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桂伟 《小学校长》2006,(4):13-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意识和心理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体现,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学校德育的根基。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民族精神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每个民族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血脉和风骨,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对现代民族精神建设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改造世界、适应环境、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习俗和人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上的各派思想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是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我们这里所讲的民族精神,就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独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凝聚的纽带,是促进民族进步的伟大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又起着维护本民族的生存、发展、协调和…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这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了这个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主要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江泽民素质教育思想的主线和中心。  相似文献   

6.
娄方应 《贵州教育》2010,(3):7-7,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是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漫长历史的积淀与升华,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近年来,影响中国重大事件频发,其激发出来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精神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国家没有凝聚人心的民族精神,就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和卓越的创造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制史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爽 《教育与职业》2004,(27):30-3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不断发展和丰富的,为本民族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和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基本因素,具有精神激励和价值整合功能。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进程中,民族精神的培育有着格外特殊的意义。因为法治表现于制度却生成于精神。,民族精神能给法治成长提供丰富的滋养和强劲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意志和品格。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归根到底就是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孙梨梨 《考试周刊》2012,(79):18-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等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和推动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粹思想。离开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创造力。韩国的民族精神正是韩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韩国人的爱国互助、勤劳进取的特点早已为世人所熟知。现代的韩民族精神是对古代或近代的韩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韩国人的“爱用国货”可谓由来已久,1443年朝鲜世宗大王创制的韩国文字便是最好的一个证明。  相似文献   

14.
刘芳 《甘肃教育》2008,(6):24-2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群体意识和品格,它是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情感、民族心理、民族共同理想、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等民族个性的综合体现。作为德育性质的学科和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课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着重要价值,居于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团结各党派共同抗战的伟大精神合力;是中华儿女团结抗战英勇杀敌的强大精神动力。历史给予了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一、民族精神的概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传统的历史积淀,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逐渐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群体意识和品格.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全面开展国民教育的今天,我们只有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8.
毛颖 《林区教学》2011,(8):46-4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使民族精神建设既面临机遇又受到挑战。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具有激励和凝聚全民族的强大力量,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把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国家意识教育、现代公民教育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冯朴 《中学教育》2003,(12):34-35,11
培养民族精神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什么是民族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她称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溶解在人的血液里,表现在人的行为中,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塞缪尔·斯迈尔斯说:“如果一个民族缺少了品格支撑,那么,就可以认定她是下一个要灭亡的民族。哪一个民族如果不再崇尚和奉行忠诚、诚实和公正的美德,她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培育本民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