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牟豪戎、梁胜明《科学唯物史观不是“套语”──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与政治观〉的批评意见》进行了反批评、答辩和反驳,进一步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与政治观,论证了批评者观点的错误,阐明批评者的批评没有一处能够言之成理,其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距离,与邓小平理论、与党的文艺方针的距离,以及态度的粗暴和无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依据新出版的(毛泽东文艺论集),对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两个有争议的重要观点提出了新的认识。(1)关于毛泽东的文艺批评观。文章阐明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等重视,是毛泽东品评作品的一贯要求,是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批评观和批评标准,而“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是毛泽东文艺论述中的“个别词句”,可以把它与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区别开来。(2)关于毛泽东的文学与经济、政治关系观。文章阐明政治“决定”文艺是毛泽东文艺论述中的不确切表述,而在总体上毛泽东是继承、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与经济、政治关系的唯物史观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都在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认为,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与人类本身的和解”。这是独具慧眼的忠言,也是振聋发聩的警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为当今人类摆脱全球性危机,走出生存困境,进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线索,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建立一个科学、民主、公正、和平且能永续的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也应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构建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即“四个文明”。  相似文献   

4.
科学社会主义对以往历史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作了一个终结,而创始人之一的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观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基本上是一致的,但随着社会状况的新变化,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有了一些发展。本文着重阐述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及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学生政治观形势整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少部分大学生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政治价值判断不够清晰、政治认同感有待加强等。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要遵循马克思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论述,坚持举旗定向、理论指导、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原则,运用批评教育、说服教育、榜样示范、贴近实际等方法,客观公正、务求实效地开展政治观教育,不断开创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人本政治观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思路阐释了人与政治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马克思的人本政治观为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加快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思维理念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科学理想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社会发展研究提出的优秀成果,中国传统理想观是指导中国在漫长发展过程中走向文明的价值观念,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共同理想。马克思科学理想观与中国传统理想观指导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体现马克思科学理想观和中国传统理想观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共产主义的先驱,并非天生的。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及他本人顽强不屈的性格,对他政治观的转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用。现实的政治斗争与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是马克思实现政治观转变的主要的、直接的原因。在当前,探讨马克思政治观转变的原因,对于引导青年一代坚定地信仰共产主义、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都主要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由于二人的接受视间不同,由此形成他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解的许多差异。我们可以站在哲学诠释学的立场,借鉴它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就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形成差异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借此说明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0.
政治观是人们关于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以及各个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地位,以及相互间的政治关系等问题的观点、理论和态度。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人们观察和分析政治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政治观作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机制,可以从主体层面和高低层面划分为不同的结构。政治观有着独特的社会功能,在社会意识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学观的确立。本文试图从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有关论述,马克思、恩格斯与旧法学的关系,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学同旧法学的区别以及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学观形成、发展的的过程等方面,来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律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传统政治观是人们在历史发展中继承下来的对政治的观点,由于它具有继承性,它对现实政治生活仍然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政治观是许多中国人秉承的政治观,它虽有一定精华,但仍为落后的政治观。对其进行改造,是政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都非常重视,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方法。本文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论述,提出了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尤其是邓小平的社会发展动力观紧密联系的。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观点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考察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毫无疑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尤其是毛泽东对此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诠释马克思哲学实践观所依据的文本应当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著作,最主要的应当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哲学著作。如果只依据马克思的早期哲学著作来理解他的实践观,就很难摆脱从认识论和人本主义视角解读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偏狭性。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诠释实践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实践是指人的自我生成活动,能变为全面诠释实践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哲学自由观念的确立及其思维方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哲学史上,自由观念的确立受到科学世界观的影响,属于认识论范畴。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通过批判杜林的错误观点,全面地阐述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自由观。马克思哲学批判地继承了康德哲学的传统,阐述了他的个性自由观。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看,矛盾观点一直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杰出贡献者,他们的矛盾观从整体上看是一脉相承的.熟悉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发展,深入把握矛盾的作用,对我们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经济政治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特别是对列宁关于“经济方面的政治”、毛泽东关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的观点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正确认识和理解邓小平的经济政治观,对于我们处理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从政治高度总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社会福利观主要由马克思的社会福利物质观、公平观、伦理观等方面所构成."两种生产"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以及"重建个人所有制"等理论都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的社会福利观.对待马克思的福利公平观,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理解,才不致产生歧义.马克思社会福利的物质观、公平观与伦理观显示了逐层递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袁枚认为以抒写性情为本质的诗歌是随时而变的,他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关于学发展变化、学继承与创新关系问题的理论观点,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比较全面、系统的学通变观,在中国学通变史上具有集大成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