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后方戏剧观众审美心理需要论略李江审美心理需要是特定时代艺术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人类独特的审美方式之一的戏剧艺术的生产,与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的心理需求是息息相关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①从戏剧艺术...  相似文献   

2.
“大”,是中国古老而重要的审美范畴,以“大”为美当萌芽于自然崇拜转向英雄崇拜的过程中。古人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逐步意识到自身对于自然的力量,对自然的崇拜心理过渡为审美心理,自然从崇拜对象转化为审美对象,自然的神秘属性“大”,转化为审美属性,并混融于审美主体——人的属性,在自然与人的互相映照中,“大”显示出它特有的气派与魅力。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审美体验的激发不仅需要提供审美客体,也需要审美主体具有与之相契合的心理结构———美感。审美体验教学需要形成自身的特殊原则,而这种原则又必须建立在美感的本质规定之上。一、美感的本质规定不同于一般的主客对立的认识活动,审美体验是主客之间无障碍的交流和融合。“在对美的对象进行审美的观照之中,我感到精力旺盛,活泼,轻松自由或自豪。但我感到这些,并不是面对着对象或和对象对立,而是自己就在对象里面”。①“于是我的生命和物的生命往复交流,在无意之中我以我的性格灌输到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②主客合一、…  相似文献   

4.
学生既是语文美育的对象和接受者 ,也是语文美育的主体 ,因为在整个审美教育过程中 ,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美的灌输 ,而是怀着一种内心的要求和潜在审美的期待 ,积极地参与审美的实践活动。接受美学认为 ,只有当美育接受者的审美期待与美育施授者的审美信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时候 ,才能进行和完成审美教育的过程 ,达到美育的目的。从美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 ,美育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审美期待心理。(一 )求真心理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从科学的角度慨叹 :“美是真理的光辉 !”列宁也说 :“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变异修辞是一种意象化的言语。变异修辞言语所描绘的“象”是一种符号的象征,它是表现主体情感的符号。意象在变异修辞中,具有“动力型”的特点,其生成是以生活为源,从表象的获取到意与象浑、心与象共应的运动,其产生,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双向审美变形的结果。变异修辞的创造,是审美创造中为构建既顺应于客体的必然,又适合于审美接受主体需要的审美意象,对因审美主体因素提出的审美变形的要求。由此,作者指出,从对客体的描写来看,变异修辞具有对客体反映的变形性,从词的运用来看,它具有对词的动态的使用性。  相似文献   

6.
论审美对象     
古人认为,美就是味、滋味、意味,其主要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将我们通常分离开来加以研究的美、美感、审美对象连成了一体;并且,味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晶,它既不是客体本身,又不是主体本身。只有在审美活动中,相对于审美主体,才出现了审美对象;相对于审美对象,才出现了审美主体。于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审美对象具有“现量”性(当下生成性)、感应性、虚化性。  相似文献   

7.
“心理距离”说是朱光潜先生重要的感经验理论。在他的美感经验中,审美主体“我”是超脱的,审美客体的“物”是孤立的。“物”、“我”要保持一定的 一美感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审美中,对“物”来说并不一定是孤立的。对“我”来说也不是超脱的,因此“不即不离”也不是完全科学的。  相似文献   

8.
虚静,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轴心范畴,指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庄子的“虚静”论是主观唯心的,但是它却给文艺创作以有益的启示,具有积极意义。在文艺创作中,虚静能使创作主体以一种超功利、非逻辑的审美心理状态获取艺术对象并对其进行审美构思;虚静能使创作主体的外在感觉与心灵相贯通,从而使创作主体产生灵感火花,进一步体察到艺术对象的生命精神;虚静能使创作主体提高艺术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9.
美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反映和体验,是审美主体经过一系列心理活动获得美的认识,并伴随情感心理,产生美的感受而萌发爱的心理。从美感形成的心理因素和心理过程来看,美感作为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是审美主体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而提高认识,受到教育的过程,表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保持恰到好处的心理距离,主体移注情感是“观止”现象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在“观止”境界里,主体以超越时空、超越认知、物我合一的状态为存在形式,心理过程和正常状态采取迥然相异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审美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审美时的主体心态,是审美关系得以成立的关键。在中国独特的文化土壤上产生的发达的心理美学思想,具有和西方美学明显不同的特点,它主要包括三个理论层面,三者大致形成一种由此及彼渐进深入的心灵程序。虚静是体验的发端,“游”是体验的展开,而物化是由此而达到的高峰体验。从虚静的“一”到物化的“一”,不是心理的大循环,而是审美的飞升,在活泼泼的生命运动中,“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相似文献   

12.
“山寨文化”的心态层面作为“山寨文化”的核心折射出主体行为者乃至当前大众的社会心理、审美取向、个性彰显等,契舍了人们的心理诉求.文章主要从需要、动机和模仿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山寨文化”出现并流行的心理诉求.文章主要从需要、动机、模仿和集体无意识四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山寨文化”出现并流行的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13.
生态美学和审美心理图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关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论述,揭示了产生美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即作为主体的审美的人和作为对象的感性存在;任何美的产生,都是审美客体之生命节律与审美主体之内在心理结构相互应和的结果。在劳动生产与审美活动历史中积淀而成的审  相似文献   

14.
艺术的审美对象并不是单一的直观品,而是具有了复杂层面的,能使人产生美感的东西,它与审美需要、审美经验同属于艺术的审美范畴.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造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艺术的审美对象之所以对它来说是审美对象,完全取决于审美客体的性质和审美主体的性质,即取决于艺术品的性质和艺术创造者和鉴赏者的性质.这是我们分析艺术的审美对象的方法论前提.  相似文献   

15.
传统诗学研究的起点是作品,从而学理就是以客体为对象来揭示其包含的美学属性,而不是主体审美活动,诗歌的研究对象“实体化”了,即使关涉作者,那也仅仅是作为作品结构中的要素,存在“主体缺失”,进而不是审美主体实践的“辩证关系”研究,使语言在诗歌审美活动中的中介性未能彰显,不能从中剥离出来和独立分析其在诗歌审美建构的规则并上升为方法.笔者企图克服传统诗学这一不足的前提下,基于诗歌语言规范的语义形态特征化,试图从诗歌的审美建构与语言表达的中介关系来探索诗歌审美的语义逻辑规范的基本原理以及诗歌鉴赏、创作的理论方法等,以期拓展诗学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学欣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在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对欣赏对象不是被动地接受,也不是机械地再现,而是能动地“再创造”。读者阅读作品时,总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包括审美经验),知识积累,并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对作品的艺术形象积极地感受、体验和思索,同时又加以补充、丰富和发展。因此,欣赏活动是欣赏者调动各种心理功能对欣赏对象的再度“加工”和“改造”。凡艺术欣赏都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没有“再创造”就谈不上真正的艺术欣赏。可  相似文献   

17.
审美批评就是以审美为圭臬的文学批评.在审美批评中,艺术隐喻不是一种文学修辞,而是一种艺术思维方式.艺术隐喻作为批评的渡河之筏,不但实现了批评主体与批评对象的契合,而且使批评主体在审美体验与人生感悟的传达中自然而然地揭示了批评对象的审美特征与艺术水准.艺术隐喻是实现审美批评文本文学意味的心理桥梁,也是实现人性共鸣的中介.  相似文献   

18.
“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不能形成审美态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这种“距离”现象:有三个人同去一风景游览地,第一人看到了这里的大片森林可以赚钱;第二人因忧心忡忡而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第三人则迷恋于这里的景色,陶醉于审美对象之中。三种态度以“心理距离”解释,第一人便是“心理距离”过近,第二人乃“心理距离”过远,第三人才  相似文献   

19.
审美文化消费是以文化艺术消费为集中体现的精神消费.作为一种重个性尚群性的文化愉悦行为.从生理过程看.它是主体在审美观照中充分运用视听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审美对象形式、意蕴等多种审美信息吸收、品味与感受的过程.获取精神美感享受是主体的心理指向;就社会性内涵而言,审美文化消费是人类群体和个体情感交往与心理对话行为.是维系社会存在的重要手段;从人类价值现象看,审美文化消费仍属社会商品性消费行为,其运作机制要接受价值规律和社会效益双重控制。审美文化消费的最高意义在于塑造整个人类的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20.
“韵”是中国特有的审美范畴,具有非常丰富的审美心理内涵和艺术内涵,富有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生命精神,具体表现为:审美主体的生命情调、审美对象的生命意蕴及艺术表现的生命韵律和意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