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爱军 《贵州教育》2011,(21):24-24
班规,又称班级制度或者班级公约,就是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细则、奖惩办法、评比方案等,以此要求、约束、规范、评价、督促学生的各种行为。班规建设是班级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可或缺。它让学生清楚地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形成规则意  相似文献   

2.
安娟 《家长》2024,(4):22-23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活动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和个性发展。很多年轻的班主任会产生疑惑:“在此背景下,还用不用制定班规?班规班纪是否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班规要定,但班规的制定要科学合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班级没有规矩,自然是不行的。上至国家层面,我们有小学生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有《中小学生守则》,下至学校更是有相应的校规校纪,那么具体到一个班级中,班规制定的侧重点究竟应该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一、让学生自己制定班规班规由学生民主讨论制定,就容易让学生体验到班级主人的感受。这样的班规在贯彻时容易逐渐达成共识。班规制定之前,班主任应让学生明确班级目标,  相似文献   

4.
何捷 《教育文汇》2009,(6):24-25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管理,免不了定下几条“班规”,以对学生形成一种约束。在我的班级中,就有这么两条深受孩子们欢迎的“班规”。  相似文献   

5.
陈宇 《中国德育》2011,(3):54-58
一、班级文化中的"软"与"硬"开学初,学校要求每个班要设计班级文化墙展板,内容包括班名、班徽、班级口号、班级精神、班规,等等。在班级文化"上墙"之前,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班级文化、它包括哪些方面以及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6.
宋春仙 《辅导员》2010,(2):37-37
作为一个班主任,根据学校要求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好可以量化的严格班规以后,以什么作为奖励措施让学生开开心心地去执行这些冷冰冰的条条框框呢?  相似文献   

7.
一、班规班法“以人为本”班规班法是每一个班级都应该具有的,且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班规班法泛指班内的规章、制度、计划、办法等。班规班法要由学生们自己讨论制定,班主任只能提出参考意见,不能包办代替。新的课程理念是“: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制定班规班法也要以学生为主体。也许有些具体的规定和处罚的办法充满童真,可能不合情理,不够不科学、不妥当,但只要是学生自己讨论制定的,教师大可不必去苛求和责备,而应该在实践中加以帮助和引导。有些学校和班级制定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都是非常全面的,但管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按照班规进行管理是克服随意性的一个有效办法。这就要求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立足班级实际制定班规,按照班规规范管理行为,把按照班规进行管理与以德带班、以情带班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9.
张磊 《教育》2013,(15):9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为此,各班主任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都会制定或繁或简的班规,并依据班规对每个学生进行量化管理。班规的制定,一般从学生的学习、纪律、行为规范等方面,规定对学生的奖惩。量化的结果一般都要和学生期末的评优挂钩。也有很多班主任对量化管理分数进行创新利用。如果班主任能够很好地用好班规,天长日久形成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成长以及班级团队的管理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2008,(Z1)
班规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班规的出台,只是班级制度建设的第一步,有了制度还要引导学生把它转化为班级行动,只有这样,班规的价值才能  相似文献   

11.
<正>一、班规的制订在班规制订之前,班主任需要和学生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如观察班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校规校纪等。班规制订的主体要广泛和多元,班规制订绝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也不是班级个别学生的事。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们应该是班规的主要设计者;任课教师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应该是班规制订的重要参与者;家长是班级教育的合作者,他们应该是班规制订和实施的监督者。班主任可以根据前期做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王康 《班主任》2003,(1):32-32
据笔者调查,98%的班级有类似班级规章制度的“班级公约”,有近八成学生认为“班级公约”对大多数同学具有明显的约束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也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维持班级的良好秩序。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也发现,有近两成学生认为,因为有些规定过于严厉或不符合实际,所以班规不能达到原先的目的。目前,一些老师制订的“班级公约”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A1):151-152
一个班级必须有自己特有的班规,但提倡以生为本,尊重童性和玩性。班主任要在班规框架下从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出发,引导全体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到班级建设中去。班规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找到班规与童性的平衡点,才能更好地凝聚教师和学生力量,并通过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14.
班规不仅仅是一种制度约束,更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方式。班规制定要突出学生主体性,以发展性为取向,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并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和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不断进行调整。一、学习了解校规,熟悉学校要求四十多名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但既然汇聚到一个班级,就必须形成统一的目标和约定。  相似文献   

15.
赵希娟 《班主任》2007,(6):22-23
班规是对班级成员有普遍指导与约束作用的行为规范,一般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制订,并作为班级管理的手段被普遍采用。班规发挥着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班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班规看当前班级制度文化的发展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小环境。而在这个环境里,文化对于学生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塑造、约束和激励作用。班级文化包括班级的精神、制度和物质几个层面的因素。其中,班级制度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展示,并为全体成员所接受即形成班规。班规是班级制度文化的一种体现,对班规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当前班级制度文化的发展与存在的不足。随着“校校通”校园网络建设的推进和完善,很多学校都有了自己的网站,不少的班级都将班规放上了自己的班级网页。笔者从网上浏览、收集和研究了一些班级的班规。总体上看,这些班规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当前班级制度文…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以创新的管理办法进行班级管理,依法(班规)治班的班级管理必将取代传统的管理方式,它是民主管理的要求和必然趋向。当然,班规不可能包治班级百病,一劳永逸。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加上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才能引导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8.
班有班规,校有校纪,班主任宣布的制度,如果不能严格执行,不能言而有信,为了怕学生受到挫折、而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一味姑息迁就,这样的班级势必如一盘散沙,这种工作方法当属下乘。 严师才是良师。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这样的班级风平浪静,各项工作条理有序,老师言而有信,说一不二,这种做法可谓中乘。 严出于爱,严而有方,不墨守成规,因人而异,刚柔相济,寓刚于柔,肯定会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这种治班方略堪为上乘。 下面通过两个班级、两件小事的对比加以说明。 甲班的班主任老师,广泛结合学生讨论结果,制定了较详细的班规班纪,并在班会上宣布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在实际工作中他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简  相似文献   

19.
将“班规”转为“个规”“班规”是班主任为了约束学生的行为,达到一定的班级管理目标而制定的班级规章制度。“班规”是班级管理的准绳。班级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即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在具体的操作实施中,我们又会发现,对一些学生来说,有些“班规”形同虚设。一个班五十多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又都有生动多样的世界,用八九条甚至十几条“班规”来涵盖他们思想行为的可行性或不可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个人权威通过<班规>体现,便不再仅仅是教师的气质、才华等对学生的吸引,而已转化成集体的意志;学生的自我教育通过<班规>体现,也不再仅仅是学生要求上进的自觉性.而已转化成参与班级管理的义务和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