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成人培训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杠杆,在考虑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和人才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培训模式和方法,更新培训内容,整合优化培训资源,加快培训机制创新,加强区域成人培训规划等策略,将有效提高成人培训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高校管理信息化是新世纪以来与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并行的管理改革进程,对于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高校管理资源、提高高校管理效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高校在动力、机制、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使高校管理信息化的进展不能满足管理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速高校管理信息化进程应坚持需求导向、循序渐进,加强信息化培训和队伍建设,采取立项建设的机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人才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人才面临的基本态势是: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已成为信息产业国际化竞争的焦点;人才是建设信息产业强国的重要支撑。人才缺乏是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发展不平衡;人才供求矛盾突出。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人才培养对策:构建基础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强化政府对人才培养的主导职能;优化学校教育的培养职能;创建人才孵化池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将被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随着国际贸易合作的日益增多,北部湾经济区需要大批英语水平高的的应用型人才。而目前广西高校在应用型人才英语技能培养方面存在着偏差,需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建设、学生实践训练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更好地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5.
北部湾经济区对人才的需求强盛,但当前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存在着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高素质人才贫乏、高校专业设置重复或不足等问题,因此担负着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培养人才重任的广西高校应继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优化现有高校专业结构和在非均衡发展理论原则下追求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钦州学院的具体做法如下:主动开展人才需求调研,理清发展思路,提炼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依托地方办学资源,打造办学特色,为北部湾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产学研合作,打造特色学科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科技研究,提高服务地方和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弘扬传承地方文化,担负引领文化的高校职能,提升服务社会效能。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以下问题:缺乏总体规划,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规范,信息产业缺乏竞争力;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法律政策环境不够完善;信息化建设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信息化建设策略主要有:充分发挥区域自治政策优势,统一规划;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加强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北部湾经济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缺乏总体规划;经费投入不足;数字化标准尚欠规范;数字图书馆著作权法有待完善;缺少懂技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发展策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组建经济区数字图书馆联盟;开发特色数字化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应用先进的数字图书馆技术;提供形式多样和独具个性的信息服务;尊重和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黄孙庆  黄家庆  葛磊 《高教论坛》2023,(7):21-25+124
构建适应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校涉海学科专业集群,是广西高校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海洋强国(区)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北部湾大学为例,在探析高校涉海学科专业集群建设主要价值的基础上,认为高校涉海学科专业集群的建设是学科与专业、教学与科研团队、“理实融合”课程体系、校内校外教学科研平台、管理体制机制等要素整合建设的结果,是办学综合实力提升和海洋办学特色打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以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为基础,完善档案信息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要培养档案管理人才,创新服务机制,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档案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1.
IT项目课程开发应遵循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导向"教"与"学"的原则,并以IT项目工作过程为载体,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开发的前提是开展IT职位信息调研,建立IT职业能力素质模型,主要包括职业素养、通用知识技能、专项知识技能三个维度.按照项目课程设计原则和步骤,对<职业格式文档处理技术>课程项目进行设计,选择文档规范化、文档自动化、文档安全化三个项目并细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高职青年教师应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主动学习并掌握信息化技术,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提升高职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路径,一是学校要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对教师分层次开展培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二是高职青年教师要强化自身信息化能力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以信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素质教育应该结合这一时代背景。信息教育能通过计算机技术充分满足人的主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需要,同时还寿命人们建立起一种科学的学习态度。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信息教育中计算机技术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14.
邓建勋 《培训与研究》2002,19(5):103-105
本文概述了供应逻管理的基本思路与信息技术的作用,分析了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在IT环境下要建立起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体系的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presents universities with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Unfortunately, the way IT is managed in some schools prevents it from reaching its full potential.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ree principles that can help guide IT management. First, universities should consider the role of IT when formulating strategic plans. Second, IT management should be integrated, enhancing the institution's ability to recognise economies of scale and opportunities for technical substitution. Third, users in functional areas should be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ir own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6.
从计算机基础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变迁,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照发达国家的标准,介绍了信息教育的内容,并结合我国高校的信息教育情况,指出了信息教育的内涵是以培养信息素养为核心,加强信息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在高校学报编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给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促进了编辑工作的有效开展。来稿登记电子化、文章查询网络化、专家审稿实现网络办公和"在机编辑"的实现提高了编辑工作的效率。为了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学报编辑工作,还需要通过培养编辑人员确立较强的信息技术意识,并充分发挥学报网站的辅助作用,加强编辑、编务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等途径来完善信息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课程信息化的系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课程信息化的理念框架下,分别从人才需求规格、课程目标、课程知识和信息技术观四个纬度来诠释课程信息化,以便全面、系统地把握.最终形成课程信息化的系统观.  相似文献   

19.
Many evaluation strategie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systems have been reported. There is general agreement that no single technique can deal with all IT investment projects and that contextu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any evaluation.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over the last four years at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to try to establish a range of complementary evaluation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range of techniques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developing the “correct” evaluation method for IT in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Examples of evaluations in industry and commerce are used to illustrate how the nature and circumstances of implementation and integration barriers to IT systems can b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对提高全社会的信息生存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认识问题,资金投入问题,信息技术师资问题,以及对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应用的研究问题等.针对这些情况,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加大投资力度,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全员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