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崇女性盐神的区域目前只有云南省德宏州(阿昌族)和甘肃省礼县(古称西陲)。早期秦文化是西陲"盐婆婆"神崇拜习俗最原始的文化基因,当地民众在崇拜"盐婆婆"神的同时,基于生存层面的现实性需要对其又进行规束和监管,表现为尊崇与羁绊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2.
中国上古曾普遍存在过崇拜太阳神的现象,这种现象具有三个方面的文化内涵:生殖神崇拜、农业神崇拜、祖先神崇拜等,因而,太阳神就具有三重身份:生殖神、农业神、祖先神。这三个方面互相交织,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共同表现了同样的主题——太阳是万物(包括人类)之源,是繁衍万物和人类的生殖大神,是主宰世界的最高的神截。这是原始人类一种生命的呐喊和渴求。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的地神(斡脱坚)崇拜观念,是与天神(腾格里)崇拜相呼应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是萨满教自然崇拜中仅次于天神崇拜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活动,源自于普遍信奉萨满教的远古北方草原民族。蒙古人认为天神是创造万物的父亲,地神是滋养万物的母亲。他们不但崇拜地神,还要对地神进行祭祀,把食物的精华(德吉)献给大地。对今人而言,崇拜地神有崇尚自然、爱护地球的积极意义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4.
闽台医神崇拜,是宗法制度对宗教文化渗透的一种表现,将对祖先和对神的崇拜结合起来,带有浓厚的亲情和乡情的色彩。本文从四个方面:(1)医神东渡奠定闽台根文化;(2)医药氛围形成民族文化向心力;(3)施医赠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4)医神崇拜的认同与寻根;讨论医神崇拜在闽台关系史的地位、作用及其影响。并说明闽台医史人物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戏神崇拜与其他行业祖师爷崇拜不同,戏神众多,各说不一。黄梅戏戏神崇拜是众神崇拜,既崇拜"唐王",又崇拜"老郎",还崇拜"田、郭、窦",它是由多剧种和其它艺术门类祖师崇拜合并且美化而来。究其原因,既与黄梅戏形成较晚有关,也与逃水荒灾民传播有关,还与黄梅佛教兴盛有关。  相似文献   

6.
月神是古代两河流域自然神灵中的重要成员,月神崇拜是古代两河流域宗教历史中持久显著的文化现象;月神的神性、家谱、神庙、节日、祭礼、象征、神话和赞美诗等构成月神崇拜的完整系统,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古代自然崇拜发展充分和成熟的文化特征。古代两河流域月神崇拜的历史考察对揭示人类早期宗教自然崇拜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尧舜二帝的原型破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尧舜是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领袖。在原始社会,祖先崇拜与生殖崇拜是叠合在一起的。在父权制社会,人们崇拜祖先,主要是崇拜男性生殖器,也崇拜男性生殖神。本文考证认为,尧帝即窑神。在原始思维中,“窑洞”与“生殖”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尧帝即窑神亦即男性生殖神。舜帝即帝俊,亦即甲骨文中的高祖,化身为鸟.其原型为男性生殖器。  相似文献   

8.
图特神是古埃及月神和书吏的保护神,也是智慧与审判之神。古埃及人对图特神的崇拜体现了埃及宗教所具有的包容力与协调性。透过古埃及人的图特神崇拜不仅可以探求到埃及人所拥有的追求和谐、认知自然、渴望公正的独特精神世界,也能管窥古埃及宗教观念对西方宗教文化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浅论宋代木版画中的多神信仰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绘画反映生活,生活中的信仰习俗进入画家的视野是势所必然。从宋代木版画中我们也发现了宋代多样而具体的宗教信仰习俗:不光有对传统的门神、灶神、自然神、行业神、祖先神等的崇拜,还崇拜外来之佛教、拜火教(也称祆教)神。至于那些祈富佑福之神,更是备受人们崇信。兼容并蓄是宋代的宗教政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有关史料、民间传说推论,月神在远古之时本有几分鬼气,并认为“拜月”是对于阴精的崇拜,拜月之俗,其意在于避祸、祈福,其根源在于对性禁忌──月经禁忌。于是,拜月取代了拜月经,而对于月经的禁忌也顺理成章发展为对月亮的禁忌──对月亮的崇拜。  相似文献   

11.
自明代西儒利玛窦开始,不断有学者对看似迥异的东西方文化进行类比,以期达到东西方文化相互理解,促进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本文对《圣经》记载的一神崇拜及我国上古时期的一神崇拜进行比较,就圣经中的一神崇拜与我国上古的一神崇拜,甲骨文中对“上帝”的提及,中国古书中的“《创世纪》情节”三方面对其相似性进行类比。  相似文献   

12.
山陕会馆是山陕二省商人在客地集资设立的“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的同乡会馆。本文以关公为主,兼谈药王和马王三位神,分析山陕会馆中的神崇拜现象,认为神崇拜对会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维系与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3.
"帝""神"崇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现象。本义为花蒂的帝字何以成了至上神的名词,天干地支纪历中的申字何以即是神。对之进行了一种数理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对土地的祭祀始于上古的三皇五帝,到周朝已形成独特的祭祀仪式.并由最早的自然神崇拜逐渐融人人格神因素,形成了固定的称谓——后土。祭地或在泽中方丘.或在都城北郊。而泽中方丘的具体地理位置十分模糊汉武帝时认定,古书的泽中方丘为山西汾阴雎上.即今天的万荣县宝井乡。武帝亲祀后土于汾阴雎上,其后历代帝王多有亲祭。这一举措对后世万荣的影响相当深远。  相似文献   

15.
《文山学院学报》2014,(1):31-37
从历史文献、民族语言和民俗、考古证据切入,认真分析了一些解读布洛陀发音内涵的观点,认为都是反映了布洛陀文化的果,没有反映出布洛陀文化的因。布洛陀和姆六甲神的形象其实就是"人面鸟身神"。布洛陀的解释应为"从天而降的男性人面鸟身神";姆六甲的解释应为"胯下可夹物体的女性人面鸟身神"。人类社会早期对布洛陀和姆六甲神的崇拜,就是中华民族早期的人文始祖崇拜。所以,布洛陀和姆六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临沧地区傣族勐神崇拜作了实地考察,认为这一带傣族的勐神祭祀礼仪,明显受到汉文化的若干影响,但这仅是表象,而着重就其内涵中反映的本源特色,即古代傣族和当地土著民族的关系作出探析。  相似文献   

17.
祖先神崇拜是中国古典神话区别于西方神话的一个显著特征,文章从原始先人关于灵魂不灭和鬼神恐惧的信仰、血缘关系的牵缠纽带、文明类型的中西分野等三个方面阐述中国神话中祖先神崇拜形成的基本诱因,从而对中国氏族族源神话的异常发达现象作一诠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作者田野考察报告。它对历史上西双版纳勐腊土司区的傣族原始宗教中的勐心、勐神崇拜内涵及其祭祀礼仪,作了较系统而翔实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阿波罗是古希腊重要神祇之一,他常常被描述为"最具希腊性的神",对他的崇拜流行于整个古代希腊世界。罗马时代的阿波罗崇拜继承了希腊阿波罗崇拜的诸多方面。阿波罗传入罗马之时的主要职能是医神,作为医神的阿波罗在罗马共和时期受到广泛崇拜。阿波罗的医神职能引申出其在政治上的作用,罗马共和晚期,奥古斯都等政治家以各种方式提升阿波罗在罗马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罗马帝国时期,阿波罗崇拜渐趋式微,不过阿波罗神谕仍然在反基督教与维护基督教的神学争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直到公元391年狄奥多西一世禁绝多神教,阿波罗崇拜逐渐在罗马社会中消失。  相似文献   

20.
宋代四川作为全国最重要的井盐产区,食盐成为国家财利之源,一直是王朝权力展现和垄断的异宠。同时食盐又是当地百姓生活必需,为民间利益所诉求。在四川官民之间,针对食盐的博弈有多重表达,在意识形态的表现主要是盐神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博弈代表了双方盐权纷争的冲突与妥协,最终通过博弈实现了地区盐权分配秩序的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