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关于钱梦龙语文教学“三主”论的争论,正如刘孝学在《钱梦龙语文教学想讨论述评》(载《上饶师专学报》1991年第6期)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分歧集中在教师的教学中处于什么地位”。我认为,纠缠子“主体”或“主导”的概念无助于同题的解决,只有揭示它们的涵义,才能理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实践中,很难想象一名缺乏威信的教师能够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影响力,更难以想象他(她)能够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彼得洛夫在Ⅸ论教师的威信》一书中曾经这样论述道:“如果没有威信,那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正常的关系,没有顺利地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的正常条件。”  相似文献   

3.
一次改革的20余年中,总的指导思想是博大精深的邓小平理论。而其中非常具有时代性的,是“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和“姓资姓社不争论”,即国内外有些学所称的“三论”——“猫论”、“摸论”、“不争论”。  相似文献   

4.
李荣华 《教书育人》2007,(11):62-62
在学校,只要存在末位淘汰,就必然存在着教师之间的评比。比什么?按行业术语来说,就是比“德”、“能”、“勤”、“绩”。“德”和“勤”这两项在教师中不会有太大差别。所以重点在于比“能”和“绩”。但“能”和“绩”又是与学生的成绩分不开的。因为你有能力,所以学生的成绩就应该好;学生的成绩好,你的成绩也就好;你的成绩好,就不能说你没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具体分析了“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教师、家长对考试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做法,同时深刻分析了“应试教育”的危害。通过比较分析,论指出广大教育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初稿素质教育,也只有推行素质教育才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工作的“四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中医大夫行医治病需要“四诊”一样,身兼科任的班主任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必须适时适势、恰到好处地施用“望”“闻”“问”“切”等“四诊”。这样,不仅能健康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还能卓有成效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7.
《滨州学院学报》2022,(1):25-35
《孙子兵法》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声名远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所蕴涵的“道”“术”“器”“三位一体”的层级架构,展现出将唯物论与辩证法、认识论与行动论、心性论与事功学、主观与客观、个体与整体、微观分析思维与宏观综合思维、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等方面集成统合的思想方法,倡导了系统辩证、务实功利、变革创新、人本和合的精神取向。借鉴其丰富多样的思维理路、效法其条贯通达的成事逻辑、弘扬其积极向上的精神取向,有助于我们当今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法的起源的“传统论”与“永恒论”之争,原因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永恒论”论述的主要是“法意识”的起源问题,“传统论”所论述的则是一般意义上的“法”的起源。这一立论的目的不仅在于消除纷争,更期望能有助于有关法的起源的研究能开阔视野,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9.
古板的政治课要“活”“动”起来,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10.
面向“大地众生”,反映“人生本色”的“本色”说,是徐渭建构《南词叙录》的理论基石,又是后来王、何之争的先导,而徐所持论也早已高出王、何  相似文献   

11.
俞良早教授关于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仍然主张“共同胜利”论的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列宁在该文中明确无误地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列宁当时提出的“一国胜利”论,主要是指无产阶级政治革命,但是也包含开始社会革命之意;联共(布)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争论,是一场披着理论争论外衣的权力斗争,斯大林借此将反对派清除出党并作为敌特分子加以肉体消灭,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引言长期以来教师一直被冠以“蜡烛”、“灵魂工程师”等不同称号,近来,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师又提出了向“教育家”转变的口号。笔者在”蜡烛”与“灵魂工程师”的教育下长成,继而也成了“蜡烛”中的一根,“灵魂工程师”中的一员。曾几何时,我为“蜡烛”和“灵魂工程师”这两个称誉倍感自豪,对要做“教育家”神往已久。但回顾做教师的历程,反思其中感悟,渐感这些隐喻、口号令人困惑不安。在本文,笔者无意详究这些隐喻、口号的来龙去脉,只想从作为教师的我的体认出发,叙述教师的故事,解析在这些隐喻、口号冠名下我国教师(…  相似文献   

13.
公孙龙“白马非马”论被判为“诡辩论”是历史的一大冤案。公孙龙的《白马论》实际上并不是指向“白马是马”判断命题的。所以,“白马非马”与“白马是马”,实际上是两个并行不悖、相互包含的判断命题。  相似文献   

14.
思品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思品教师不能闭目塞聪、一问三不知;思品教师必须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凡事都能说出点道道。特别是课程改革后,学科更趋综合化,对思品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思品教师虽不能成为“全球通”,但至少也要成为“小灵通”,做一个能说会道的“杂家”。  相似文献   

15.
学习物理时,实验必不可少。“物理、物理”,没有看见“物”,怎能悟出藏在其中的“理”来呢?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丰富而全面,其作用勿庸赘言,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再演示一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更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现举两例: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的理念说明:在未来的教学中,要注重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注重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导性。教学实践证明,当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能落实到教学中时,课堂教学就会有高质量。但是我们常常发现,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不能落实到位,怎样才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呢?本文试就“教师主导的内容”“落实学生主体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时坤 《江西教育》2023,(15):70-71
“双减”政策的出台与落地,要求我们审视教学、改革教学。因此,教师要聚焦“素养”,凸显“减负”教学的价值取向,通过“内容整合”“方法优化”,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减负”“增效”“提质”“赋能”。“双减”是一种指向学生的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能够让学生形成可迁移的学习力。  相似文献   

18.
释“论语”     
在教读《论语》选文时,经常有学生问:“论”为何要读作“lún”?“论语”是什么意思?这部著作为什么要以“论语”来命名?有些老师对这些问题或者各持一说,莫衷一是,或与学生一样,不知所以。而广西民族出版社《〈论语〉赏析》一书的解释是:“《论语》就是孔子的论和语,论就是议论,语就是告知,使人有所觉悟。”这纯属妄加揣测,不得不予以辨正。  《论语》之“论”之所以读“lún”,是因为此处它是个通假字,其本字即古体字是“仑(lún)”。《说文》段注:“论者,仑之假借。”“伦、论字皆仑会意。”那么,“仑”又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论所提供的社会发展模式和方向,在面对今天时代所面临的矛盾和困境时,似乎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将今天所面临的困境视为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性问题的话,“现代化”论的发展方案可能是可行的解决办法,但于此同时,对“现代化”论的全面接受,却极有可能忽视对其内在逻辑性矛盾的思考,从而失去对其主张本身质疑的可能性.本文将思考的重点放在“现代化”论成立的两个前提——“现代/传统”和“一国论”之上,通过指出其逻辑矛盾的存在,提出重新思考其内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论“五四”新文学观念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把“五四”多元的文学观念概括为决定论、功利论、审美论、表现论和白话文学等五大文学观念,根据阿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理论、批评家观察文学的相位及相位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分析了“五四”新文学观念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论述了“五四”诸文学观念之间的差异及其相互联系。最后,文章超越“五四”文学观念本身,引出了观察文学现象的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