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数学问题的叙述中,没有被明显地列出的条件,一般称为隐含条件,它巧妙地隐蔽在题目内容里,是题中含蓄不露的已知条件,它不易被人们所觉察到.因而这些条件在解题时往往会被忽视,给解题带来了困难或失误.在解题时,如果重视挖掘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它们,对解题确定有很大作用.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分几种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数学题中的某些条件,不是直接在已知条件中明显给出.而是巧妙地隐藏在题设的背后.这种条件我们称为隐含条件。在解题过程中,它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隐含条件对解题的影响非常大,有些隐含条件.如果挖掘不出来.就会使题目的解答无法进行,有些隐含条件.它虽不影响解题的思路,但会使你得到错误的结论,发觉隐含条件实质是使题设条件清晰化、具体化.以便能寻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因此,挖掘并利用好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3.
张俊 《中学理科》2007,(3):40-41
审题时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它们常是巧妙地隐蔽在题设的背后,不易被发现.挖掘隐含条件,实质上就是要使题设条件明朗化、完备化和具体化,以便明确解题方向,寻求解题思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李军 《科学教育》2006,12(5):42-43
初中物理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蓄不露的已知条件。它们常是巧妙地隐蔽在题设的背后,极易被人们所忽视。隐含条件对解题的影响很大,既有干扰作用又起暗示作用,疏忽和轻视这些条件,就会导致解题失误。因此,研究初中物理题中的隐含条件很有必要。1隐含条件对解题的干扰作用初中物理概念、公式的适用范围,定律的成立条件,答案的实际意义等,出现在题目中可形成隐含条件。疏忽和轻视这些条件,就会导致解题失误。由此可见,隐含条件对解题有着干扰作用。例1:一个体积为0.05m3的救生圈,它的重是98N,问它在水里能否使体重为500N的人不…  相似文献   

5.
问题的隐含条件是指题中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它们常常是巧妙地隐含在题目中,不易被人们所觉察.例如:在“把a-a的根号外的a移到根号内”一题中,就隐含有a≤0这一重要条件.根式化简时,有些隐含的条件常被同学们忽视,从而导致解题错误.下面列举数例,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正>在解题时,要注意挖掘隐含条件,使题设条件明朗化,这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现举例说明在解题中如何挖掘和利用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7.
浅谈隐含条件的解题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没有直接、明显给出的固有条件,它有待于解题者从题设、结论的语言中,数式、图形的特征或相关知识的联系上去剖析发掘.一道数学题尤其是结构灵活、抽象多变的所谓"难题",能否正确、迅速、合理地获解,关键往往在于能否准确地发掘并充分地使用题中的隐含条件.本文拟在初中范围内对隐含条件的解题功能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近几年中考阅卷中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在化学计算题中常被隐含的条件所迷惑.其实,这类试题是将已知条件部分或全部隐含在题目的叙述中,稍不注意,就会被忽视,使解题者误入歧途.在解题时,同学们如能正确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并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伪辨真,做到有的放矢,正确答案很快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9.
陈丽琴 《新高考》2007,(3):38-41
“你用完条件了么?你是否考虑了包含在问题中的所有必要的概念?”这是美国著名教育家Polya(波利亚)在指导挖掘隐含条件时的问句.充分合理地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是打通解题各关节的“穴道”,也是简化解题过程的重要途径.隐含条件在题目中若明若暗,若隐若现,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它是数学问题中题设的非凸现性属性,容易被忽略,从而导致解题错误.那么如何尽可能地避免失误,挖掘隐含条件又有哪些基本途径呢?下面就从本人从教高三多年的经验中谈一点体会.1.从概念定义入手例1已知函数f(x)=x3 ax2 bx a2在x=1处有极值为10,则f(2)等于()A.18B.11C.…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隐含条件是指某些数学命题的已知条件中虽未直接明显给出,但其本身却是固有的而以各种间接形式隐含在命题中,需要解题者自行发掘.正是由于它隐含在题目内部,所以一般难以发现,其结果必然会导致解题失误或者错误.解此类问题时,需要解题者反复弄清题意及和涉及到的有关概念、性质、关系、公式、图形等特征.如何发掘隐含条件,提高解题能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1.
溶液组成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指溶液组成习题中那些不易察觉,但又直接影响解题思路甚至解答结果的已知条件.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极易忽视它,出现错解甚至解不出来的现象.如果明确隐含条件的隐含形式.那么对正确揭示隐含条件,解答含有隐含条件的题目.将大有帮助.本文拟谈谈初中化学里溶液组成习题中常见的隐含条件的隐含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解题过程中,我们根据已知条件去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可是经常会遇到有些题目在物理解题过程中需要的条件,题中并未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习题的字里行间。这些条件称为隐含条件,虽为解题所必须,却没有直接的文字叙述,巧妙地隐藏在题目的背后,不易被解题者所觉察,而往往又是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李津 《初中生必读》2011,(12):33-35
溶液组成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指溶液组成习题中那些不易察觉,但又直接影响解题思路甚至解答结果的已知条件.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极易忽视它,出现错解甚至解不出来的现象.如果明确隐含条件的隐含形式,那么对正确揭示隐含条件,解答含有隐含条件的题目,将大有帮助.本文拟  相似文献   

14.
许多数学习题,它不是把所有的条件都直接明了地告诉学生,而是把某些条件隐含在习题的其它条件、结论或数学式子当中,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些隐含条件,而导致解题错误,造成学生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分析条件不够仔细缜密,二是解题过程不够规范完备,三是解得结果不作任何检验,所以要使学生避免由隐含条件造成的解题错误,可在这三方面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5.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题设条件,常常巧妙地隐蔽在题目背后,极易被解题者忽视,从而造成解题错误或冗繁,或认为题目条件不足而束手无策.充分挖掘隐含条件,使之明朗化、完备化和具体化,这是解题的必要条件.下面就如何深入挖掘化学问题中的隐含条件举例说明,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数学高考题往往灵活多变,偏重对能力的考查,不少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会产生"条件不足"的感觉而导致束手无策.我们在求解数学问题时,很自然地首先要分析条件,而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最容易从我们的思维视野中"溜掉".所谓隐含条件,通常是指一种在题目中未明确表达出来而又客观存在的条件,因而易被解题者忽视.其实,只要我们仔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数学的解题中,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把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都用上了,解题方法也是正确的,可最后的结果就是不正确.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解题时没能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因此,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必须认真推敲题目,找出隐含条件,从而顺利解题.  相似文献   

18.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含而不露 ,不易觉察的固有条件 ,它隐蔽在题设的背后 ,容易被人们忽视 .解题时 ,只有深挖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并加以充分利用 ,才可能使问获得迅速而正确的解决 .那么 ,隐含条件在解题中起什么作用呢 ?1 隐含条件的化简作用有些数学问题的解答 ,虽然也可以不依赖于深层次的隐含条件 ,但若能借助于隐含条件进行转化 ,却能避开繁杂的运算 ,使问题获得快速简洁的解决 .例 1  (2 0 0 0年全国高考理科题 )设函数 f(x)= x2 + 1-ax ,其中a>0 .(1)解不等式 f(x) ≤ 1;(2 )略 .分析 不等式 f(x)≤ 1,即 x2 + 1≤ …  相似文献   

19.
隐含条件指的是隐蔽在题设内的不易被察觉的条件,它在很多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中往往显示着不可低估的特殊作用.本文通过实例介绍几种常见的功能,供同学们参考.一、导向功能隐含条件对许多问题的求解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优先考虑隐含条件,有助于合理地选择思维方法,更加明确思维目标.  相似文献   

20.
数学题目中未明确提出的条件即为隐含条件,隐含条件要通过对相关提示、结论以及知识点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得以显现.初中数学解题过程中,由于学生不能充分挖掘问题中附带的隐含条件,导致解题难以有效展开,从而对学生解题能力造成不良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隐含条件挖掘的作用,探讨隐含条件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挖掘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