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科高校“三维互动”开放式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科高校面临的诸多教学难题,响应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诉求,以复杂性、主体性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农科高校相关专业为改革实践平台,历时多年研究得出,大学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农科高校必须构建一种以"三维互动"为特色、以"多课堂开放联动"为保障、以实现"多目标"为理想的教学系统,并着重分析了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研究、创新与创业互动的内在机理、运行机制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高校担负着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文章以安徽农业大学农科类人才培养为例,分析农科类的"双创"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对农科类"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的教学改革应以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培养为基础,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本论文针对农科类研究生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提出以项目教学法为核心,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主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和学术拔尖人才为根本,在部分农科类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并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在农科类研究生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为进一步在农科类研究生教学中实施该方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全育人"思政教育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青岛农业大学在新农科"三全育人"思政教育方面的改革探索为例,分析"三全育人"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发展,构建全体教师参与、全教学过程融入、全方位贯穿的一体化德育教育体系,并对新农科"三全育人"思政教育体系模式及思政教育保障机制等进行研究,为构建完善新农科"三全育人"思政教育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农科人才,服务地方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目前农科类本科实验教学的现状出发,以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本科实验中心实验课改革为例,提出农科类实验教学中"双+"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从"职业规划+实验项目、实验内容的必修+选修、项目教学+团队培养、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组织教学+自主学习、实验室定时开放+预约开放"几个角度分析了农科类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创新思维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过渡到"大众化",众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显突出.文章分析了农科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几点对策,试图为农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高姗 《教育教学论坛》2015,(10):260-261
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确保当代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础保障。农科类大学生是科学技术、知识、文化和信息的重要传播者,肩负着实现"三农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农科类大学生走向社会、服务人民的行动指南和精神支撑。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梦"的内涵以及其与农科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内在契合,根据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和问卷调查,详细分析我校农科类大学生理想信念发展现状,最后在"中国梦"引领下,提出针对农科类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双创")的农业科技人才是当前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针对农科类本科生,采用"以加强基础理论为重点、以科研及实践为创新平台、以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模式,并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农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梅西大学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基础农业产业和市场需要展开,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都充分体现岗位需求与学生培养的一致性,学生对农科类专业认同度较高。以《土壤肥料与环境》为例,从课程教学、课程学习、课程考核、数字化平台等方面,介绍梅西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法和集约高效的数字化平台,有效地保障和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对我国农科类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农科建设的必要性、框架设计与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还是我国对农林业发展的新要求,都将使传统的农林产业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新农科"建设成为农林院校调整优势学科布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寻求"立地"模式的必然选择。依据"新农科"建设核心要素,农林院校应形成与国家农林业发展战略布局相适应、与自身内涵发展相协调的专业布局优化动态调整新机制,建构面向需求的"新农科"的知识体系、组织架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中国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植物化学保护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讨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新模式,并在植物保护专业中实施。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从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主的教育理念在我国得到重视。本根据探究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职教学生的特点,以职业教育中农业微生物学为内容,设计了三类探究教学案例:课堂中的探究;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完成的探究;学生通过献资料法完成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目前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及对比普通高校学生和农林院校学生结构的区别,分析农林院校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出当前农林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提出要解决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需学生、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农科专业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创建适合农科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时,要把握课件质量、注重与其他教学资源互补、加强在农科专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农业院校或涉农学科专业的工作重点。研究分析农学专业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做好在校涉农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有助于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农科类大学生考研对提高中国农科类学生就业质量,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提升中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湖南农业大学2008-2012年共5届毕业生考研数据的收集整理,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式就农科类大学生的考研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构建了包括"生涯探索指导—基础指导—报考指导—备考指导"的考研指导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农业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内涵;分析了农业高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引导和指导、深化教学改革和加强基地建设等提高农业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加强引导和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加强基地建设,改善学习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8.
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在入学录取成绩、所学涉农专业以及毕业后从事的农业类基层工作,很容易造成学生自信心缺乏,这种自信心缺乏不仅影响学生个人在校的学习成长,也影响学校学风与校风。运用团体辅导,使学生学会客观定位,认识现实,悦纳自我,增强学生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农自专业的专业课,为培养农自专业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科研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农自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教材选用、课程内容、上机操作和考试评定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实践表明: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激发了农自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知识运用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教学改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拆装调整实训竞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拆装调整过程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学习的理论知识,亲自感受常用农业机械的调整方法。农机机械拆装调整实训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分组竞赛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农业机械的调整方法。该文以农机机械最常用的播种机拆装调整为案例,介绍了拆装调整实训竞赛的教学实施过程,引导学生对理论与动手实践能力结合,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操作与调整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