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国家实施"双高计划"引领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高质量发展,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又一战略举措。文章紧紧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核心要义,针对"双高计划"指明的方向和目标任务,对"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和思路进行总结分析、科学研判,提出高职院校"提质赋能"的路径与举措,即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统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推进"产教科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通过全力推进"三个回归"、全面加强"四个信息化",以实现人才培养"增值赋能""三教改革""多元办学"的"三大新突破",全力推进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锋 《大学教育》2023,(12):107-111+1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育人成效是检验思政课“德法共育”的根本标准,高职院校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找准“德法共育”的新定位,落实“德法共育”的新要求,构建“一体两翼三化四融合”的思政课“德法共育”新路径,为培养“德法兼修”的时代新人赋能增效。  相似文献   

3.
夏露 《学周刊C版》2023,(30):31-33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主干力量,也是“双高计划”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在此背景下,提升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新期待、整合思政教育资源的新任务、职业教育定位的新需求、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但“双高计划”也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等职业核心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此,高职辅导员应把握发展机遇,将个人发展与“双高计划”建设接轨;优化辅导员选聘机制,激发其职业能力发展潜力;创新培养模式,明确其发展方向,促进辅导员之间共同进步;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为其能力提升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4.
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作为当前及未来三年职业教育发展的行动纲领,重点是加强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需要坚持"双师"结构与多元协同的运作方向,从职业逻辑、课程需求、增值赋能三个方面跨壁垒构筑师资团队;立足需求,分层次架设培养体系;增值赋能,搭建模块开发教学资源.通过深化绩效考评、细化后勤保障和优化管理组织打通管理路径,实现高职教师教学团队的创新性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郭一豪 《知识文库》2023,(3):121-123
<正>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管理、落实思政教育的先锋队。近年来,教育部门对高等教育的思政工作越发重视,旨在通过思政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双高计划”是高职院校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若想提升思政工作效果,高职院校需不断建构与完善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合理建设辅导员队伍,全面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以此推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1 “双高计划”概述“双高计划”的全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通常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应运而生,为创新高校“课程思政”理念和模式提供了新视角。高校“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提质增效,应当把握五个着力点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课程思政模式、加强教学内容建设、推进教学方法创新、完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大思政课”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动向,红色文化是助推“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驱动力。要深刻认识红色文化赋能“大思政课”的生成逻辑,准确把握红色文化赋能“大思政课”的独特作用,有效探索红色文化赋能“大思政课”的优化路径,推动红色文化与“大思政课”紧密融合、有机统一、互为补益,使红色文化更多更好更优赋能“大思政课”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以提升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服务。从我国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课程思政实施的现实困境,并提出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军事理论课“12345”教学模式及具体实践路径,着力推进军事理论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以期为全国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9.
“双高”建设新形势下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步育人工作意义重大,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大思政格局的构建。以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步育人存在的问题出发,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主线,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教学协同、健全考核机制三个方面探析高职院校课程育人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通过对入选的56所高水平建设校和253个高水平建设专业群的数据透视分析,以此来窥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定位、新方向和新突破。通过分析发现,“双高计划”由过去注重单一专业建设转为以专业群建设为载体,类型教育特色凸显;以推动高职教育发展提质增效为重点,突出产业发展导向,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作为一项政府供给制度,注意处理好制度的变迁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既充分体现“扶优扶强”原则,引领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做优做强职教品牌;又充分考虑东西部地区的现实差异,注重地区间协同发展,着力缩小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1.
张泊艺 《大学教育》2024,(3):103-106
党史学习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共党史学习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法,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意识;开发优质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增强党史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实践证明,相关举措能有效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提质增效、赋能发展。  相似文献   

12.
檀祝平 《江苏教育》2023,(39):26-28
高职教育应结合类型教育特征,将党的建设与高职院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并推动高职院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奋力践行学校党建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的三重使命:一是面向强国建设,树立“德技并修”的党建育人理念;二是服务地方产业,探索“共建赋能”的党建融合模式;三是聚焦办学质量,构建“引领发展”的党建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李漪 《职教论坛》2020,(3):56-61,68
高职教育类型化探索经历了以“实业学堂”建立为标志的萌芽期,以“高校扩招”为标志的摸索期,以“示范校”建设为标志的定向期,以“优质校”建设为标志的形塑期,以“双高计划”出台为标志的深化期五个阶段。“双高计划”政策的出台不仅明确了高职教育类型化探索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找到了类型化探索的关键抓手和重要保障支撑。“双高计划”正式开启高职教育大变革时代的到来,在大变革时代高职教育应依然坚持自身类型教育的定位,以类型化标准建设为基础、类型化制度构建为抓手、类型化平台搭建为载体、类型化队伍打造为支撑,全面深化改革、聚集优质资源,争创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不仅是当前“大思政课”建设的新背景,更为协同多方思政育人力量、整合多渠道思政育人资源、打造多种类思政育人平台提供了新机遇。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主动适应数字化赋能思政育人新模式,全面推动“大思政课”建设。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数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需深入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及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职数学教育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精准赋能专业,通过数学课程建设、数学社团建设、数学建模竞赛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爱国情怀、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探索高职数学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成器、成功。  相似文献   

16.
“大思政课”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要发力点,通过剖析“大思政课”概念内涵,阐述“大思政课”之“大”的多重维度,从而更深刻理解“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方向、新理念、新形态和新路径。新时代“大思政课”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发展道路,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社会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大思政课”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进路,着力对标“六个要”、对表“新时代”、对接“新渠道”,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加强建设,实现新时代思政课提质增效的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的科学研究职能定位模糊、原动力缺乏、制度机制缺失、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愈来愈成为制约高水平职业院校发展的瓶颈,打造赋能型“园丁式”[1]教科研领导体系已成为高职双高建设亟待破解难题。文章围绕职教科研短板之症结,着重从突破“深井”架构、创新赋能模式、培育“园丁式”领导三个方面来阐述破局之法,为教科研深度融合,成果成效回归课堂,科研反哺教学,服务社会效益最大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双高计划”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出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文章主要探讨了“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的意义,进一步总结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便采取针对性改革措施,实现高职院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目标。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需形成完善的团队建设机制、强化团队综合能力培训、深化教学改革实践工作、注重技术创新引导,为取得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成效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课程建设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基本依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力保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高职院校"金课"包括课程讲思政、教学内容新、教学方法优、考核方式活、教材精品化、教学团队强六个核心要素。高职院校"金课"具有三个独有的特征,即职业性、动力性和系统性。高职院校"金课"建设路径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坚持发展性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构建多元化的新型课程评价体系,发挥第三方评价机构在质量保障中的专业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职“双高计划”的推进,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突破千万,2023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预计高达1158万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为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课程思政”是落实“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为未来的工业强国培养大国工匠和可靠接班人是高职院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进一步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门公共课的课程思政”提出了新的要求,尝试挖掘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图书馆为这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持,并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中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需求,提出服务路径,并探索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利用好图书馆的各类资源,深入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