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杰  刘明 《新闻前哨》2002,(9):46-46
会议足一座新闻“富矿” 会议新闻在党报的宣传报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常有读者议论:我们就不喜欢看会议新闻,今天书记讲话,明天市长强调,都是一个套路,没什么看头,也常有些记者感叹说会议报道没意思,很难写出好东西,参加会议报道吃力不讨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读者和记者都不喜欢会议新闻的情况呢?主要是一些记者没有掌握好会议报道的  相似文献   

2.
会议报道在地方报纸上占有很大的比重,几乎每天都有,少则一条,多则几条,要占去一版大部分版面。有些人总认为会议无新闻可抓,参加会议没有什么意义,因此,对会议报道采取应付态度,近几年,笔者在参加会议时对会议报道留心探索,逐步认识到,会议不仅有新闻可抓,而且只要善于挖掘与研究,会议报道照样具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3.
人们浏览报纸时,一见“会议”二字往往避之堆恐不及。而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也想当然地认为会议报道就是没人看,他们认为问题在于会议没意思,责任不在新闻。这种看法大错而特错了,会议是一种客观存在,会议报道是媒体制造的一种新闻产品,新闻产品没有市场,责任当然不在会议,而在媒体。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会议报道似乎有增无减,千篇一律的套话占据了报纸、电台、电视台的很多重要位置或时间。由于对会议报道感到头痛,很多人对整个新闻节目也大为反感。会议报道不能不要,但会议报道必须改革,必须创新。一般会议报道不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是不能给受众以新鲜的东西。内容枯燥,套话太多。所以会议报道改革,首先应该革除空话、老套的弊端,树立求实创新的新风。大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如果我们能从浩繁的会议内容中发掘出有新闻价值的新鲜东西加以报道,就会改变受众对会议报道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何学元 《新闻界》2003,(1):63-63
会议报道历来是令人头痛的一个大问题,读者怕看会议报道,报纸怕用会议报道,记者通讯员怕写会议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多人想到要求记者、通讯员少参加会议,少写会议报道,主张多下基层。然而实践证明这是很困难的。道理很简单,作为党委机关报,党委开会记者不参加不行,记者、通讯员参加了会议,不写报道也不行。解决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从会议报道写作的程式化开刀,既深入会议,又跳出会议,寻找新的视角,新的亮点,用“神来之笔”写出有精气神的会议报道,从不同角度满足报纸、编辑、读者的需要。抓住一个精彩场面。记者、…  相似文献   

6.
常有读者议论:“我就烦看会议消息,又臭又长”.也常有记者感叹:“搞会议报道最没意思,出力不落好”.写者不愿写,读者不愿读.取消会议报道,行不行?不行.我们的报纸多是党委机关报,党和政府的许多重大决策是通过会议制定的,并要通过各种会议进行贯彻.况且,多数会议的召开是事出有因的,深入钻进去,你会发现会议还是信息的集散地.换句话说,会议是新闻的重要来源之一.纵观以往经济会议报道,主要弊病是:滥、长、空及写作的程式化,不要说读者不愿看,就是自己也觉得讨厌.  相似文献   

7.
于冰 《新闻知识》2001,(8):14-15
从事新闻工作一段时间的人,大概没有谁敢说没采访过会议的。单是经济方面的会议就有什么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及某一具体部门的行业会议等。采访会议的记者都知道,会议报道既好写,也难写。说好写,是指一般开会的部门或组委会的秘书处大都会给参加会的新闻单位发通稿,或者即使没有通稿,也会发些相关资料,记者要想偷懒,东抄抄西凑凑也能交差。说难写,是指会议报道要想出彩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什么呢?去的新闻单位多,新闻资源(会议资料、有关人员讲话等)共享,题材上的优势大家都没有,你要不想出些出奇制胜的点子,…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去年初南巡谈话中对形式主义的东西提出批评: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这话一针见血,击中了当前我们工作中的时弊。我们的新闻宣传中有没有形式主义的东西?回答是肯定的。主要表现有这样几种: ——会议新闻多。诚然,党政部门的重要会议是研究部署重要工作的,需要通过新闻媒介报道出  相似文献   

9.
《挤“水分”)是记者在会议上抓到的一条“活鱼”。会议报道人们普遍不喜欢。为什么?就是因为太“死”、太“板”。通常是“会议什么时间召开”、“什么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提出”、“会议认为”、最后“会议号召”等。模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在会议报道中最为突出。所以,记者们往往把会议新闻称为“一潭死水”。  相似文献   

10.
探宝法 有些会议,尤其是例会,不仅形式老一套,内容也平淡无奇。一般化地报道,肯定意思不大,可读性差。如果能象地质工作者那样,透过地壳,认真探寻,从对会议的一大堆材料的分析中,发撅出十分有价值的“宝藏”,突出地予以报道,可读性无疑会大大增强。 譬如1984年底,我应邀参加了一个省党史学会的年会。这种会我以往也参加过,确实没有多少可让广大读者感兴趣的东西。会后我征询会议组织者的意见是否可以不报道。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我犯难了。报道吧,老生常谈,没有多大兴趣写它。不报吧,又不行。于是,我将会上发的一叠材料反来复去  相似文献   

11.
“亚行年会”是亚洲开发银行每年举办一次的理事会例会,今年在上海召开。虽然我以前参加过“六艺节”和江苏省“两会”的报道,有一些大型会议报道实践,但是参加这种国际性大型会议报道,还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当然也没有固定的框框。出于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报社领导决定派我参加此次年会,进行会议报道。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是不应该忌讳会议的,对会议报道作限制更没有必要。我从多年的新闻实践中体会到:会议是记者获取新闻的一个渠道。会议里头有“黄金”。 首先,会议为记者提供了信息和素材。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会议及其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会让记者了解上面的意图和下面的情况。 其次,会议为记者集中了众多的采访对象,是记者采访的好机会。众多的采访对象一下子全来到你身旁,基层的东西、实际的情况,不是垂手可得吗? 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在“泡会”还是“挖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99年在大连参加第一次中图年会后,我就没有再去凑过热闹了。我的想法是,不再去赶中国图书馆界的大集了,上千人的会议,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东西,只看会后的报道就可以了。但是,2008年重庆中图年会,多少让我改变了自己对中图年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会议报道太多,读者不满意,办报人不满意,甚至领导也不满意,如何从会议报道的怪圈中转出来,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我认为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正确认识会议报道,认真搞好有价值的会议报道。现在有一种倾向,一提到会议报道,大家就摇头,特别是在报社内部。会议报道真的就没有新闻价值吗?群众一见就头疼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所说的会议报道,大多指的是党务政务方面的会议报道,这样的会议不仅事关全局,而且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每个人的利益,你能说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主要是什么人在读经济报道?答案非常令人吃惊;不是占人口绝大多数、与经济发展利害相关的普通公众,而仅仅是那些政府人员、经济工作者和与经济打交道的企业界人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说白了,就是我们当前的许多经济报道不“大众化”。这主要表现在:从工作、政策角度报道的东西多,从群众生活角度报道的东西少;就事论事的东西多,提出问题的东西少;爱咬文  相似文献   

16.
由于以往报纸、电台、电视台上大大小小、流于形式的会议报道太多,使得人们对会议报道不感兴趣,因而不少新闻同行对参加会议报道也持消极和应付态度。其实,会议需要报道,新闻也需要会议。关键是我们要善于从会议中发掘出有价值的新闻,写出新意。如何从会议中发掘有新闻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李敏 《青年记者》2007,(10):41-41
作为一个党报记,不跑会议是不可能的。如果哪天的报纸上没有会议消息,反而是个例外。 会议报道其实既难写又最好写。好写是指容易应付,把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领导以及会上提供的材料抄一些便可交差。如果是重要的会议,篇幅还可像拉拉面一样抻得很长。说它难写,一方面是指会议报道似乎已形成了一种公化的格式,很难突破,难以写活、写透、写娥另一方面,是指会议报道不易出好稿,难为读称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媒体同其他新闻媒体一样,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是由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的。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喉舌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含糊。 然而,一说喉舌作用,不少同志就会想到会议,想到领导活动,想到怎样报道才能让领导满意,让领导部门没有意见。于是在节目编排上也是逢领导出席的会议、参加的活动必往前排,必上头题。似乎只有这样,才算发挥了喉舌作用。显然,对喉舌作用的认识进入了一个误区。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视点报道会议?用什么样的视点报道领导活动?在此试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期引玉之效。 心中装着观众,用百姓视点报道会议,不信会议新闻没人爱看。  相似文献   

19.
新闻理论化,报纸杂志化、不新、不深、不短、不快,还有不实,已经是新闻报道的普遍现象了。这种现象已严重影响到新闻报道的社会效益,反过来又影响到我们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事业心。有些报道,连我们自己都觉得没意思,太一般了。 我以为,看问题要由表及里,解决问题则要由里及表。报道一般化是表,搞报道的人有没有事业心  相似文献   

20.
作为地市级党报,报道好市委市政府的会议,宣传好会议精神,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要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此没有任何价钱可讲。但是,会议报道必须让读者爱读,这既是贯彻“三贴近”的要求,也是增强会议宣传效果的需要。反思一下,读者为什么对过去的某些会议报道存在厌读情绪呢?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是这些会议报道存在“四有余、四不足”一是程序性有余,贴近性不足。有的会议报道过于注重会议程序的报道,谁出席,谁主持,谁讲话等等,一应俱全,而群众关心的新闻往往被淹没在繁杂的会议程序之中。二是综合性有余,典型性不足。会议上表扬的那些新鲜感人的典型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