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闽南语歌曲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闽南语歌曲具有独特的音乐性和文化性,曾经一度风靡各地,然而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闽南语歌曲的发展总体上呈萧瑟之势。台湾与福建的闽南语歌曲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或方兴未艾,或疲惫发力。互为借鉴、互相合作,共同探讨新媒体背景下闽南语歌曲文化产业的发展途径是两岸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好歌曲》作为原创的音乐竞技类节目,不仅在国内取得不错的反响,还成为了首档输出国外的音乐节目。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中国原创节目的楷模。本文通过对《中国好歌曲》的具体分析,从节目的成功与不足两个方面来反映竞技类的节目诉求,并且分析竞技类节目发展的困境,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神州夜航》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一档情感类节目,在我国广播情感类节目市场中运作较为成熟。其运作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善于从听众心理需求与节目定位寻找选题;二是通过广播声音结构、节目结构等方面的合理组合有效提升了节目品质;三是借助主持人的亲和力成就了节目与听众之间的高度沟通与融合。本文认为,通过分析其运作模式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广播情感类节目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生态下文化类节目创新的必要性,结合近年来影响力较大的文化类节目运作实践,重点从机制、组织、内容和营销四个维度对文化类节目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当下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有梦出头天     
<正>最具市场号召力的"全球闽南语歌曲创作演唱大赛"升级版!十大唱片公司现场选秀,国内外巡回商业演唱会。2015年,福建海峡电视台和台湾年代电视公司将采取共同出资、共同制播、共同推广、共同经营的方式全力打造的闽南语歌曲职场选秀类季播型综艺节目——《有梦出头天》,将坚持以"弘扬闽南文化,唱响福建品牌,促进两岸交  相似文献   

6.
公信力的重要内核是受众对于媒介的信任.本文通过对<中华首届闽南语歌曲创作演唱大赛>赛制的分析,说明赛制的创新对规范评委的行为、提高大赛公信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优秀电视节目形态与本土化特色的糅合,一批新颖的访谈类节目涌现出来。本文以凤凰网推出的网络访谈类节目《凤凰非常道》为例,从节目定位、主持人风格、全方位的话语互动体系等方面总结其运作成功之道,并对网络访谈类节目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广播行风热线类节目的发展现状行风热线节目这几年在广播界风起云涌,影响越来越大,它充分发挥了广播特长,为政府和群众搭建了桥梁,维系了纽带。从政府角度说,通过此类节目的运作,改变了执政理念,扩大了执政渠道,提高了办事效率,树立了政府形象;从群众角度说,百姓能与领导面对面交流,增加了诉求渠道,增加了亲  相似文献   

9.
从1955年开始到1981年结束,闽南语电影经历了25年的发展历程。这一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兴起期、黄金期和衰落期,每一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情况。其中,闽南语电影衰落的原因值得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10.
论电视谈话节目的品质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话类节目产生于美国,进入中国后,其运作受到了中国特有的体制与文化的双重影响.要化解节目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可从节目定位、品牌建设和经营策略三方面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11.
综艺类节目:县级电视台走向市场运作的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视台“金字塔”型的构架中,县(市)电视台处于基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化运作已成为各级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县(市)电视台日渐面临生存和发展的窘境下,奉新电视台尝试以综艺类节目为突破口,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提高收视率和经济效益为基点,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策划、制作具有地方特色、参与性强的综艺类节目是市场化运作取得较为成功的条件和前提。县(市)电视台的受众是当地观众,参与性强的综艺类节目更易吸引观众的眼球和商家的关注。奉新电视台过去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所限,综艺类节目是一个空白。今年…  相似文献   

12.
高芳 《东南传播》2011,(11):133-134
广播热线监督类节目是广播节目最贴近民生、最贴近百姓的一种类型节目。而如何运作好广播热线监督类节目呢?很显然,就是广播人怎样充分抓住广播的自身优势(互动、快捷、服务、真实),在节目形式、内容等运作理念方面凸显广播独特优势。而如何把这些广播的理论优势转化为我们办节目的现实优势,避免“纸上谈兵”,本文试从广播优势的四个方面,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较为深入地阐述、挖掘,相信对运作好广播热线监督类节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虽然近些年广播的服务节目层出不穷,但其发展陷入了“瓶颈”,很多生活服务类节目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让人质疑。因此,我们要探究如何对此类节目的策划运作进行科学定位和规律性掌控。  相似文献   

14.
一档新闻杂志类栏目,从它的诞生到成长为精品节目,需要有一个适合节目顺畅运作和良性发展的管理模式,而事实上,作为地方电视媒体,其沿袭的人事制度和管理模式,往往给节目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本文试图从南阳电视台一档民生杂志类节目《宛都播报》人手,从节目的管理模式、人才的引进和管理,节目实际运作中的标准化质量管理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也是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实现知情权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地方台政风行风热线类节目多年运作经验切入,探讨在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网络媒体急速发展的情况下,这类节目如何在保持公信力的同时,增强灵活性、服务性,为广播节目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调查类节目以其独特的取材手法展示出电视媒体特有的魅力。从美国家喻户晓的新闻节目《60分》(Sixty Minutes)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再到各省市地方台以“调查”,“报告”命名的种种节目.使得调查节目一时兴盛。然而在具体运作中,地市台与中央台确有诸多不同。我们以济南台的《都市调查》为例.分析各地方台在发展调查类节目时的瓶颈及尚待挖掘的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17.
许焱 《新闻前哨》2013,(7):79-79,82
政民对话类节目作为电视时政类节目一种新的诠释方式,最近两年在多家城市电视台落地开花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收视效益,成为继民生新闻之后,城市电视台掌控新闻资源、抗衡其他电视媒体,巩固收视份额的又一"利器"。如何开办、怎样办好政民对话类节目,我们不妨从率先开办此类节目、目前运作较好的长沙、武汉、常州、苏州、南京五家城市台取取经。一、五城市政民对话类节目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8.
总结《生活》栏目开播三年来的经验教训,结合全国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历史和现状,我们深深感到,在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具体运作中,有必要强调以下诸点:第一,加大策划力度。当前,“策划”一词颇为流行。新闻界人士对“新闻策划”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在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中,似乎一致看好策划,将其视为舵之与船。《生活》栏目从筹划栏目的运作体系时起,便十分重视选题与采访的策划,并强调栏目与节目评估后的节目再策划。随着该栏目1999新版式的推出,加大策划力度,已成为提高该栏目品质的首要举措。这恐怕也是全国电视生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研究谈话类节目中的"话语场",探讨隐藏在背后的文化和社会等深层次因素,揭示"场"效应的内在运作机制。同时,通过与国外电视谈话类节目作对比,以期谈话节目能更好地做到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承接与融合。  相似文献   

20.
谈话类节目效果的好坏受到主持人的影响,尤其是一个具有鲜明主持风格的主持人能够很好地促进谈话类节目的发展。谈话类节目需要具有较强的控制和应变能力的主持人,主持人能否在与嘉宾交流的同时,准确地把握住自己的情感,是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必须要研究的问题,情感的表达可以更好地与嘉宾交流,可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本文主要研究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塑造,从谈话类主持人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分析,提出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风格塑造的方法,同时结合新、旧媒体分析了对未来谈话类节目主持人风格影响,并提出未来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可能会出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