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首次报道了一种含咪唑环多胺类化合物N1,N5-二(1-甲基咪唑-2-酰基)二乙基三胺的合成方法,以此化合物为基础,可以合成对称平行的发卡式多酰胺分子,以期对DNA序列进行新的特异性识别,从而开发研制新型有效的工具酶或抗癌药物。合成方法简便易行、耗时短、不需要过柱分离,每一步合成都有较高的产率。  相似文献   

2.
首次报道了N3-2-氰基乙基-N1,N5-二乙酰基二乙基三胺的合成方法.合成此化合物的意义在于将二乙基三胺两端之氨基保护后,从其中间的N3原子上接一条碳链,再通过这条碳链将DNA之切割基团二乙基三胺与DNA识别系统相连接,这样即可增加二乙基三胺的柔性,增大其切割活性,从而可进一步开发出一系列定位切割DNA的化学核酸酶.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N,N′-二(咪唑-4-亚甲基)-1,5-二氮杂环辛烷,并对其进行了讨论,该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乙酸(1-二茂铁基乙基)酯1与二甲胺反应制备出N,N-二甲基-1-二茂铁乙胺2,收率74%.在正丁基锂/乙醚的反应体系中,化合物2进一步与二苯基氯化磷反应,制备出N,N-二甲基-1-(2-二苯膦基)二茂铁乙胺3,收率18%.化合物3的结构经1H NMR和31P NMR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合成机理.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新型离子液体载体1-(6-氯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的简便、高产率的合成方法。先以氯取代醇和氮杂环化合物(N-甲基咪唑、吡啶)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一系列带有羟基的功能化离子液体中间体,然后选择其中在室温下呈液态且对于空气和水稳定的1-(6-羟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与氯化亚砜发生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新型离子液体载体1-(6-氯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合成的4种中间体及目标产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1H 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由叠氮乙酸乙酯1与氯化苄反应,合成叠氮化合物2,2与三苯基膦发生Staudinger反应制得膦亚胺3,3与异氰酸苯脂、肼通过串连aza-Wittig反应合成了3个新的咪唑啉酮衍生物5 a~5 c。用元素分析、IR1、H NMR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发现碳二亚胺与肼加成反应后再生成咪唑啉酮环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1-(2,6-二甲基-4-溴苯基)咪唑的合成工艺. 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的Debus-Radziszewsk法,2,6-二甲基-4-溴-苯胺与乙二醛、甲醛、氯化铵反应制备出目标产物,收率34%. 产品结构通过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8.
无水哌嗪与 3 -溴丙酰氯反应生成N ,N′—二 ( 3 溴丙酰基 )呱嗪 .在无水磷酸钾催化下 ,该化合物与二硫化碳、胺反应生成标题化合物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为新的化合物 ,其结构经1HNMR和有机元素分析所确证 .所合成的新化合物经药效试验具有抗肿瘤活性 ,其在医疗上的应用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9.
以2-硝基乙烯-1,1-二硫醇钾和N,N-二甲基-2,3-二氯-1-丙胺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二硫戊环化合物N,N-二甲基[(E)-(2-硝基亚甲基-1,3-二硫戊环-4-基)]甲胺。利用1H NMR谱确证了其结构的正确性。用乙腈作溶剂进行重结晶,得到其单晶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解析了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乙酰丙酮、2,6-二异丙基苯胺(或2,6-二甲基苯胺)和对甲苯磺酸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高产率的合成了N,N'-二(2,6-二异丙基苯基)-2,4-戊二亚胺(1)和N,N'-二(2,6-二甲基苯基)-2,4-戊二亚胺(2),产率分别为78%和72%,并用元素分析和1H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初等方法建立了一种筛法 ,用以证明形如N2 +1的素数有无穷多个  相似文献   

12.
“N1V1V1给N2V2V2”是一种具有委婉表达功能的常用口语格式,基本语义是说话者委婉地请求N1去做N2希望获知的某事。该格式在句法结构上是一个兼语句,“给”是该格式作为兼语句的标记,可以隐现但语义上必不可少,是连接“N1V1V1”和“N2V2V2”的关键。格式中两个动词重叠本身具有的委婉表达功能加上其出现在祈使句语境中,使该格式在语用上最具委婉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3.
应用微生物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和动力学理论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情况,指出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结局,说明防治措施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学界,"N1+V1+N2+V2"句式从名称到内部结构到涵盖范围一直都存在争议,与"N1+V1+N2+V2"句式有关的歧义现象,并没有被人们当作一种专门的歧义现象来加以分析。试图在描写此句式的基础上,讨论"N1+V1+N2+V2"句式中的歧义现象,并且从其中存在的歧义现象入手,探寻造成这种歧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ranscultural risk communication to examine how global connectivities influence communication about H1N1 flu. A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risk management policies at global, regional, and translocal levels to cope with health threats posed by the emerging H1N1 flu epidemic. We explored how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es by Chinese Internet users facilitated the employment of a unique risk measure of exit and entry screening for returnees to China.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规律,将人群分为易感人群、病毒潜伏人群、发病人群、退出者人群四类.分析了甲型H1N1流感在人群间的转化过程;注意到疫情主要受日接触率影响,不同的时段日接触率的影响因素不同,建立了在未预防控制阶段的自然传播和在预防控制阶段的非自然传播两个数学模型;最后给出了几点说明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以季戊四醇为原料,经多步合成季戊四胺,然后与2-噻吩醛反应,合成了(N1,N2),(N2,N3),(N1,N3)-三(噻吩亚甲基)-N-(噻吩亚甲基)-季戊四胺。结构经核磁和X-单晶衍射实验证实。结果表明:其晶体结构属六方晶系,空间群P6(5),Z=4,晶胞参数:a=1.8385(6)nm,b=1.8385(6)nm,c=1.3866(8)nm,α=90.00,β=90.00,γ=120.00,V=4.05873 nm3,F(000)=1740.0,Mu=0.39 mm-1,R1=0.0719,Rw=0.214.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先后爆发甲型H1N1流感,短短数月流感席卷了世界6大洲136个国家和地区.截至7月初,94512人确诊感染,429人因病死亡,确诊和死亡病例持续攀升,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和局部地区的恐慌.文章从地理学的视角出发,通过整理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网站74 d的简报数据,从时间和空间层面,勾画全球甲型H1N1流感前期的分布与蔓延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流感分布的总体特征是经济联系度和对外交往度高的发达地区,先于并重于联系度低和交通闭塞的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疫情严重,传播速度快;疫情有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展蔓延的趋势特征;疫情分布与人口分布具有一定空间契合关系;交通运输,尤其是全球航空体系的不断完善为甲型H1N1流感持续、迅速向外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有N1无N2"对举四字格由动词"有"与"无"对举而出,构成奇位固定形式;在N1、N2中嵌入意义相反、相对或相关的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形成偶位待嵌部分;进入该构式的N1、N2须属于同一上位范畴、具有象似关系。"有N1无N2"构式义为:言语使用者对与其预期相悖的残缺领有关系朝着积极、正向的方向或消极、负向的方向做出的单向凸显性评价。该构式的构式义与构件义的互动关系为:构式的压制造成N1、N2的语义对比凸显或加强,N1、N2的语义关系制约构式义的浮现和凸显。  相似文献   

20.
先秦汉语中“V1而不V2 ”是一种常见结构形式 ,其变化格式有“动 动”、“动 形”、“形 形”、“名 名”等不同类型 ;V1与V2 之间的意义关系也多种多样 ,有同义关系、近义关系、反义关系等 ;其语法功能相当于一个词组 ,可作主语、谓语等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