、装饰华丽的民族服装,无疑是中国服饰史中光辉的一页。在体会和感受中华民族服饰艺术的巨大的魅力的同时,更应看到精神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服饰设计将呈现向市场化、国际化、个性化发展的趋势。随着人们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服饰的功能要求也将越来越细化、具体化,最终使服饰能够适应自己变动的不同环境要求。因此,现今我们所面临的难题是,现代服饰设计如何立足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之本,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去发现、去寻求、去创新。  相似文献   

9.
吴江 《兰台世界》2016,(14):157-159
唐代体育文化是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唐代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在此基础上,与体育活动密切相关的体育服饰也随体育活动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从体育服饰文化的角度认识唐代体育活动的特色,可以让我们对唐代体育及唐代服饰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0.
王诤 《新闻爱好者》2010,(5):180-181
文化的传承需要载体,影视业的快速发展使影视作品很好地起到了文化传播载体的作用。影视服饰是表达影视文化的基本元素,服饰中蕴涵着丰富的服饰文化,使影视服饰亦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之一。本文以2009国庆献礼影片《建国大业》和国庆60周年庆典中传承出来的中山装文化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中山装的文化内涵,目的是通过剖析影视镜头中传递的文化元素,来体现影视作品在弘扬传统美德、传播优秀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清代满族女子服饰,融汇了中华民族历代服饰以及服装款式的精髓,是满族人智慧的结晶,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而且促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在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淑芳 《档案》2012,(4):28-30
保安族服饰文化反映了该民族历史发展中社会生活的传统风尚。保安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深受其所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审美习俗以及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等方面的影响,其服饰表象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颜莹 《大观周刊》2012,(27):32-33
昭觉彝族服饰是彝族族文化的载体,其间蕴含着彝族历史、文化传统,体现了彝族独特的审美心理、情趣、品味。昭觉彝族服饰种类繁多绚丽多资、异彩纷呈。本文从昭觉彝族服饰的特色,浅谈昭觉彝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程朱理学与移民文化如何渗透南宋女子服饰审美文化的问题,挖掘南宋丝绸与女子服饰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规律与脉络,并归纳其艺术特征,揭示南宋丝绸与女子服饰在中国服饰文化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唐代的女性服饰是传统中国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唐代女性服饰具有融合统一、兼收并蓄、精彩纷呈、雍容华贵的总体特征。襦裙、胡服、女着男装是唐代女性服饰的特色标识。  相似文献   

16.
石晶 《兰台世界》2014,(7):158-159
唐代的女性服饰是传统中国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唐代女性服饰具有融合统一、兼收并蓄、精彩纷呈、雍容华贵的总体特征。襦裙、胡服、女着男装是唐代女性服饰的特色标识。  相似文献   

17.
保安族服饰文化反映了该民族历史发展中社会生活的传统风尚.保安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深受其所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审美习俗以及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等方面的影响,其服饰表象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胡娟  张志春 《兰台世界》2007,(12S):59-60
宋美龄是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土壤中产生的一个中西合璧式的人物,中西方文化在她身上均有所体现,她时而表现出中国文化情结,时而又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认同。目前我们看到国内外学术界对她的研究多停留在历史及政治上,而服饰,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宋美龄西方文化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统一,折射出了中西服饰文化观念的差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服饰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具有文化传播功能,本文着眼于苗族服饰文化,借助传播学和符号学理论,解读苗族服饰中的文化符号,探究苗族服饰的文化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天宇 《新闻世界》2014,(3):196-197
服饰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具有文化传播功能,本文着眼于苗族服饰文化,借助传播学和符号学理论,解读苗族服饰中的文化符号,探究苗族服饰的文化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