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120名CUBA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成就动机测量表AMS为工具,分析了CUBA运动员的成就动机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CUBA运动员追求成功的动机均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2)CUBA男运动员成就动机水平显著高于CUBA女运动员;(3)CUBA低年级运动员成就动机水平显著高于CUBA高年级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利用文献资料、实验测试等研究方法,对体能主导类项群不同运动项目及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下肢蹬伸最大力量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优秀组男女运动员以及一般组男运动员存在着项目间差异,一般组女运动员蹬伸最大力量未见明显的项目间差异;不同竞技水平间,只有男子举重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他运动项目的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间,蹬伸最大力量发展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青少年运动员实施动作概念教学,符合青少年运动员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利于培养他们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认知评价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专项技术动作的教学中,教练员以动作要领代替动作概念教学的方法,落后于青少年运动员的思维发展水平,不利于青少年运动员专项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信息量与认知风格对击剑运动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全 《体育科学》2005,25(8):33-38
研究了信息量与决策风格对不同水平和性别的击剑运动员的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被试为国家击剑队、江苏省击剑队和江苏省体校的花剑和重剑运动员,以及江苏省现代五项队重剑运动员,共89名。用MANOVA等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水平和信息量是影响击剑运动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优秀组花剑和重剑运动员在决策速度上具有绝对优势,不仅远远快于一般水平组运动员,而且也显著快于普通高水平组运动员。信息量主要影响击剑运动员的决策准确性,但对花剑和重剑运动员的影响不一致。认知风格影响花剑运动员的决策准确性,认知风格和性别共同影响重剑运动员的决策速度。提示,决策速度可以作为高级击剑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指标,也是普通高水平运动员在向优秀级迈进过程中的训练要点。  相似文献   

5.
速度型三级跳远技术的特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运动员在助跑中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速度,说明运动员本身就具备较高的速度水平,并在助跑中很好地发挥了水平速度;2、在前两跳中尽量减少了水平速度的损失,说明运动员的前两跳跳跃节奏快,着地动作更加积级;3、运动员的第三跳的远度明显加大,说明运动员在前两跳中较好地保持了在助跑中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并且运动员的弱腿具备一定的跳远技术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梁 《山西体育科技》2003,23(3):40-41,64
排球比赛除了是运动员之间技、战术水平的较量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心理素质的稳定,可以使运动员超长发挥技战术水平;反之,由于心理素质不稳定,往往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失常。因此,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吕雅君 《体育科学》2002,22(1):120-122
研究了混沌动力学的相对维数在不同专项、不同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异及与运动员智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脑相对维数可以作为一个统计学指标使用。相对维数在不同专项、不同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开放性技能的运动员的相对维数高于关闭性技能运动员;同是开放性技能运动员,技能水平不同,相对维数有显著性差异。相对维数与智商IQ和操作智商PIQ呈中度正相关,即相对维数越高,智力水平越高,但由于相关系数较低,尚不能作为运动员智力选材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在射击比赛中,经常遇到一些训练水平很高的运动员,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尤其是关键性的比赛。据有关资料统计,大约只有30%左右的选手表现出了自己正常的竞技水平。在射手水平接近的比赛中能否取胜往往取决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所以,加强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调控训练,对运动员是否取得良好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凌响超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190-191,194
自信心是人们行为的动力,特征性运动自信心是运动员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运动员的生活和运动行为产生持久性的影响。通过分析研究体校运动员自信心水平的差异,为培养和保持运动员自信心水平、为心理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唤醒水平是运动员竞赛心理的一种真实反映,探讨唤醒水平对散打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影响、对散打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和创造好成绩,具有现实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赞  刘兴 《体育科学》2006,26(12):60-65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心理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2004年全国蹦床锦标赛的51名缶子运动员的感、知觉能力与竞技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表明,国际健将和健将两级运动员的感、知觉能力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这与他们处于相近的技术水平有关;高水平和较高水平运动员在平衡觉、用力准确性、简单反应时和时空判断值等指标上普遍好于较低和低水平运动员,这说明部分感、知觉能力与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选择反应时的测试结果与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没有表现出一致性。平衡觉和用力准确性对蹦床运动员的技术发展和竞技水平的稳定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还显示,优秀运动员的感、知觉能力井非全部高度发展,存在互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Fuzzy数学贴近度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女子优秀自行车运动员三公里个人追逐赛速度分配同世界水平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我国优秀运动员同世界先进水平的速度分配模式是相似的,只是我国运动员在各段落上的速度偏低,我国运动员在最高速度能力上低于世界最佳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战术水平等各方面的差距逐渐在缩小,因而竞争日趋激烈,尤其在双方势均力敌或竞赛中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心理训练水平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充满信心,培养运动员的自我调节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正念训练对射击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影响,旨在为射击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调整及提高运动表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名具有心理疲劳的青年男性射击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7周的正念训练干预,对照组在同时间里聆听自己喜欢的舒缓放松的音乐,对两组运动员干预前后的心理疲劳状态、正念水平和接受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实验组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正念水平和接受水平组间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运动员干预前后比较,心理疲劳程度、正念水平和接受水平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运动员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心理疲劳程度的三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正念水平的五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接受水平得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实验组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程度得分和接受水平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正念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训练能够有效缓解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15.
篮球运动员比赛临场发挥的心理特点及其战术运用郑康生1引言决定篮球比赛的胜与负有多种因素,其中主要因素是双方运动员的竞技实力和精神状态,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和转化。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其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运动员双方水平越接近越是...  相似文献   

16.
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水平与特征。方法:以我国35名优秀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各时段气体代谢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运动员水平越高,VO2max越大,散打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有氧代谢能力。有目的通过身体训练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促进运动员整体供能水平的提高;通过递增负荷运动中RQ、HR、O2-pluse和BLa的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优秀组运动员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心肺功能和耐受乳酸能力均优于一般组运动员,揭示散打运动水平与运动员有氧和糖酵解供能能力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如何能够很好的预测训练型运动员和比赛型运动员,是现今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训练型的运动员和比赛型运动员是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乃至世界从事竞技体育行业的专业人士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的分类。训练型运动员不能有效地适应情境,永远发挥不出训练水平,每次比赛都是以失败告终。比赛型运动员能有效地适应情境,以至稳定甚至超常的发挥训练水平,每次比赛都是以胜利而结束。怎样界定训练型运动员和比赛型运动员?怎样引导运动员由训练型转化为比赛型?则是本文要论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前面几次我们已经分别介绍了《计算训练法》和《计 算训练法》中的有关表格及这些表格的使用方法,下面再进一步介绍使用《计算训练法》安排训练的一些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不同分数水平运动员如何一起进行间歇跑训练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教练员所带的一组运动员不可能处于同一分数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安排全组运动员一起进行间歇跑呢?如果现在我们有960分数水平的运动员、750分数水平的运动员和570分数水平的运动员各1名,而这3名不同水平的运动员都要进行一次以85%的速度跑400米的间歇跑训练,我们可以从表1、…  相似文献   

19.
跆拳道运动员焦虑水平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队学生11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经我国修订的STAI自我问卷量表,对运动员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进行测量,以了解跆拳道项目焦虑水平特征。测试结果表明,运动员特质与状态焦虑处于中等水平,状态焦虑高于特质焦虑,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焦虑水平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状态焦虑个体差异呈继续增大趋势。前三名运动员状态焦虑水平低于一般运动员,说明适宜的焦虑水平,有利于比赛中保持理智的思维,对复杂变化的环境作出积极的应对反应。各轮次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的差值说明第一轮与进入争夺名次的场次,运动员情绪激活水平较高,比赛层次虽低但至为关键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对307名少年运动员问卷调查发现,少年运动员的学业可能自我存在结构差异,目前学业可能自我比未来学业可能自我分值高;少年运动员在目前学业可能自我这一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女运动员的得分高于男运动员,男女运动员在未来学业可能自我维度上没有差别;从少年运动员学业可能自我发展趋势来看,从初一到初二分值急剧下降,初二、初三基本稳定在中等的水平;与普通初中生相比,少年运动员的学业可能自我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