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曾致 《声屏世界》2000,(8):50-52
浮躁的体现随着广播电视传媒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社会对广播电视节目和在这些节目中出头露面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日益注目,并把播音员和主持人推到了广播电视的前沿阵地。而当他们挑起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大梁的时候,有的人却渐渐地失去了往日创作作风上的严谨态度,语言的规范、技巧的把握、人格的修养等方面不同程度地被这些播音员和主持人所忽视、轻视和漠视。于是,与整个广播电视节目不协调的播音与主持浮躁现象,不知不觉地侵蚀了播音创作主体的头脑,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了广播电视节目中,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新闻宣传的应有效应。具体地讲…  相似文献   

2.
侯晓达 《记者摇篮》2012,(10):48-49
当前各种形式的节目主持人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给广播电视宣传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既有记者、编辑客串主持人主持专题节目,也有广播电视系统外的演员、知名人士来到话筒荧屏前主持各种节目。近十年来,无论是电视还是广播,大量的新闻节目都在朝着主持人节目的方向发展,这充分反映了我国主持人节目发展的大好形势,同时也给播音员带来探讨这一形势的新课题。因此,播音员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以适应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要求,所以播音员到主持人的转型就是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最后一环出现的主持人,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节目整体水平的最终体现者。因此播音员主持人承载着展示编导思想,体现节目风格的任务。在某些特殊节目类型中甚至还肩负着把握节目主线,控  相似文献   

4.
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浮躁心态及其表面,已经或正在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一、浮躁的体现随着广播电视传媒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社会对广播电视节目和在这些节目中出头露面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日益注目,并把播音员和主持人推到了广播电视的前沿阵地。而当他们挑起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大梁的时候,有的人却渐渐地失去了往日创作作风上的严谨和态度上的端正,语言的规范、技巧的把握、人格的修养等方面不同程度地被忽视、轻视和漠视。于是,与整个广播电视节目不协调的播音主持浮躁现象,不知不觉地侵蚀了播音…  相似文献   

5.
王媛 《新闻窗》2011,(5):96-97
播音主持的基本意义是播音员、主持人在各类节目中向受众传达信息的有声语言活动,基本表现形式就是有声语言活动,是以广播电视传媒的代言人——播音员、主持人的身份在话筒、镜头前的语言表达。播音员、主持人又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亦是节目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6.
随着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各种节目形式、栏目的出现,基层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形象在节目中越来越受到受众的关注。人们在收听、收看地方广播电视节目的时候,把播音员的声音作为对节目喜好的标准。这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收听、收视率,也反映了一个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在当地广播电视行业的认知度、认同度。  相似文献   

7.
1991年10月4月到7日,浙江省广播电视学会、《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和全国主持人节目研究会在杭州联合举行了一次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有三方面的同志参加,即节目主持人研究者、节目主持人及管理节目主持人工作的领导人员。这次研讨会是在总结节目主持人工作10年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并着重讨论了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特征,节目主持人工作与播音员工作的区别;目前节目主持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工作和节目主持人素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播音员主持人作为节目中的主角,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是我国的播音员主持人在许多节目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从对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言语交际及其情感表达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可以提高播音员主持人言语交际以及情感表达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广大受众在听广播看电视常发现这种情况,有的播音员主持人在话筒前,由于缺乏真情实感或感情分寸掌握不好,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在广播电视日常的播出节目中,有很多稿件和节目内容都含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可是,有的播音员主持人不管稿件和节目的具体内容,总是用一个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播音员主持人语言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放弃标准——港台化;视野狭隘——方言化;崇洋媚外——洋泾浜化。一、放弃标准——港台化内地与港台地区广播电视节目交流过程中,港台广播电视不仅在节目形式上对内地广播电视有很大影响,在语言上也有一定影响,造成某些播音员主持人的所谓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是广播电视机构中各类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广播电视媒体的形象与品牌构成中显著指标。近20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主持人的队伍急剧膨胀。目前,播音员主持人的数量已增加到了30000多名。以上海广播电视为例,1980年代中期仅有4个广播频率,播音员主持人不超过28人(包括6名沪语播音员);2个电视频道,播音员主持人不超过5人。到了1990年代末受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正式出台了《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对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道德取向、素质要求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我国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却是参差不齐,或者说很多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养与广大受众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培养和提高成为加强主持人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培养,不仅仅是个人自身努力的问题,还要求全行业要把他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对待。  相似文献   

13.
这些年,主持人形式的广播电视节目备受青睐,随之也就有了对这种广播电视节目形式的认知与评价。其中在谈到节目主持人的时候,不少人总爱拿主持人与播音员作比较,以期在二者之间列出几点不同以示区分。但在笔者看来,区分主持人与播音员不能偏离二者“质”的规定性,否则就可能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14.
8月下旬,在全国文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研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名播音员、主持人和节目策划人,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说:“当前广播电视领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低俗化。”“抵制低俗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针对时下播音主持界存在的各种低俗媚俗现象,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制定了《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就播音员、主持人的品位、仪态、语言甚至衣着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约束。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同时向全国的播音员、主持人发出倡议:自觉抵制低俗之风,树立健康公众形象。近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发出…  相似文献   

15.
朱静 《新闻世界》2013,(8):70-71
近年来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催生出各式各样的新闻工作者,其中以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最为大家熟悉。不少人对于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的认识有所混淆。虽然两者都是服务于广播电视行业且有着共性,但还是有着不小的区别。本文从概念、工作范围、所负责任等方面对两者的区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这些年,主持人形式的广播电视节目备受青睐,随之也就有了对这种广播电视节目形式的认知与评价。其中在谈到节目主持人的时候,不少人总爱拿主持人与播音员作比较,以期在二者之间列出几点不同以示区分。但在笔者看来,区分主持人与播音员不能偏离二者“质”的规定性,否则就可能走入误区。有两种情况尤应引起注  相似文献   

17.
播音员与主持人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新闻类、社交类以及综艺类的栏目越办越多,由此也带动了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发展壮大。播音员与主持人有什么根本区别?主持人节目刚出现时,大  相似文献   

18.
应重视规范化读音黑龙江逊克县电台张军规范化读音是对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要求(也应包括常主持节目的采编人员)。然而,目前在我们广播电视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读错字的现象却时常出现。每当我打开电视机、收音机的时候,只要完整地听完一次节目,几乎每次...  相似文献   

19.
关于广播电视新闻的“播”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常有一些专家谈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的播音腔问题,并加以口诛笔伐;谈及主持人节目受欢迎的原因,主持人在节目中的重要作用时,总要和播音员的播音腔进行比对,批评播音员的种种不足,进而对播音传统进行批评,指责播音腔脱离时代,背离现今的大众审美趣味。实际上,"播"新闻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消息类节目一直使用的一种有声语言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宋常云 《新闻窗》2014,(6):66-67
长期以来,有关播音员、主持人的定位及素质要求一直是业界及学界讨论的主题。一些认识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有些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比如我们应该如何准确定位主持人和节目的关系,主持人要不要"表演"等等。也许在经过了十余年我国广播电视大发展的今天,再回过头重新思考播音员、主持人这个广播电视传播中的重要一环,对今后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和发展会有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