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透过两种现象探讨山区农村的家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目前山区农村出现的打麻将、赌博、打工潮等现象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要使山区农村家庭教育发挥出正常的育人功能,需要探究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努力改变现在山区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进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终身教育是这一时期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这种条件下,社会已不满足于学校只培养走进校园内的学生.社会对学校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服务社会教育这一功能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而学校的资源向社会教育开放又是学校实现服务社会教育这一拓展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清末宣讲所首要宣讲《圣谕广训》,也包含了以“开民智”为主题的启蒙演说,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之一.从它的社会教育特征来看,新政时期的宣讲所一方面负责传导立宪、教育以及自治原理等,具有强烈的启蒙性、现实性与政治性;另一方面,它在内容、功能以及管理等方面还不成熟,是清末社会教育发展不足的主要体现.总而言之,它呈现了近代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社会教育的总体特征与缺陷.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代社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兴起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是伴随国外社会教育影响和国内"开民智"、"作新民"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教育事业.社会教育在我国近代经历了以识字教育为中心、以通俗教育为中心、以平民教育为中心、民众教育和工农教育并起四个发展阶段.在近代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社会教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从国情、民情出发探讨中国教育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指学校教育、教育目的不仅仅是"储才"、教育对象是全体国民、教育内容是全面培植、教育机构设施应该多种多样等.  相似文献   

5.
倪斌 《华章》2010,(36)
社会发展模式体育课程所要强调的是在接受健康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学校教育不仅着手学校教育的目标,同时关注社会教育的目标,以社会教育目标为导向确定学校体育教育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社会教育经历了以科技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学校教育依属阶段、以职业技能拓展为主要形式的发展阶段以及以终身学习为愿景的社会教育完善阶段的发展历程,总结出了以企业内部培训为平台的社会教育发展模式、形成以“学社融合”的社会教育发展模式以及注重民生为本的社会教育发展模式。总结日本的经验,从中获得启示,对我国的社区教育的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吕慧 《成人教育》2023,(9):19-26
社会教育是人类社会最初的教育形态。在古代,社会教育以社会教化为宗旨,用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在近代,社会教育以开启民智、变革社会为目的,社会教育内容有识字教育、通俗教育、平民教育、民众教育、工农教育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教育的内容以五育为中心、围绕德智体美劳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具有学校教育特点;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教育以终身学习为特征,涵盖了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公民教育、环境教育、数字教育等内容。今后,社会教育内容的发展应注意全面性、健康性、合理化、传统性、数字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传记文学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通过文学化手段达到社会教育作用。传记文学形式多样,既有纸质图书传记,也有影视文学传记。这一文体具有信仰教育功能、励志教育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和警世教育功能。进入网络和新媒体时代,在不断开放的社会背景下,要充分发挥传记文学的这些社会教育功能,将负面的东西转化为正能量。要采取多种途径对传记文学的教育功能加以强化,加强对传记作者和受众的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9.
该文考证了教育技术的发端是社会教育,且社会教育迫切需要教育技术提供支持。重新梳理并认识教育技术在社会教育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等方面的应用,为拓展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提供支持,同时为教育技术促进社会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二胡社会音乐教育开始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展现出其特有的教育功能与作用。笔者以二胡音乐的社会教育功能作为讨论研究的出发点,就二胡音乐教育在社会音乐教育方面所起到的功能和作用进行探讨。通过对二胡社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分析探索二胡社会教育对当下我国社会音乐教育的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个体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力量。在后脱贫时代,探求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现状有助于优化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民生功能。民族地区教育扶贫面临与经济社会发展欠协调、民族文化内生力量被忽略、民生改善主体性待提升等现实困境。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困境源于教育扶贫目标窄化、教育扶贫制度不健全、学校教育职能单一、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不力。注重教育扶贫的民生价值取向,转变教育扶贫政策重心,优化学校教育类型结构,加强培养民族成员的文化主体性,是推进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云南省瑞丽市D傣寨为例,从空间性的视角探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扶贫的有效路径,强调社会文化的再生产应以主体的在场为前提,具有场域性和空间性。教育作为社会文化再生产的主要方式,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均具有特定的空间性特点。本研究中首先以传统的奘寺教育为例,阐明传统教育的实践空间具有地域性特点;其次运用数据分析,呈现瑞丽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这种不均在结果上表现为农村傣族青壮年多外出从事体力劳动并且最终返乡。教育赋予了个体实现就业流动的能力,这种赋能体现了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劳动力市场的运转逻辑和跨时空联结。学校是现代教育的实践空间,成为将社会行动从地方社会脱离出来的脱域机制,并对传统社会文化空间产生冲击。本研究还对目前教育扶贫中的行政举措和市场力量加以分析,由此强调教育扶贫需遵从场域的逻辑,重视农村社区教育的建设;村落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是有效增强内生动力的非制度化路径,儿童应成为非制度化路径中教育扶贫的重要对象。这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的贫困成因是多方面的,资源禀赋不足、制度安排缺陷、人力资源不足、价值观念落后等都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而城乡割裂的二元经济结构是所有原因中的主导因素,如果能够放开户籍制度,促进劳动要素的流通和转移,赋予贫困地区农民以更多的发展的机会和权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机理和根本动力,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poses one of the most complex challenges for young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 order to conduct a wide-reaching and in-depth study of this process, we need to know the views of these young people themselves and their famili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research designed to collect the experiences and perceptions of young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nd their families regarding perceived problems and support in their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in Spain.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method was used to achieve this. Data were collected in three stages on the following topics: educational pathwa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and free time, and construction of a personal plan for the future (labour market inclusion and independent living). Various different instruments were used, including interviews, focus groups and visual methods. As for the results, the young people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experienced difficulties with both successfully completing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continuing their education. The families in our study were not very satisfied with the guidance received from professionals upon finishing secondary school. They also complained about the lack of training options available to young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The participants expressed certain fears regarding social inclusion and labour market integration. They are aware that they will need help, and have doubts about whether they will receive the necessary support to progress with their plans for labour market integration and independent living. As a result of the study, we propose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opportunities for the social inclusion of young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ir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相似文献   

15.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全面提升西部基础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基础教育推给社会或市场,寄希望于社会集资、捐赠和社会力量办学,是极不妥当的。在这一领域内,市场主体介入的可能性很小,作为公共物品的基础教育,政府有无可旁贷的提供之责。基础教育由中央财政承担,将会极大地推进经济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改变我国目前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配置的极不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6.
17.
Abstract

The soci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youth unemployment are compounded by its concentration in particular areas.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and why school‐leaver unemployment rates vary across different areas of Glasgow. The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n full‐time educatio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local level of youth unemployment: in areas where fewer young people continue in full‐time education, more of them enter the labour market and thus put themselves ‘at risk’ of unemployment. Among labour‐market entrants, unemployment rates vary across areas, but only in relation to young people's educational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Area inequalities within a city are derivative of individual line qualities; the chances of(un) employment of other wise com‐parable young people are much the same whichever part of the city they live in. The paper concludes by reviewing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nd the possible role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easures.  相似文献   

18.
徐巍 《学科教育》2014,(1):18-23
“权力”不仅是政治学研究的“圣杯”,也是影响人类社会生活诸多领域的要素.传统教育学偏爱“人的教育”的理想阐扬,但“人”从来都是社会关系中具体的存在.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权力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目的到手段、从合法性知识的界定到制度化教育系统的掌控,无不体现着权力的意志.只有理解了教育行动中权力的机制,才能够真正理解教育并发现教育实践中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市场力量与学校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中国 ,人们开始以市场力量来对学校这种公共部门进行改革 ,以革除当今学校存在的弊端 ,提高学校运作效率 ,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并提升教育公平 ,这实际上深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然而 ,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就像一柄双刃剑 ,它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扩大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似乎给予所有的人以同等的选择的机会 ;但是改革也有可能加大学校之间的差距 ,加重社会不公正现象 ,扩大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不平等。因此 ,仅仅依赖市场是不够的 ,创造、提升或重建学校的社会资本是对市场魔力的一种平衡 ,也是当今学校变革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erm ‘social exclusion’ in the context of new social and education policies being constructed in the UK. It examines the links with terms such as ‘poverty’, ‘deprivation’ and ‘equality’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policy developments for those identified as socially excluded. Tensions and contradictions appear to be emerging between the UK government's stated policy intentions to address social exclusion, and local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ssues of power, market power, participation and inclusiveness are explored specifically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 The paper draws on research being undertaken in a deprived inner-city area with voluntary sector organizations that provide education for marginalized young peo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