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工会作为教职工自愿参与的群众性组织,在高职院校的幸福校园建设中具有优越的条件、不可替代的组织优势和号召力.工会在幸福校园构建中的作用为:提高教职工素质,宣传构建幸福校园的理念,开展文体活动,保障教职工的个人利益,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相似文献   

2.
日渐突出的教职工亚健康状况不仅关乎教师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校园的和谐发展。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应成为新时期学校工会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提升教职工幸福指数、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新视点。因此,必须以新的思维视觉、“家”的自身优势,以及更理性的目光、更人性的角度、更积极的态度去关注、维护和提升教职工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杨槐 《中国教工》2010,(5):15-17
在举国高擎“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伟大旗帜。大力弘扬中国工人伟大品格。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温家宝总理前不久充满激情、感人至深的讲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应该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刊刊发《知识型劳动者尊严探析》和《高校教职工幸福指数实证解析》两篇文章。力图为读者进一步了解知识型劳动者群体的“幸福状况”和“幸福追求”,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提供一些理性思考和现实参照。  相似文献   

4.
"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论题。学校工会作为教师和行政部门之间的"传话筒",应做好协调工作。工会应从制度上保证广大教职工的权益,充分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教师的发展铺设道路。  相似文献   

5.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是目前浙江省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有14所高校,专任教师占杭州高校教师总数的将近一半。笔者对下沙14所高校教职工幸福指数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实证解析。  相似文献   

6.
高校工会作为教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应秉持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理念,并将之贯穿于工会工作的全过程。天津科技大学将履职同服务紧密融合,为实现学校更快发展服务;为助力教职工事业腾飞服务;为提升教职工幸福指数服务;为维护教职工民主权益服务;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以"五服务"为工作主线创建服务型高校工会。  相似文献   

7.
社区教育与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密切相关,如何通过有效的社区教育促进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是每个社区工作人员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社区教育与社区居民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为社区教育如何提高居民幸福感提出几点建议。一、社区教育与社区居民幸福指数的关系社区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单位概念。社区工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社区是由各个单一的家庭单元组成的某一特定社会区域的居民自治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8.
学校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教职工的纽带和桥梁,在构建和谐幸福校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探讨学校工会如何发挥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完善校园民主建设、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以及协调职能这四大职能来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正>在当今特殊复杂的教育形势下,特别是新课改实施以来,诸多因素造成教师的幸福指数急剧下降,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影响学校管理,阻碍学校发展。引领教师树立五种意识来提升教师幸福指数迫在眉睫。现就引领教师树立五种意识谈几点粗浅看法。一、树立平衡意识自实施绩效工资以来,以往根深蒂固的工资模式已深深左右教师的思维,不管学校如何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如何做好政策和考核导读,都难以改变教职工自认为不平衡的心理。引导教师珍  相似文献   

10.
曲伟 《中国教工》2011,(4):44-44
日前,广东省湛江市教育工会召开教职工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座谈会,邀请市教育工会心理健康咨询中心20余名心理学专家教授为教职工幸福指数“把脉”。市教育工会主席葛海勇通报了市教育工会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工作。一年来,咨询中心和专家志愿团共接诊460人次,接听热线电话咨询210多人次,由心理志愿团专家教授帮助、疏导、消除职工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1.
“幸福指数”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被频繁提及的话题。幸福指数能用数字把主观的感受表示出来,给人以直观的印象。研究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我省政府部门在经济发展中制定以人为本的相关人文关怀的政策,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教师的地位与价值、初心与使命,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根本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党和国家的教师政策强调: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教师的初心是立德树人,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主要内容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专业素质、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地位待遇,根本保障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13.
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普遍地把教育和未成年人未来的幸福联系了起来。让教育为了人的幸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意向。但是,教育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必然的幸福,而许多被普遍认为幸福的人们似乎并没有得益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在我们不能保证教育的结果必然使人幸福的前提下,现实的思路也许是先让幸福走进教育的过程。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的关键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教育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The economics of happiness is a developing field of inquiry that is arousing more and more interest among public policy-maker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ome of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that stem from this new field of inquiry.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economics of happiness shows that the present educational focus on enhancing productivity is insufficient in and of itself and that greater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how education can help to transform wealth into happiness. It also maintains, however, that it would be inadvisable to directly derive the role that education should play in the economy from the findings of the economics of happiness.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aim of enhancing productivity, it is concluded, must be complemented by an educational emphasis on informing, guiding and even shaping people’s economic preferences.  相似文献   

15.
公务员在履行公职过程中,其精神状态直接影响行政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而影响工作大局和广大民众的利益.精神状态是幸福指数的具体体现.为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工作运行机制,推动法治政府的构建,从而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广大民众的利益,不断提高广大民众的幸福指数.着重从行政管理工作运行机制的层面,分析公务员幸福指数的特点;分析当前影响公务员幸福指数的因素;以及探讨公务员幸福指数稳定增长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幸福指数不仅反映民众生活质量、监测社会良性运转,而且是政府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如何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已成为政府执政面临的新课题。通过对当前惠州居民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从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提出政府提高民众幸福指数的对策:提升政府公共幸福理念、加大幸福指数的考核,发展经济、提高社会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和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现实困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现行的幸福观教育进行反思,探讨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现实困境,认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倡导的教育理念在现实中被束之高阁、幸福观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始终模糊不清、幸福观教育的基本内涵缺乏明确定位"是当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深化改革的瓶颈.教育应关注人,关注人的幸福,关注人的幸福潜能的开掘,在自身发展中谋求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与人生幸福的关系——教育目的论视角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幸福不是教育的目的,因为教育的目的是生产人的素质,生产人的素质是教育活动所刻意追求的;人生幸福也不应是教育的目的,因为以人生幸福作为教育的目的,会弱化教育的目的性动力,会使教育活动缺乏应有的秩序,甚至会使教育活动无法进行,会潜在地排斥社会的要求,导致价值强加的后果。但教育目的的实现与人生幸福又是相互影响、互为条件的,这体现为教育目的的实现是幸福这一人生目的的核心性目标,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人生幸福的条件,人生幸福是"检验教育是否获得平衡和调和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也存在受教育主体机会不平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及教学过程中的不公正等公正缺失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幸福感的提升.现实中,教育公正无疑对民众幸福感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通过改善民众的经济生活条件、提高民众的社会生活地位、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品质、满足民众的自我实现需要等方面提升民众幸福感.因此,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当代社会,应当通过强化教育公正意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系统、加快教育制度改革等措施来实现教育公正的优化,以进一步提升民众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幸福教育进入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视野。但有不少论述把幸福教育分别等同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幸福观教育和愉快教育,走入了幸福教育的误区。产生误区的原因是这几种教育概念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之所以强调是误区,是因为人们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幸福教育不是一种口号、模式或专题教育,而是一种教育观念、教育追求和教育理想。一方面,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学生正在接受的教育其过程本身应是幸福的过程。幸福教育可以分别从伦理的、心理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