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论党》提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刘少奇从一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就十分注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宣传它,研究它。在《论党》中,刘少奇进一步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殊困难、实现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宣传“科学”、“民主”思 想,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树立了一面反对封建主义的光辉旗帜。五四运动后,《新青年》逐步转向 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广大革命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克分反映了五四时代反封 建的文化思想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及其变为思想运动的主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是中国革命发生急剧的根本性质的变化的时期。“五四”运动划分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掀起了中国第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高潮,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在这个大转变的时期里,李大钊同志的思想经历了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并且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民主主义转变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五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爱国救亡运动。救亡的历史使命唤起启蒙的强烈愿望。陈独秀在这场运动中起着总司令的作用,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以救亡为历史使命,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新锐刊物为理论阵地,始终在苦苦思索中国救亡的路径问题:首先,陈独秀认为必须破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禁锢,代之以民主和科学思想,改造国民性。其次,陈独秀经过"巴黎和会"的惨痛教训,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而此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陈独秀由此转向社会主义。再者,陈独秀等人在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为捍卫思想的纯洁性而进行了三次大论战,在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凸显了其理论的科学性,并由此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成果——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五四爱国救亡运动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爱国救亡必然的路径选择。在这场运动中,陈独秀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这一科学理论与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紧密相连,促进了世界格局的改变.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更多有觉悟的知识分子开始加入工人队伍之中,对工人群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通过报刊宣传、建立工人学校、创办工会等...  相似文献   

6.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对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一致;其工作方法符合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其工作成效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但是,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还没有完全适应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宣传的主要内容;必须探索完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反封建的斗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在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也产生了几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影响我国。20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都形成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并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一九二○年是毛泽东思想急遽转变的一年,这一年里,他的思想和实践,运行在两条不同的轨道上。一是通过在北京阅读有关共产主义的文献,和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接触,建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信仰。回到长沙后,创办起文化书社,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二是积极策动和参加了湖南的“驱张”运动和自治运动,把他原来所接受的种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影响,来了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和检验,这两种思想倾向有着原则的差别,方  相似文献   

9.
将“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为一种知识传播的社会活动进行考察,可以看到知识建构为现实的过程落实为三重层面:一是以学会、研究会等“组织”为中心,接触、学习、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分子凝聚为意识形态共同体;二是以报纸杂志所构建的“语言”为中心,知识群体借助文本载体介绍、阐释马克思主义,以建构知识正当性;三是以学校等“空间”为中心,在传播过程中联合社会各阶层并作“实际运动”,扩大革命影响力。回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落地实践,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五四运动划分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掀起了中国第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高潮,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五四”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虽然仍然是曲折的,但从根本上说,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解放的大道。五四运动既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又是一次以宣传马列主义为主流的新文化运动。两者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李大钊同志不仅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而且是五四运动中宣传马列主义的主将。他热情传播马列主义的革命真理,为推进中国革命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反封建的斗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在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也产生了几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影响我国。20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都形成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并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不能不影响近代以来中国启蒙的发展。五四启蒙后期,启蒙思想的主流向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向转换,向着社会主义转换,启蒙发生了资产阶级启蒙向马克思主义启蒙的转变。20世纪30年代,有意识地承接五四启蒙的"新启蒙运动"是一场以马克思主义新哲学为指导的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启蒙,是不同于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启蒙的另一种启蒙,是更高层次、更深意义上的启蒙,是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变革和社会变革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五四革命运动,开辟了我国革命史的新篇章,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它掀起了我国第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高潮,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在这个革命转变的时期里,李大钊同志的思想经历了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过稃,终于成为我国最早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的总体,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这支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的理论队伍一经产生,便在思想上传播马克思主义、学理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行动上实践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文化革命、思想革命的主力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方面要求,一是民族形式的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要从欧洲形式转化为中国的民族形式;一是思想内容的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要从其一般性原理转化成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理论。就这两方面来说,思想内容是决定性的,因为没有思想内容的中国化,再好的民族形式也失去了意义。我们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主要就是从思想内容这一点来说的。如果仅就民族形式而言,可以说毛泽东思想已经在特定阶段基本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它的表现形式完全是民族化的,是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在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中西文化大会战、新旧思想大较量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运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使一批具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思想方向的转变,从而造就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杰出人物,毛泽东便是其中之一.一“五四”前夜,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帝国主义疯狂掠夺瓜分,国内军阀混战不已,使古老中华满目疮痍,遍体鳞伤.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看到国家民族这种危急状况,忧  相似文献   

17.
奚广庆同志撰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书,2003年8月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系统考察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阶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主要成果和基本经验,并注意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的精神,以较大的篇幅比较深入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历程、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也是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视角,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研究的一个成果。当前,全党全国正在掀…  相似文献   

18.
学科功能的发挥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俗化、群众化的过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依托,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功能、宣传功能和服务功能,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深入研究,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融入人民大众的内心世界,转变为一种自觉的追求,并成为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9.
1919年“五·四”运动后,33岁的董必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跻身于中国第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行列。他同李汉俊、詹大悲、张国恩等反复探讨革命问题。他们认为,此时此地,应抓紧做两件事:一是办报纸向人民大众宣传革命道理;二是办学校培养革命干部。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前后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李达等为代表的回国留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早期中国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中国妇女问题,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妇女解放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深刻地阐明了妇女解放的根本出路、根本途径、根本力量,为中国妇女解放指明了出路。他们的探索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中国化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