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慧 《教育》2011,(3):22-22
升学率多高,成了江苏省不少普通高中的比拼目标,对高考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使学校缺乏推进素质教育的热情。江苏省人大代表潘溪民指出,升学率本身没有错,但错的是有些学校为了升学率,不惜搞题海战术,加班加点。  相似文献   

2.
洋思中学是江苏省泰兴市的一所农村中学。就是这样一所在乡野中崛起的学校却创造了高中升学率100%,重点升学率江苏省第一的神话。洋思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教  相似文献   

3.
一、初中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理念上重升学不重育人。一是高度重视优质高中和重点高中的升学率。尤其是当前高考的竞争已经下移到中考竞争,只有把更多的毕业生送进优质高中和重点高中,升学率上去了,这所初中在社会上才有美誉度和生存空间。二是把学校的功能定错了位。认为学校就是—个加工厂,只有生源好才会加工成好产品,把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归结为生源的质量,因此而大抢优质生源。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中小学招聘教师明年将全省统招统考,湖北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收入与升学率不挂钩,海口:安全常识列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考试内容,上海教委:教学配套消耗性材料不得向学生收费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江苏省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在盐城联合召开教育思想座谈会。现将大家研究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分述如下: 一、关于“升学率”、“追求升学率”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认识升学率是升学考试制度下产生的现象,现在世界各国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代替升学考试制度。因此,只要升学考试制度存在,而且又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升入高一级学校,那就有升学率问题,这是一个历史的客观现象。追求升学率也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从人们的心理来看:学生希望自己多学一点知识,能进高一级学校学习,能上大学深造,这是正当的追求;家长希望  相似文献   

6.
当前一些高中仍然存在着重分数评价轻德性成长,重规范管理轻自我觉醒,重群体发展轻个体体验等问题,一方面来自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学校自身的教育价值追求出现了问题。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基于学校"树业"文化,以四大行动为路径,探索出学校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促进师生成长。  相似文献   

7.
管理资讯     
升学率和学校考核“脱钩”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不得把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指标。这是上海首次以地方立法的形式,确保升学率和学校考核“脱钩”。将升学率与学校水平高下相挂钩曾是教育系统的“惯例”。高升学率意味着学校可以拥有更好的名声、更优质的生源、更多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资源倾斜,这些都曾引发各所学校对学生层层加码,以“题海战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在新通过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除了取消学校考核中的升学率指标外,“减负”的内容还包括:不得张榜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不得推销或…  相似文献   

8.
杨国庆 《教师》2010,(36):83-83
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教师大搞题海战术,极大地加重了学生的负担。2009年江苏省落实规范办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情况下,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基本保证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我国中小学校追求升学率的普遍现象,分析了驱动我国中小学追求升学率的社会原因。认为追求升学率是我国国情和现行教育体制及考试制度下的必然结果,将长期存在下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特定时期的客观规律。因此,中国学校目前追求升学率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升学率是检验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尺度;升学率与学校完成教育任务,与考试测评紧密相联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是错误的,“追求升学率”则应肯定,甚至认为应当解决的是如何追求升学率的问题。其实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把“追求升学率”作为教育的目的。提高升学率与追求升学率是不能等同的两个概念。追求升学率完全是错误的,而提高升学率,对每个学校来说,只要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指导,则是必要的,是学校办得好与差、教学质量高与低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虽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但人们还是常用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一所学校办学的优劣,有的甚至认为“升学率就是学校生命力的高度体现。”教育主管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都十分关注升学率。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就更为敏感,他们大多皆愿意为升学率付出艰辛努力。人们之所以这样关注升学率,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推出五项严格规定,量化考核全省各地中小学"减负"工作,对违反"五严"规定、有严重问题的地区和学校实行评优"一票否决"。五项严格规定:严格禁止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为标准对县(市、区)、学校、老师和学生进行排名和奖惩;严格控制学生  相似文献   

13.
一、正确认识升学率与片面追求升学率 所谓升学率是指一个学校或一个地区某一届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人数的比例。为了能正确反映教育事业内部的比例关系,有关部门在招生工作中往往要用百分比进行统计比较,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升学率可以说是反映教育事业内部比例关系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普通中学要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打基础。我们反对“片追”多年,但至今效果不大,甚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是不要升学率,已成为某些地方的“政府行为”,更不用说是“学校行为”了。社会上一方面指责学校附加给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另一方面某些家长却对学校做法举双手赞成。这种矛盾的表现至少说明如下两点:一是学校需要升学率,二是社会需要升学率。反对“片追”是对的。但是,  相似文献   

15.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学校教育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工作的惟一标准 ,致使学校教育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因此 ,要正确处理好升学率与德育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留学生》2014,(10):6-6
从前我们挑学校,说一个学校好,一般会说这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好,教员很好,风气很好,学生在里面都好好学习、不瞎闹,管得比较严,是这样看的。很少听到“升学率”这个说法,没有说挑学校是挑升学率的,因为好的学校出来的学生考大学自然好一些。而不是本末倒置,说先有升学率然后学校更好一些,而是先有好的教育质量,将来学生出来才容易考上好学校。这整个观念跟现在很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某市规定,教研、科研搞不好的学校,升学率再高,也不能评“先进学校”。这个“一票否决”好。好就好在评优观的拨正。长期以来,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习惯于以升学率为“硬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评优评好。现在,某市规定教研、科研搞不好的学校,升学率再高,也不能评“先进学校”,明白无误、干脆利落地否定了“升学率排座次”的“评优观”,确定了以教研、科研优劣为重要依据的“评优观”。评优观的拨正,势必产生正确的导向作用,对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必将产生积极和深远影响。好还好在压力观的拨正,没有压力,往往容易疲沓。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给学校施以压力,关健是施什么压力。“升学率排名次”,施加的是“升学率”的巨大压力。现在,某市向学校提出加强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8.
王志富 《贵州教育》2010,(24):15-15,17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相对比较薄弱,这既源于自身的先天不足。也有实际工作的一些较难突破的“瓶颈”。 首先是学校层面。社会把评价学校好坏的标准依然定位于升学率,升学率高则可以一俊遮百丑,从而使教育偏离正确的航向,迫使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一再强调,“片面追求升学率”是错误的,并三令五审各普通中学不得为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搞加班加点、突击补课等,但很多学校仍在追求升学率。有些学校每年高考只能考上一至二名,仍不敢稍有一丝松懈.其中也有一些人,明知片面追求升学率,会给教学工作造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社会、家庭对学校的升学率越来越看中,学校也不得不更加突出教学成绩。但是,作为一所学校,追求升学率无可厚非,但德育工作也不能束之高阁,使之边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