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在对徐志摩思想的研究中,有的同志认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他反抗的出发点和理想的归宿”,“抓住徐志摩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就可以把握住他的诗作的思想实质及其基本倾向,理出他的思想发展的脉络。”的确,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在徐志摩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他所写的许多诗篇,如《古怪的世界》、《先生!先生》、《叫化活该》中,就曾对贫苦的人民表示过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同情,并且对当时“吹弄着那不调谐的人道的音籁”的古怪现象,进行过遣责。但是,在徐志摩的思想中,除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以外,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而且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之后,蒋介石残酷地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  相似文献   

2.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人莎士比亚创作的十七部喜剧中社会意义最强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创作第一时期(1590-1600年)中最成熟的剧作之一。剧本以浪漫主义的笔法和鲜明的艺术形象塑造了高利贷者夏洛克这一典型人物,从—个侧面表现了“决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几百年来,这出喜剧在欧洲和世界各国舞台上演出不辍,脍炙人口,影响很大。“四人帮”疯狂反对毛主席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打着“彻底扫荡”的破旗,给欧洲文艺复兴进步文学扣上所谓“资产阶级反动思想体系的”的大帽子,  相似文献   

3.
尼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从事哲学活动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正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德国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取得了普法战争的胜利,实现了自上而下的统一。叔本华理论所反映的1848年革命失败的余痛已经完全消失,德国资产阶级表现出了强烈的贪婪性和侵略性。但他们的思想在社会的大变迁中出现了断层。尼采正是在这个时刻,提出了适合正在兴起的垄断资产阶级需要的一系列哲学思想。他独特的研究角度、思维和分析方法,狂放不  相似文献   

4.
斯宾塞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具有很大国际影响的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社会哲学思想代表了当时的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也反映了当时欧洲自然科学取得的长足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斯宾塞实证的、功利的教育思想,不仅丰富了他的社会哲学观,更重要的是,在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史上,开辟了实证论——科学主义的教育思想和研究传统。  相似文献   

5.
《人生漫谈》仍然是一本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坏书。一、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论,坚持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冯定同志的人性论是他谈人生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他抬出“社会性”来顶替阶级性。在他看来,  相似文献   

6.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年)是位具有独特风格的奥地利作家。他的中短篇小说,虽然没有反映社会巨大历史事件,没有波澜壮阔的场景,却表现出巨大的艺术独创性,有着深沉的艺术魅力,受到世界广大读者的赞誉。茨威格跻身于世界名作家之林,被高尔基称为“第一流的艺术家”。茨威格出身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血统的资产阶级家庭。维也纳曾是欧洲灿烂古典文化的中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和剧作家,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造了大量深刻反映人文主义的社会理想、揭露封建社会内部矛盾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种种罪恶的戏剧,广泛地反映了十六、十七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赞誉莎士比亚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恩格斯在谈到戏剧创作时,特别强调要“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提出了“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这一经典性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8.
魏特林(1808—1871),是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无产阶级社会改革家。《和谐与自由的保证》(1842年出版)是他的主要代表作。该书分两部分:①写“一个社会病态的产生”;②写“一个社会改革的理想”。书中,不但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粗略描绘了理想社会的远景,而且提出了不少颇有价值的改革思想。诸如: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用共有共享制取代私人占有制,用新型的民主管理机构取代“恐惧、刑罚和压迫的工具”——国家,  相似文献   

9.
晚清著名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梁启超在继承前人新闻理论基础之上,经过自己长达27年的报业实践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新闻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梁启超的社会政治理想构成了其新闻思想的根据。随着他主张的君主立宪制的失败到后来对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接受,其新闻思想也由早期的封建主义的报史观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报史观,对报刊职能的认识也从报刊的“去塞求通”转变为监督政府、引导国民不断完善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法国资产阶级节命的影响超出了法兰西的疆域和欧洲。在大革命的标志下,人类度过了资产阶级文明和文化的19世纪;它也相应地给予无产阶级文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以重大的影响。马克思一生六次到法国——特别是在巴黎生活和考察,他“深知法国历史”。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名目索引统计,他们直接述及大革命、法国、思想、社会、文化及工人  相似文献   

11.
以“仁”为本是孔子教育价值观的核心,他主张把学生的“仁”德教育和培养放在首要地位。孔子的教育价值目标是“内圣外王”,“内圣”在孔子教育中集中表现为培养学生“君子”理想人格,“外王”即“弘道”,就是要实现个体向社会的超越,结束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混乱局面,实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社会。社会本位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孔子思想及其教育活动表现出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发现,而个人道德养成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必须以国家、民族和社会为归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康有为的社会变革思想和大同社会理念进行了初步评介。指出康有为的社会变革思想融中国传统哲学变化日新的观念与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理想为一体,具有变法图强、强国富民的积极社会意义。他所鼓吹的改良雏新主张。又显现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同样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互动的产物,是儒家大同理想与西方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理念融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严复的政治思想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早年留学英国,初步形成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维新变法时期,利用舆论工具积极宣传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思想趋于保守。辛亥革命后,其政治立场更为落后,不仅反对任何革命,就是其他变革也表示反对。其政治思想日趋落后的原因主要是他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形势,思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不能与时俱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李石曾是无政府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社会生活四个主要方面建构了其理想中的无政府主义,他这种思想经历了正统的无政府主义时期、无政府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义思想时期,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15.
答:“人文主义”(humanism,源于拉丁文humanus,原意为“人”、“人道”)的含义甚广,一般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同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体系对立的新型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思想体系。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在欧洲拥有政治、经济、文化大权,是封建制度的有力支柱。它挥舞蒙昧主义、禁欲主义两条大棒愚弄人民,钳制一切进步思想。早在罗马帝国末期,主教奥理略·奥古斯丁(354—430年)对建立神学体系起有重大作用。他  相似文献   

16.
在欧洲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可分为两支:一支是积极浪漫主义,一支是消极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继承了启蒙学派关于尊重个人、追求自由的进步思想,充满了对理想世界的美妙憧憬,显示出资产阶级向前看的姿态。而消极浪漫主义则相反,它的理想不是展望未来,而是缅怀过去,追忆中世纪田园牧歌式的封建家长制的生活,对封建贵族摇摇欲坠的天堂表现出无限依恋之情.对于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者——启蒙学派,他们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面对中国要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先进的中国人对中国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这期间,他们试图将社会化大生产与传统大同理想相结合,建设一个人间天堂。康有为和孙中山就是他们之中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他们大同思想的差异,以回顾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最初历程。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他在《大同书》中描绘了一个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既保留中国古代儒家学者所设想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又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这样,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不再是对古代儒家大同思想的简单重复,而是体现了近代中国时代特征的社会理想。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所创立和发展的三民主义学说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民生主义是其中最显示阶级特征、最体现时代特色的内容,也是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1](第九卷,355页)“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1](第八卷,324页)他真诚地希望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人人自由幸福的乐园。从这个意义上说,孙中山的大同思想既是他的终极社会理想,又...  相似文献   

18.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出生的时代,欧洲正面临着法国革命失败,英国贵族资产阶级走向反动,整个欧洲大陆陷入“神圣同盟”的反动统治时期.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的领袖.他曾以刚毅纯洁的心灵之火点燃过几代人的思想.他又是欧洲的政  相似文献   

19.
在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出现了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培根(1561—1626年)是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出身于英国当时的新贵族(资产阶级化贵族)家庭,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贵族的思想代表。他站在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激烈地抨击封建中世纪的宗教蒙昧主义,坚决反对当时经院哲学中的诡辩和空谈习气,努力促使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积极倡导发挥哲学和科学知识的实际效用,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致力于使知识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服务。培根注意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它是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孙中山在经济上追求共同富裕,即创造“多数人的富”;二、在政治上,孙中山追求“全民政治”,主张“以俄为师”、“人民独裁”;三、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是资产阶级代表,但在近代中国复杂多变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孙中山的思想不断进步,跨越了资产阶级的局限,以“合乎人群之需要”作为人生追求;四、孙中山将共产主义作为其民生主义的理想,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人一样,几经摸索,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