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田建君 《兰台世界》2012,(25):85-86
清代朝廷重视档案管理,建立了积累保存档案的管理机构,设定了收藏利用档案的管理制度,库藏宏富,制度完备。一、主要的档案管理机构纵观清代的档案管理机构,主要包括由中枢机关内阁设立的"内阁大库"、国史馆设立的"国史馆大库"以及军机处设立的"方略馆大库"。上述几个档案库集中了清代最为重要的、数量亦属最多的档案材料[1]15。在内阁大库中保存的清代档案,编制有  相似文献   

2.
清代军机处满文档案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军机处是雍正八年设立的由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机构,是封建专制高度集权的产物。军机处从建立到消亡的一百八十年中,逐步演变成凌驾内阁之上,承旨出政,综理国家军机要务的总汇机关。由于军机处的性质、职掌及其在清政府中的地位,决定其产生的档案数量巨大,内容丰富重要。军机处产生的汉文档案,海内外专家学者多有论著,评述周详,本文不再赘述,但对满文档案却论述尚少,更有评述不确当者。而满文档案的价值,绝不在汉文档案之下,只是由于历史造成的种种原因,不被世人所了解,致使这部分档案未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本文拟就军机处满文档案的形成和特点、数量、主要内容及其价值,作一简要评介。  相似文献   

3.
清代军机处,是清王朝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设立的一个中枢机构。初设时名“军机房”,雍正十年,颁“办理军机”银印,改名“办理军机事务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点。 但是,在较长的时期内,一些官私著述不承认它是国家的正式机构(直至嘉庆朝修《会典》时,才将军机处叙入)。笔者参加过军机处遗存档案的整理,拟对这一机构的设立、职掌、性质以及它在清王朝国家机构中的地位诸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个平民百姓起家,通过广泛招揽人才,协调各方力量,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终于在1368年农历正月初四建国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明朝自公元1368年立国到公元1644年为清所灭,在中国历史上共经历了276年。朱元璋能成为一代枭雄,得益于其科学的用兵制度,及一系列的国防建设。明朝的国防事业,概括起来讲主  相似文献   

5.
赵晔 《兰台世界》2014,(3):87-88
明朝的内阁首辅制度是明朝内阁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说是明朝内阁制度的重要内容,具备着明朝内阁制度的主要特征。本文主要从明朝内阁首辅制度的产生、发展以及其对明朝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考证与探析。  相似文献   

6.
明朝的内阁首辅制度是明朝内阁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说是明朝内阁制度的重要内容,具备着明朝内阁制度的主要特征。本文主要从明朝内阁首辅制度的产生、发展以及其对明朝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考证与探析。  相似文献   

7.
庾晋 《档案时空》2006,(3):45-47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之一。然而因为朱元璋的自卑心理在作怪,进而导致了人格的扭曲,中晚年导演了一幕幕暴行。终朱元璋一生,其生活轨道是由卑贱走向富贵,而其心路历程却是由自信走向自卑。猜忌变得神经质早年朱元璋被迫到皇觉寺为僧,曾饱尝世间冷暖,后投效郭子兴部下,成为一名战将。朱元璋善于挖掘人材,很快就聚集了一批猛将谋士。他们为朱元璋冲锋陷阵、出谋划策,推翻元朝统治,逐一扫除了其他的农民义军,并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可悲的是,朱元璋在开创天下时,尚能广招天下文人贤士,并放心任用手下部将。一俟天…  相似文献   

8.
为维系并加强皇权专制,清朝在广泛借鉴中国历朝历代政治传播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机构设置、公文制度等方式,构造了一套有利于皇权专制的政治传播系统。为加强皇帝在权力中枢的信息传播控制力,清初相继成立南书房与军机处,逐渐剥夺了议政王大臣和内阁大臣在军机大事上的发言权和知情权,使皇帝成为唯一的传播主体。为扩充政治信息收集并加强反馈,清朝继承中国传统的御史制,又创造了奏折制度,拓宽了皇帝的信息渠道,扩充了皇帝掌握的信息内容,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保密性。为保障全国各地的信息传播,清朝在继承明朝驿传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北京为中心,连接全国各地的传播系统,并对各项弊端大加改进,力求实现驿传的快速、高效和安全运转。此外,为加强意识形态宣教效果,清朝改造明朝的乡约制度,使其成为由礼部管辖,以宣讲圣谕为主,专门用于教化的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对清代副本档案制度进行考述研究。首先,概述清代建立副本档案制度的背景及原因;其次,分别从与副本档案制度有紧密联系的清代内阁与军机处这两个重要机构入手,以秘书档案为角度,进一步对清代副本档案制度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办理军机事务处,是清朝雍正年间设立的中枢机构。关于其成立的准确时间、名称演变等等,官私著述历来众说不一,归纳起来,可按年分为如下四种观点: 1.七年说。清人王昶的《军机处题名记》内称:“先是,雍正七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后六年,上即位,改名总理处。乾隆三(二之误——引者)年,王大臣请罢之,诏复名军机处。”今人张德泽先生的《军机处及其档案》、《清代国家机关考略》认为,雍正七年六月在内廷设立军机处。季士家先生认为军机处的设立经历了军需房、军机房、军机处三个发展阶段,并指出:“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六月初十日(1729年7月5日),当时的名称谓军需房。”南炳文先生认为“军机处设立于雍正七年,可能在二月十八日至五月十日之间。”庄吉发先生的《清代奏折制度》一书,旁证博引,论述军机处设于雍正七年,并考证了军  相似文献   

11.
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十分重视对图书的搜集与典藏,这些藏书不仅为皇室阅读提供了物质保障,也对整个明代的文献保存和阅读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明清档案是明清两朝留存下来的历史档案。清朝光宣年间,一部分内阁大库档案被转移到了国子监。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军机处档案又被转运到中南海保管。而八千麻袋事件的发生,使明清档案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有志之士积极行动,罗振玉率先出手抢救。由此拉开了明清档案系统整理的序幕!基于还原过程、展现细节的考虑,试对民国时期  相似文献   

13.
鲁迅有一句名言,说是“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并引申出“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这段话出自一篇有名的杂文《谈所谓“大内档案”》,发表于年月,谈的正是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八千麻袋大内档案”事件。然而,这一事件当时并没有完结,而且断断续续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年。所谓“大内档案”,是指存放在紫禁城内阁大库的档案。清代内阁,在雍、乾之前,为国家庶政中枢;雍、乾之后,虽军政大权旁落军机处,但仍为清帝承宣谕旨、进呈题奏、举行典礼及收藏档案文书…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不久,屈从于侵略的要求,清政府于1861年1月20日批准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署、译署、总理衙门。其机构和公档案保密制度大体上仿照军机处而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不久,屈从于侵略者的要求,清政府于1861年1月20日批准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署、译署、总理衙门。其机构和公文档案保密制度大体上仿照军机处而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方略馆主要负责编纂"方略"史书,是清代特开的官修史书机构。始设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编纂《平定三逆方略》时,置于内阁,有撰事则设,书成即撤。乾隆朝成为常设史馆,隶属军机处。晚清以降,逐渐衰落。方略馆机构职掌明确,人员管理制度严格,不仅纂修方略,而且参与纂修诸如《皇舆全图》《皇舆西域图志》《大清一统志》《满洲源流考》《明纪纲目》等书籍。方略馆编纂活动见证了清代由大乱走向大治、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历史过程,在不同时期扮演着构建清帝"大一统"之主地位、昭示国家疆域"大一统"之盛、维护统治秩序、重塑清廷统治权威等多面相的角色。本文梳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及其它文献史料,拟对方略馆沿置始末、机构职掌与人员管理、方略编纂活动及特色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探析。  相似文献   

17.
《历史档案》2004,(2):38-54
浙江素来文化发达,人才辈出.这与浙江历史上注重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清末,国势衰危,改良呼声日高,清统治者逐步认识到对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为培养人才,各地纷纷开办新式学堂。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及内阁题本中选  相似文献   

18.
明英宗时期以后.明朝任何征伐都以文臣作为军队的主帅,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文臣的专任差遣,如镇守、总督、提督军务、巡抚、兵备道、经略、督师等,军事指挥权几乎都在武官之上.所以明英宗时期文臣统军开始成为制度.而这一制度得以出台并且逐渐强化,内阁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傅友德是明朝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傅友德一生为朱元璋征战沙场、驰骋纵横、戎马一生。本文将从明代的历史背景下还原明开国功臣傅友德的生平事迹,对傅友德的生平进行一番论述、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军机处是中国君主专制发展登峰造极的产物,它伴随着清皇朝的盛衰经历了一百八十余年的沧桑岁月,是清代皇帝之下最为重要的辅政机关。军机处由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组成,军机大臣赞襄皇帝处理军国大政,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负责军机处日常具体工作,其中包括中枢机要档案的记载、保管、缮修(整理)、查考(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