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魔幻文学是英美文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罗琳夫人所著的《哈利·波特》作为英美魔幻文学的代表作,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名列全球最畅销小说的行列,尤其是赢得了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青睐,能够在未来让更多的人去接受与认可英美魔幻文学。本文研究了《哈利·波特》对于英美魔幻文学人物形象的塑造、文学想象力与创造力、文学情节描述以及读者群体等多方面的突破意义,认为《哈利·波特》极大地丰富并发展了当代英美魔幻文学。  相似文献   

2.
《人民文学》第9期,看一篇罗伟章的《奸细》(中篇)足矣。 这两年一直看《人民文学》,罗伟章俨然“熟人”矣,但要问到如何评价他的写作,还是让人颇费踌躇。从《我们的成长》的朴素,到《大嫂谣》的真切,再到《变脸》的干瘪,罗伟章始终在“成长”也在摇摆。尽管“底层文学”一再升温,而罗伟章已俨然成为其中的“主力作家”,我们却不愿意看到一个新作家为了赶潮流而牺牲文学上的真正成长。  相似文献   

3.
《人民文学》的岁末作别,有奉君橄榄之美。如11期曹征路的《真相》(中篇)、须一瓜《西风的话》(中篇)、12期滕肖澜的《你来我往》(中篇)虽难言惊艳,可禁咀耐嚼,让人回味生津。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20年代,我国重要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们,除了依靠《儿童世界》、《小说月报》、《文学周报》等三家刊物来推行“儿童文学运动”之外,还有一家综合性的幼儿刊物,即1922年4月由文研会重要成员黎锦晖创办的《小朋友》杂志,也对我国的现代儿童文学发展,起过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史记》列为二十五史之首,此书无疑首先是一部历史学著作。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是,《史记》更多地以其文学成就名世,这种情况由来并非一朝,从唐代古文运动开始,历代评家谈到“文”的时候,总是首肯于《史记》,宋元明清有多少作品取材于《史记》不去提它,单是明清之际的评论家将此书与《诗经》、《离骚》以及杜甫诗并列在一起这种现象就很耐人寻味。衡量一本文学著作的标准居然是看它是否合乎“史公文字”,近人更高度赞扬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6.
1月重庆文学史研究全面展开由西南师范大学吕进教授主持的《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重庆师范大学周晓风教授主持的《20世纪重庆文学史》和由涪陵师范学院冉易光副教授主持的《重庆文学史》进入全面启动阶段。3种文学史均为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近年全面、系统、深入研究重庆文学发展的历史,引起重庆学术界的热切关注,并取得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对重庆文学的繁荣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种重庆文学史编撰工作的全面启动,将进一步激发关注和研究重庆文学的热情。前两种文学史将在近期内完成初稿撰写工作。4月市作协召开长篇小说新作评审会市…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现代》杂志以商业利润为目的,推行兼容并蓄的编辑方针,从而出现多种文学流派、文学样式共生的现象。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各种原因,并指出《现代》杂志的文学共生性在三十年代现代文坛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看《十月》     
和《奸细》(罗伟章,(《人民文学》2006年第9期)一样,本期《十月》的“第一阅读”《潜伏期》(罗伟章,中篇)依然取材于中学教育领域。如果说《奸细》主要通过人物近乎悖反的言行向读者呈现了存在于某些高考毕业班的“掐尖儿”现象,从而间接揭示了应试制度给师生们带来的人性戕害,  相似文献   

9.
茅盾(1896年-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20年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1949年后任文化部部长、《人民文学》主编、作协主席.1964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著有《林家铺子》、《子夜》、《腐蚀》等小说。出版有《茅盾文集》、《茅盾全集》等。茅盾之所以能够成为茅盾。这和他识大体、明事理的母亲有关。茅盾的父亲在他们兄弟童年时就去世了,坚强又善良的母亲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担负起养育孩子的重任.以她自己独特的爱护方式,培养他们兄弟成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代表着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没有任何借口可以让我们不读这本书。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与《楚辞》是中国梦幻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梦幻描写虽简朴单一,但其开创之功实不可没.《楚辞》踵事增华,其梦幻描写趋于繁富细腻,神灵怪异任遣笔瑞,艺术空间宏阔辽远,极利于表达屈原那激越奔效的浪漫情怀。《诗经》的梦幻描写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呈现出鲜明的功利性;《楚辞》的梦幻描写多具有超现实的神秘性特征,有时还体现出较为浓厚的“梦魂说”宗教观念,但屈原所精心营构的梦幻世界,无不深刻烙铸着现实社会内容的清新印记,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诗经》、《楚辞》共同开创了中国梦幻文学的创作传统,奠定了梦幻文学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鉴赏》2009,(7):62-65,110
马国福。江苏省作协会员,《读者》杂志社签约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文学专家、中华版权保护中心签约作家、龙源期刊网专栏作家。迄今为止发表诗歌、散文近百万字。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星星诗刊》、《黄河文学》、《雨花》、《中国青年》、《散文选刊》、《演讲与口才》、《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  相似文献   

13.
铁凝,河北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最年轻的且是唯一的女性副主席。她的处女作《哦,香雪》以真纯唯美的品格为她赢得了声誉。之后,她的小说创作一发而不可收,《不系纽扣的红衬衫》、《麦秸垛》、《青草垛》、《棉花垛》、《对面》等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4.
从明代万历晚期到清代乾隆时期,出现了许多《诗经》文学评点著作。明清之际《诗经》文学评点的兴盛,与宋代以来诗话对《诗经》的文学阐释,晚明评点学的繁荣,明代心学的盛行,及八股文取士等因素有关。评点《诗经》是一种文学读法,但也保留着传统经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朱熹首倡并躬行的“以《诗》言《诗》”说是对《诗序》”以史证《诗》”以及后儒“以《序》解《诗》”的否定与批判,同时又体现了对《诗经》文学本质与诗歌创作规律的深刻认识。贯彻“以《诗》言《诗》”的原则,实现传统《诗经》学的重大变革,是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需求赋予宋代学者的重大使命;而文学名家与经学大师的一身兼任,历代文学与历代经学的双轨集成,是朱熹实现《诗经》学变革的主体条件怀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回顾《圣经》对霍桑从小到大的影响,分析、比较《红字》与《圣经》的对应之处,肯定了《红字》中有圣经文学元素的存在,找出了《红字》与《圣经》在文学方面的契合点,得出了《红字》是霍桑根据自己宗教观对圣经中亚当与夏娃故事的诠释之结论。  相似文献   

17.
现在,在理论性、知识性较强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因为受学生评教的影响,担心评价过低,普遍存在着一味迎合学生口味的现象,从而产生了降低教学标准、简化教学内容、矮化课程知识等不良结果。基于此,我们提出,《文学概论》教学应该遵循自己的特点与规律,才符合其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8.
苏轼论《文选》琐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是北宋的大文学家,他对《文选》的评论,对后世颇有影响。苏轼论《文选》有得有失,本文对此进行评判。由于苏轼不喜《文选》,感情用事,常有贬低《文选》的现象,对此本文则加以驳正。《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正确地评价《文选》,是我们今天研究《文选》学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9.
张伟杰 《河南教育》2004,(12):50-50
与《河南教育》结缘是住大二时.作为一名文学寻梦者,我与《教师驿站》一见钟情。《解语信箱》通俗而又不失睿智,《芳草地》高洁典雅而又平易近人等,都让我沉湎其中,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20.
从《红楼梦》和《百年孤独》看文学预言现象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经典作品普遍存在着预言现象。本文以中西文学经典之作《红楼梦》和《百年孤独》为案例 ,运用共同性比较手法 ,研究文学预言造成的结构机制、文化艺术原因 ,从而揭示经典之作中文学预言现象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