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了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唱歌的技巧训练。。唱歌技巧的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之中。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系统地发声练习。发声练习不要孤立进行,要同唱歌有机地结合起来。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简单地介绍一些训练童声的方法一、姿势与呼吸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启发想象,在唱歌发声练习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发声练习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声音,还能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烘托课堂欢快的气氛,是唱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声音是声乐表演的基础,如何通过发声训练,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声音基础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发声练习不仅是简单的模式化教学,更应做到因材施教。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发声进行正确的引导与训练,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其拥有更优美的声音进行歌唱。  相似文献   

4.
顾婧玮 《学子》2015,(2):29
音乐教学以交给学生音乐常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为目的,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发声训练、视唱、唱歌、欣赏、乐器练习,都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反复练习,从而逐步熟练,形成音乐技能。现代教学论的研究成果表明,只有运用主体性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59):175-176
随着声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声乐教师开始关注和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堂前的发声练习。发声练习对整个声乐教学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其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熟练掌握歌唱技巧,同时还因为课前发声练习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发声状态下,逐步提升自己的发声生理机能、提高自己的歌唱发声技巧和水平,进而让学生在教师的及时指导下,为今后的声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前发声练习是组成声乐教学的重要部分,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是却具有了自己独特的价值和功能,是教师在进行高效声乐教学时所必须要重视起来的一个内容。在面对课前发声练习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决不能将其看作是单纯的模拟演唱练习或是一种组织教学的手段。在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前发声练习的价值,本文就将从探究发声练习的重要性出发,进行相应的探究,希望能给同仁带来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相似文献   

6.
合唱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合唱教学中基本功训练》进行解析:1.视唱能力的培养。着重训练学生的识谱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准和音乐感。2.培养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方法,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3.加强正确的咬字、吐字的训练。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唱歌发声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从而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4.加强和声训练,要求学生做到能聆听自己的声音,也能兼听他人的声音和效果,调整自己的音准、音色和音量,使自己的声音和集体的音响一致。  相似文献   

7.
正初中音乐课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发声教学方法。一、夯实基础,做好起音训练初中学生只有不断地强化自身的基础能力训练才会熟能生巧,具备较高的发声技巧,才能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起音方法和技巧是发声的基础,也是有效发声训练中的必备环节。通过广泛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我们知道精准的起音是准确呼吸、气息运用恰当、实现声带闭合等技巧瞬间完成的声响。针对初中生的起音教学,需要做很多的艰苦训练和技巧实践。  相似文献   

8.
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声乐理论和更好地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教师应采用理论教学与形象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来启发与引导学生,使抽象的声音概念与腔体状态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通过科学发声与技巧训练,使学生最终达到具有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声乐学习是一个漫长而科学的过程,要想让学生在声乐方面有所发展,还得在声乐教学的方法上下功夫。本文结合高中声乐教学实践对此进行简单分析。一、发声训练是基础一些高中生虽然天生一副好嗓子,但因为没有经过系统的发声训练,会出现白声、漏气等现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发声练习的目的。只有明确了发声练习的目的,学生才会主动地调节气息。其  相似文献   

10.
声乐练习过程中的发声练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性,并不像外行人所认为的那样简单易学。要练好声乐,必须有针对性地练,有目的性地练,才能摆脱常人的发声特性,而转变成训练有素的发声。这不是谁能随便说说唱唱就能办得到的,由此可见,声乐发声练习是一门专业技术课的练习和专业技巧课的学习。一声乐发声练习过程中存在着个性的差异声乐练习不存在“绝对”正确或错误的观点和方法。具体说,声乐训练要因人而宜———个性、特性的方法是对这些喉咙发紧的学生初级阶段多练些放松喉咙的动作,多练习些能放松喉咙的开…  相似文献   

11.
一、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产生音准不佳现象的原因1 缺乏学习与欣赏音乐的环境 ,平时只忙于学校里的各科作业、练习等 ,很少或根本不去欣赏音乐和学习某种乐器 ,因此缺乏音乐素质、修养等方面的积累与体验。2 缺少音准感的训练与培养。一般的音乐课教学流于形式化 ,即机械地教唱一些歌曲 ,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等方面的训练 ,以及没有注意开好音乐欣赏课。所以导致不少学生的调性概念和音准感模糊 ,唱歌跑调 ,甚至有琴伴奏仍跑调依旧。3 在上课唱歌前 ,不做任何“热身”准备活动 ,诸如发声练习 ,唱音阶及正三…  相似文献   

12.
二部合唱教学是唱歌教学中一项颇具特色的基本内容。二部合唱不仅音响丰富、变化多样,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良好的乐感、听音能力,掌握声音和谐与均衡的能力,是提高学生歌唱能力,培养他们多层次的思维空间以及主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的一种较好途径。下面就二部合唱教学训练方法作如下探讨: 一、训练声乐技巧 在进行二部合唱教学之前,要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做二部合唱的准备练习(即技巧练习),主要是指: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各种唱歌技巧。包括:正确的唱歌姿势、口形、呼吸、共鸣及发声方法,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等基…  相似文献   

13.
声乐教学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训练过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是主要的.但歌唱的最终目的是要准确细腻地表现音乐作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把声音技术、技巧的训练与音乐情感、素养相结合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真正使“声”与“乐”能够得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韩冰 《小学生》2010,(11):39-40
世上最美的声音莫过于童声,唱歌是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有效手段。富于表情的歌唱、形象鲜明的歌曲最能感染儿童,唱歌教学历来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同时期有不同目标要求的唱歌教学。传统唱歌教学从解决教学班歌唱发声开始,着重歌曲音准的练习、难点的处理、词配曲、歌曲情绪处理等。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技术的形成为主线,学生只要按老师精心设置的台阶一步一步走就是了。  相似文献   

15.
声乐是音乐表演艺术的一种,是人类情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声乐教学有它独特的一面--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声乐教学的一系列特点,对学生在歌唱发声的各种技能技巧方面进行长期的、反复的、科学的训练,从而达到科学地发声并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相似文献   

16.
美声唱法具有音域广、音色美、气息通畅、字正腔圆、横式与竖式唱法灵活变换的特征,对于歌唱技巧有着较高要求,而正确发声是顺利训练和应用歌唱技巧的基本前提。基于此,文章在简要阐述美声唱法发声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学生发声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一方面,可深化对美声唱法发声教学现状的认识;另一方面,能指导学生发声练习,提高练习质量和效率,为其更好地训练,提升美声演唱技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声乐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学生良好表演能力的主要途径。从目前西藏各级中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学校的声乐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唱歌教学上,根本不注重技巧、技能训练,相当一部分学生连起码的发声方法、护嗓知识都不懂,所谓唱歌也只是乱吼一气。加强西藏中小学的声乐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基本声乐知识和技能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声乐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发声时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并教给学生唱歌时协调发声器官,咬字清,抓好基本功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唱歌技巧和能力才会得到大的提高。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做呢?本文将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声东教学不但要训练学生的发声方法和歌唱技巧,同时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声乐作品的音乐感觉和文字感觉。从重视技巧的教学升华到重视精神表现的教学,声乐教学才会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歌唱教学是初中音乐课的基本内容之一。《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歌唱教学的要求是:“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从这一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要学生达到此要求而不进行有规律的、较为规范的发声练习,是不可能实现的。一般来说,没有接受过规范、系统的发声训练的学生,唱歌时会出现的现象有:音色不统一,音域难以拓展;不能应用均匀、连贯的气息进行歌唱等。初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如果不对学生进行系统而规范的发声练习,学生们发出的音色、力度会更加不统一。这一阶段的学生,唱歌时有的会大声地喊唱,有的喜欢压着嗓子轻声哼唱。到了稍高的音区少数学生会运用假声唱上去,但是缺乏一定的力度与共鸣,而有的就用低八度演唱。再加上没有气息的支持,学生们经常乱换气,发出来的声音苍白、干涩。这不仅破坏了歌曲意境,而且对嗓子造成了伤害,变得声音沙哑,影响学习和生活,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