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海掬英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7,(11):F0002-F0002,F0004
闫丽华吉林省磐石市第五中学高级教师。工作表现突出,曾先后被评为吉林省基础教育科研骨干,吉林市普通中学“全天候”优秀任课教师,吉林市师德先进个人,吉林市教研(培训)工作先进个人,吉林市首届高中语文教学新秀,语文学科带头人,磐石市优秀教师,磐石市杰出青年教师等。“力求完美,追求卓越”是她工作与生活的目标,是她做人与做事的准则。  相似文献   

2.
欧孔群 《广西教育》2013,(28):60-61
“投入了心灵才能闻到生命的醇香。”这是2012年广州助学资金“八桂优秀乡村教师”获得者刘芳华的座右铭,也是她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的真实写照。1985年,刘芳华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就走上教育岗位,在28年的工作中,她始终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恳敬业,虚心好学,在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把时间和精力倾注到了教学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乡村教师对教育的热爱。  相似文献   

3.
《吉林教育》2004,(11):34-34,33
程立新老师于1991年毕业于海龙师范学校。是通化市实验小学的一名青年教师。在13年的工作中,她曾先后12次荣获区、市级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教学标兵、数学学科教学新秀、数学学科带头人等称号。于2000年末,又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在2002年,又分别被评为“东昌区首届名教师”、“吉林省优秀班主任”、“吉林省科研型名教师”。2003,她又光荣地被评为“全市十大  相似文献   

4.
28年前,牡丹江市第一中学韩丽波还是一个满是稚气的高中生,学校让她留校任教的决定从此改变了她的命运。28年后,“全国模范教师”“省劳动模范”“牡丹江市优秀教师标兵”“市十佳教师”等等一个个光环围绕着她,其中铭刻着8个闪光的大字:倾情奉献,无悔人生。28年来,她凭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凭着对学生无私的热爱,凭着对理想和信念坚韧不拔的追求,艰难跋涉着。从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教师,成长为黑龙江省首批中学政治科高级教师,省中学思想政治课十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之一,市学科带头人;从一个涉世末深的小姑娘,成长为市优秀班主…  相似文献   

5.
今日家访     
“家访”本来是指教师为取得更多沟通走进学生家庭访问。可在记者采访中发现,现今的“家访”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除了传统型走访,还出现了e访和手机短信访。“家访”内涵的拓展,让我们看到“家”的传统空间更开阔了,更重要的是它加固了家校之间沟通联系的重要渠道。寒假将至,本刊再提“家访”,意在给广大教师多一些思路。也许采取了适合自己的家访方式,才是最有效果和最受欢迎的家访。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中小学管理》曾先后刊登过三位农村校长的成长经历。他们分别是《学会“经营”农村小学》(2005年第6期)的杨瑞清,《带领乡村教育走进一片新天地))(2005年第10期)的梁中凯,《一位校长的农村教育情结》(2006年第8期)的冯振飞。他们虽然天各一方,但都在乡村教育这块贫瘠的园地里,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教育奇迹。他们经历了从“普通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校长”的成长过程,他们所带领的学校经历了由“贫困学校——一般学校——示范学校”的发展历程。考察三位乡村教育家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他们在办学思想、实践模式、管理机制、理想信念等方面有着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7.
1985年,李麦燕被分配到临汾师范附属小学,担任语文教师。20年来,她勤奋工作,不断探索,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她先后担任过辅导员、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无论干什么工作,她都满腔热情,把全部身心投入进去,力争把工作做好。她勤奋地耕耘,无私地奉献,送走了一班又一班的学生,同时,她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山西省优秀教师”、“山西省语文教学能手”,“山西省语文电化教学能手”、“山西省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临汾地区学科名师一等奖”、“临汾地区模范班主任”、“临汾…  相似文献   

8.
《西藏教育》2023,(4):12-13
<正>德吉卓嘎,女,门巴族,中共党员,现任米林县中学校长。从教16年来她坚守教育、坚守乡村、坚守奉献,她用一颗静如秋潭之心在教育园地默默灌溉,平凡中享受着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多次荣获自治区、市、县优秀教师、优秀校长、骨干教师、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为了最初的梦想,她选择成为一名教师走进米林县中学,学生课间或追逐打闹,或在健身器材上玩耍。“老师,你今天讲的真好。”德吉卓嘎上完课,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有学生跑过来对她说的这句话,让她感到特别幸福。  相似文献   

9.
新生 家访时,我 们和陶泽 慧小朋友对话,觉得她有点口吃。入园后再作仔细观察,发现她在与同伴交谈、回答教师提问时,确实有点口吃。为了纠正她的这一毛病,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教育措施。 时间:1997年10月6日 情况:“老……师早”听到这声音不用看,就知道是陶泽慧来了。“陶陶早!谁送你上幼儿园的?”“妈…妈”“那妈妈呢?”“走……了”“陶陶的鞋子换了没  相似文献   

10.
雷靖 《广西教育》2008,(2):85-86
十七年前,马芸青怀着对事业的憧憬第一次登上三尺讲台,从此她的人生与教师这份光荣的职业再也分不开了。今天,她已经成为一名学生爱戴、家长信任、同行称赞的优秀教师,一次又一次地赢得了鲜花与掌声。将十七年青春年华悉数奉献给教育事业,对此她无怨无悔,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人、成才,让她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11.
正"家访"在我自己读书时经历过,那时候老师来家中觉得是那样忐忑、迷惑、兴奋又紧张……不知是个啥滋味。如今,自己要以教师身份走到我的学生家中了,同学们会怎么想呢?我满怀期待上路,经过几个回合,我收获了很多。我把我的家访心得归纳为"四招"。  相似文献   

12.
案例:周一下午刚上班,几位班主任就“冲进”校长室“理论”。原来是因为家访的事。这个学期学校对班主任的工作也进行了量化考核,其中规定班主任每月家访不少于4次。由于学校地处农村,通讯条件差,家访的路途又远,而教师有一部分又不是本乡本土的,所以很少有教师愿意去家访,学生出了问题就“叫家长”,结果学生不愿意叫,家长不愿意来,效果很差。而学校认为,家访是拉进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学生距离的一种良好的传统教育方式。所以,这学期做出决定:教师要定期家访,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问题却出在了考核上,怎么来确定教师去没去呢?政教处采用了查…  相似文献   

13.
[案例]“电子家访”与“上门家访”孰优孰劣。去年上半年,某市教育局下发了红头文件《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家访暂行规定》,把家访活动重新推到教育工作的前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上海闸北区123所学校联合举办“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号召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到学生家里实地考察学生的生活环境。几乎同时,上海、南京、广州、合肥等市的一些学校流行起“电子家访”来,老师向家长公布老师的电子邮箱或QQ号码,方便家长与老师在网上沟通。南京更是开通教育网络“一线通”,全力打造家校互动平台……据说,这种颇富现代特色的沟通方式很受年轻家长的…  相似文献   

14.
吴邵萍。江苏省教育系统广大教师群体中的又一名杰出代表.她的事迹已见诸报刊、电视、网络,她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从教27年来,先后担任音乐、语言、科学、美术、体育等各学科教师,年级组长、业务园长、园长。她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洒在幼教事业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取得了显著成绩。她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等称号.2010年又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相似文献   

15.
《青年教师》2009,(10):F0002-F0002
永吉七中隶属于吉林省永吉县教育局,建校二十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学校被评为“省级电化教育示范校”、吉林省“农村初中办学摸式改革示范校”、市“教育科研先进校”等。现有学生1050人,20个教学班,85名教师。其中省优秀教师、省学科带头人2人、高级教师4人、吉林市优秀教师9人、市骨干教师15人。全校教师秉承着“德能兼备、理念前位、勤思善教、成果显粹”的发展目标和理念,对每个家庭负责,为孩子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6.
洪福子同志从教32年来,以无悔的抉择、无私的奉献和无尽的追求,一心扑在学校教育工作上,把自己的青春、热血、精力和才华都献给了民族教育事业。在她人生的旅途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自1989年以来,她先后被评为延吉市优秀党员、“3·8”红旗标兵、州劳动模范、省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是延边州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吉林省教育科研型名校长。  相似文献   

17.
宋亮 《教育》2013,(7):46
"老师来啦!"远远地看到自己的老师唐智向家门口走来,湖北省钟祥市南湖中学学生、留守儿童房茫向老师打招呼。从2011年6月开始,"课外访万家"活动在湖北省中小学校展开,4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走入学生家庭,让家访老传统焕发出新魅力。每逢周末、节假日,南湖中学教师唐智都会带着成绩册、记录本走进学生家庭,进行"探望式""鼓励式""会商式"的家访。家访活动开始一年多后,湖北省钟祥市南湖中学唐智告诉《教育》旬刊记者,家访拉近了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发现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他能够换个角度看学生,就像家长看孩子一样。如果没有家访经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探索》2004,(10):i001-i001
哈尔滨市兴华小学校校长高殊从一名优秀教师成长为骨干校长,在23年的教育生涯里,倾注了她的满腔热情和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与无私奉献。看看她所获得的荣誉,人们就会发现,这位步入中年的女校长的履历里发生了怎样的传奇:省优秀教师、省现代园丁、省小学数学最佳教师、省首批优秀骨干教师、哈尔滨市功勋教师、哈尔滨市职业道德模范、市三八红旗手、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德育先进个人、市报告杯“百优十佳”教师、区首届“十佳教师”…… 高殊同志业务精湛、勇于创新,在区、市小教系统享有很高声望,曾先后参加“教法学法同步阅读整  相似文献   

19.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叫王树红,来自雍阳中学,参加教育工作已 14年了。 14年来,在教育这块沃土上,我用语言播种希望,用汗水浇灌桃李,用心血滋润蓓蕾。虽然也曾经历苦辣酸甜,但教师这一职业让我生活得充实,给我以人格的力量,让我感受到做一名人民教师无比骄傲,无尚光荣……”   教师节期间,武清区师德报告团所到之处,受到了各乡镇、校的热烈欢迎,报告团成员们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事迹一次又一次地强烈震撼着广大干部教职工的心灵。感动之余,人们又记住了一位优秀教师的名字,王树红。   听王树红做报告,人们仿佛亲眼…  相似文献   

20.
<正>早春三月,阳光明媚。黔东南州榕江县寨蒿镇太平小学书声琅琅,只见一名女教师正带领学生朗读,与学生互动的温暖画面,她就是榕江县优秀教师杨正莲。心系乡村,扎根基层,既当老师也是“妈”……教书育人二十八载,杨正莲一直站在教育工作前沿,坚守初心,为乡村教育奉献了青春芳华;多次获州、县两级表彰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获州级“优质课竞赛二等奖”、县级“教学质量一等奖”“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等,赢得不少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赞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