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外语专业学生研究外国文学具有双语双向交流的特征,这是他们的优势.但他们母语和文学基础的薄弱使他们陷入困境,因此,在外语系或外语院校增加文学课时,加强文学和文学理论与批判的学习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想在众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脱颖而出,并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与强大的生命力,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着力培养能够胜任比较文学研究、汉语国际推广、中外作品互译、涉外文书写作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这样的特殊人才,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有意识地加强以下课程或内容的教授或训练:外语课程;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课程;中国文学中与外国文学存在可比性的内容;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实践;中国文化课程及中国语言文学课程中的文化因素;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重要概念;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课程.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院校,外国文学是中文、外语专业的常规课程。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中国加入W TO和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大学里纷纷开设了面向非文学专业的外国文学选修课程,旨在通过文学史的介绍、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使学生扩展视野,丰富知识,增强人文精神的培育,提高艺术鉴赏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尽管年轻的大学生求新求异,本来对外国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历史和文化的隔膜、基础的欠缺和专业的限制,他们中的不少人对许多经典作品感到较难走近。所幸…  相似文献   

4.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外国文学课不仅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文本,更重要是更新理念,开阔视野,为学生提供多元开放的发展空间。本文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着力探讨现代教育体制下外国文学课程的改革方向,旨在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对有些问题颇感困惑,只有走出困惑,才能更好地教与学,故择其要者求教大方。 一、中文专业开设外国文学存在的矛盾 外国文学是本国之外各国的文学,我国主要在中文专业开设,与中国的古代、现代、当代文学总称四大文学。外语专业以学习和研究语言为主,也可以进一步涉及文学,但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学生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情况的调查,倡导文学作品的阅读,提高语言教学质量,提升高校外语学生文化素养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应忽视的一项有效的辅助方法。本文对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外国文学的教学往往重视文学史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文学作品的文本阅读。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应该以文学发展历史为脉络,以文本为基础,加大作品分析在教学中的比重,在经典文学作品细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关注学生文化学习,尊重各国多样文化,学习优秀文化,提升学生文化底蕴,以便适应社会需求,追求时代发展。"可见,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是时代的呼唤。为此,本文将研究初中外国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策略,以建立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情感,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习惯,从而去粗取精,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提升思想修养。  相似文献   

9.
正长期以来,或因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视程度不够,或因教师自身外国文学知识水平的缺失,导致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短板,如何扭转这一现状?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更加关注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师生应在学习过程中共同拓展文学视野;要注重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学习的兴趣。一、关注文化内涵每一篇外国文学作品被选入教材,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结果,学生不仅要学习其中的文字和语言,更应该从其  相似文献   

10.
李红 《华章》2013,(19)
从20世纪初外国文学作品的译本的引入,到如今新课改环境下,外国文学作品所占的比重有大幅度上升。以粤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不少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入选其中,涉及各式文类,跨越了西方文学的几大重要文学史阶段。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同样承担着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学教育的双重使命,且肩负起特殊的审美教育作用。在高考试题中,外国文学作品也崭露头角。这些变化都要求高中语文教师探索新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增强对外国文学的欣赏、比较和借鉴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已通过了九科,在这九科中,我感觉到最难攻克的一科是外国文学。从内容上讲,外国文学包括欧美文学和亚非文学两大部分,知识面广;从时间上讲,从古到今,时间跨度大,加之我平时对外国文学接触较少,外国的作家、主人公名字读起来连不成句,外国文学作品的风格与中国文学的风格不同,使人读起来很难理解,所以,外国文学我曾考过三次,终于在1996年4月份通过了。那么,我是如何通过外国文学的呢?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外国文学作品教学重视程度的提升,在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加强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求。本文先分析了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旨在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外国文学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外国文学是指中国文学以外的一切域外文学,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对于二年制或三年制的师范专科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将外国文学课一般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连续几年来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与掌握经历了一条有一定规律的历程.这其中教师的疏导工作发挥了积极的效果.从某种程度来说.一门课程是否受学生重视和喜爱除了教师本人的学识外,与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方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对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有重要意义。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不断探究,以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中汲取知识,加深文学修养,接受人文精神的哺育,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一种倾向认为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学课存在很多问题,且与社会应用脱节,应该少开或不开。外国文学课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语学习有辅助和深化作用,但其目前面临的问题确实阻碍了其在外语专业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针对这种状况,教学中要同时把文学“最大化”和“最小化”。  相似文献   

16.
外国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外国文学课程对考核方式进行了三方面改革:夯实学科理论基础是改革的前提;重视过程评价;考核方式多样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材主要由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三大板块组成,这三大板块中,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主要作为人文素质培养而设置,而现当代文学作品由于贴近时代,能反映现实生活,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和价值观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学中应注重生命和道德的教育,选择学生喜爱的作品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学素质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外国文学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教学中大多都采用"满堂灌"的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些都亟待改革。论文从电子媒介时代外国文学的文本阅读策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3个方面论述了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外国文学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不仅承担着提升学生外国文学及文化素养的教育使命,也肩负着思想素质教育的使命。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要注重将知识的传授与思想的熏陶合二为一,灵活选用尝试不同形式的教学形式,要在不经意间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科学的世界观及人生观。  相似文献   

20.
余红缨 《文教资料》2007,(33):27-29
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为适应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把内容分成经纬两个方向的脉络,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之展开,这样既能使学生把握文学现象的整体性,又能调动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启迪学生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现象进行横向比较,进而获得初步的研究能力,为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