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对中医院校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高等中医院校与其他医学类院校不同之处在于,高等中医院校还秉承我国传统的中医文化精神.当前,高等中医院校的中医文化教育工作面临着危机与挑战,高等中医院校应加强对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中医文化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哲学和中医哲学同是起源于中华民族对世界的探索思考,二者探索的角度和时间存在着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中医哲学是中华民族对人身体奥秘的探索,在探索中不仅形成了医学技术还形成了完整的中医哲学体系。中医传承至今离不开中医哲学的指导,探索中医哲学的起源问题有利于加深中医人对中医哲学的理解,促进中医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的起源与精髓,是中医精华的体现,是继承和发展中医事业的主要灵魂,亦是中医教育必要的传授内容。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许多理论和临床辨治都记载于中医经典之中,对临床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本文仅就中医妇科师生对学习四大经典缺乏兴趣的实际情况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一些学习中医经典的有效方法,提出设想,来说明学习中医经典对提高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重要性的具体内容和教改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完善,中医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中医课程,宣传中医文化,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中医医学人才,中医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由此成为热议话题。文章基于中医教学实践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中医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与体会,在提出“重组教学内容”“渗透中医文化”等观点的同时,对中医教学实践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起到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事业需要我们培养合格的中医人才,但由于中医学科本身特点,需要在培养中医人才的时候符合它自身的规律。中医本身就是一门领悟性课程,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我领悟,不断结合临床,不断体悟,作为中医的传承、培养人才更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将师承模式与传帮带的方式对中医人才进行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对中医的领悟和以增加对中医的热爱,将中医的继承人真正培养成具有临床思维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中医的思维能力具有独特性。现代科学教育思维、对中医已有认知的影响和中医教学模式的不合理是阻碍现代中医思维能力培养的思维障碍。因此,应从培养中医学习兴趣、丰富中医教学内容、改革中医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进行现代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国内著名老中医逐年减少,而新一代中医中能真正灵活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精髓解决临床问题的"上工"为数极少。因此,中医传承工作至关重要,迫在眉睫,中医医案的研究是中医学得以传承、发扬的至关重要的举措。本系统以中医医案研究为核心,以中医经典著作文献资源为依托,采用本体技术及数据挖掘分析技术,通过对中医医案与中医经典著作文献进行关联研究分析,探本溯源,继承发扬,为高级中医研究人员、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和中医学习人员提供了中医知识获取的研究方法和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邢台市民对中医养生保健的需求逐渐增多.通过调研中医在邢台市以及周边地区传承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待中医的态度和中医发展的看法,分析邢台市中医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邢台市中医传承与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厌学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河北某高校中医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可知社会对中医的专业歧视和中医成才周期长是导致学生厌学中医课程的主要根源,分析中医专业学生厌学中医课程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国家政策上扶持中医;学校改变授课形式、严肃考风考纪、发挥榜样的力量;学生自身树立学习目标;家庭和学校相互定时沟通。为解决中医专业大学生厌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浅论中医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医是否科学的回答与中医的发展方向紧密相关。通过对中医是否科学的讨论的历史回顾,并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说明了中医是否科学这个命题,确定了中医存在与发展的价值,为我们正确认识中医,让中医能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小艳  毛红 《海外英语》2012,(1):153-154,163
该文分析了目前存在于国内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中的口译现状和问题,中医英译口译人才的匮乏,中医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长期以来中医翻译界在翻译原则和策略方面的争执不休等都对中医国际化的进程造成了影响,通过探讨法国释意派理论的主张,认为对释意理论的研究将有助于指导中医口译教学和中医国际会议口译实践,从而促进中医国际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评述了《思考中医》一书对中医及其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及与西方现代科学文化的简要对比;揭示了《思考中医》所认识的中医现实问题的本质,从而引发必要的文化关注;对《思考中医》的学术成就做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邯郸市中医专业自学考试已经历了10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止1998年12月,专科毕业408人,本科毕业41人,中医中专毕业686人。中医自考改变了全市中医队伍的知识结构,对提高中医队伍的素质,提高中医人员整体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一、机构健全,保证自考顺利进行邯郸市卫生局领导对中医自考给予热情支持,1998年专门成立了市中医成人教育领导小组,局长李国涛亲任组长,各县也成立中医成人教育领导小组并配备1—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制定了主要职责,卫生局非常重视自学考试工作,将这…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医地位的日渐提高,人们对中医术语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中医术语定名中存在的隐喻现象也开始作为研究对象进入人们视野。本文以中医术语中有代表性的名词为研究对象,对中医术语定名中出现的隐喻现象进行分类讨论,分析其产生原因以及功能作用,找出不同现象中的共通点,对隐喻型的中医术语定名有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古籍数字化为背景,主要探讨中医古籍数字资源的建设情况,提出整合中医古籍数字资源的构想。对中医古籍数字资源的调查分析,既有利于指导下一步的数字化工作,促进中医古籍数字资源的整合,又有利于充分利用中医古籍数字资源,挖掘中医古籍数字资源的文献信息。  相似文献   

16.
王秀  周庆强 《考试周刊》2013,(33):158-158
随着高职中医教育的发展,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中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基层中医人才的需要。在中医教学中探索个性化教育是适应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从高职中医教育教学主体普遍具有的个性心理入手,分析了高职中医教育中注重个性化教育的意义,提出了实现高职中医个性化教育的原则,阐明了实现高职中医个性化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医的发展逐渐走向国际化,关于中医的中外交流日益增多,而对中医的翻译却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为此,从中医与中国文化的深刻联系探究中医英语翻译的障碍,找出解决方法,提高翻译质量,促进交流。  相似文献   

18.
罗毅  李芳  薛丽君  初晓 《考试周刊》2012,(58):160-161
中医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然而由于临床教育滞后,导致中医毕业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分析中医临床教育滞后的原因并探讨其相应对策,将对中医教育改革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况入手,分析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提出要加大中医院校教育改革的力度,加大对中医院的扶持,做好继承中的创新,不断完善中医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医思想与西方医学思想必然会有差异。这种中西方医学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哲学思想上的差异,中医的直觉性思维方式和西方的机械性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中医英译上语言称述存在差异。本文主要从跨文化角度下,对中医英译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探讨,从中医跨文化翻译内容出发,深入剖析中医跨文化英译原则。希望通过了解中医英译双语差异,以提高中医翻译中的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