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水热法,分别在0.01、0.02和0.05 mol/L的Zn2+浓度下生长了ZnO纳米棒,并用扫描电镜和光致发光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发现Zn2+浓度的提高增加了ZnO纳米棒的长度和密度.然而当Zn2+浓度超过0.02mol/L时,会引入较多的Zn间隙杂质,降低结晶质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u含量的Cu/ZnO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并用于光催化降解糖蜜酒精废水的反应中,考察了Cu掺杂量,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双氧水用量,对糖蜜酒精废水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Cu/ZnO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能有效的光催化降解糖蜜酒精废水,当Cu掺杂量为摩尔分数2%时,Cu/ZnO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达到最佳,在2%Cu/ZnO催化剂用量为2.0g/L,废水自然pH条件下,光催化降解150min,糖蜜酒精废水脱色率为75.5%。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细致的研究ZnO基半导体异质结构纳米材料的实用价值,采用实验方式制作功效不同的ZnO异质结构纳米材料,并对该材料的可控合成过程及光电学性能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化学溶液法制备尺寸可控的ZnO纳米球团聚体,以间接法提取高纯度ZnO粉体作为制作复合颜料的基体;其次,在ZnO粉体中加入适量的纳米SiO_2颗粒,构成二者混合粉体,高温下用纳米SiO_2颗粒对混合粉体进行良好包裹并充分发生固相反应;最后形成ZnO基异质结构纳米材料Zn_2SiO_4,并对该异质结构材料的可控合成过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温度下ZnO基半导体异质结构纳米材料对太阳辐射吸收率不同,且当Zn_2SiO_4含量增加的时,该纳米材料对应的光学性能随着发生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ZnO纳米棒与纳米管的制备及光致发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以氯化锌和氨水为反应溶液,在Cu衬底上制备了不同形貌的ZnO纳米棒和纳米管阵列。借助SEM和PL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光致发光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表明,ZnO纳米棒的生长过程结束后,自然冷却与恒温(40℃)溶解会使ZnO纳米棒发生优先溶解的区域不同,在溶解过程中,纳米棒的各处溶解的速率大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纳米结构。在PL图谱中,ZnO纳米棒与纳米管表现出相似的弱的紫外峰和强的由于Cu杂质引起的绿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5.
采用两种方法:甘氨酸-硝酸盐法和新型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的钙钛矿型氧化物Ba0.5Sr0.5Co0.8Fe0.2O3-δ(BSCF)。所得到的BSCF粉末的结构和表面形态采用XRD和SEM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BSCF粉末均呈现纯的立方钙钛矿结构和多孔的结构,平均粒径分别为15.6和53nm,均在纳米量级。将由这两种方法制备的BSCF粉末用做IT-SOFC的阴极,在650℃分别获得了1.28和1.24W/cm2的功率密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两种方法:甘氨酸-硝酸盐法和新型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的钙钛矿型氧化物Ba0.5S.5C.8F.2O3-δ(BSCF)。所得到的BSCF粉末的结构和表面形态采用XRD和SEM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BSCF粉末均呈现纯的立方钙钛矿结构和多孔的结构,平均粒径分别为15.6和53nm,均在纳米量级。将由这两种方法制备的BSCF粉末用做IT—SOFC的阴极,在650℃分别获得了1.28和1.24W/cm2的功率密度。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分别以硝酸铜和硫化钠作为铜源和硫源,溶解在乙二醇(EG)中,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作用下,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球状纳米级硫化铜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证实产物为高纯度的球状纳米级硫化铜。最后在长弧汞灯照射下,对其光催化降解性质进行了研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棒状纳米级Cu S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在模拟日光照射下对甲基橙(MO)和亚甲基蓝(MB)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4.8%和91.6%。  相似文献   

8.
苯并[α]芘(BaP)是一种广泛分布且具有极强致癌、致畸、致突变的高环多环芳烃类物质。为获得苯并芘的高效降解菌群,本实验从长期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富集驯化得到能以苯并[α]芘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高效降解菌群BaP-1。该菌群在30℃、150 r/min震荡培养条件下,对20mg/L BaP 30d降解率达62.8%。为优化降解条件,本实验探究环境因子中温度、pH值及营养物添加对BaP最终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37℃,pH值在6.0~8.0的范围内,BaP-1始终有高效降解能力;随着温度升高,BaP-1降解能力先增高后降低,最适温度为30℃;30d时降解率高达72.95%。随着pH值的增高,BaP最终降解率升高;在pH=8.04体系中,30d降解率为77.93%。酵母提取物或白胨的添加(5mg/L)同样显著提高降解菌群的最终降解率,后者促进作用更明显,达73.8%。研究发现,降解菌群BaP-1对苯并[α]芘降解能力较高,降解周期短,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在出现泄漏情况和反扩散作用对累积法测量氡析出率造成的影响,通过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不同的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表明等时间间隔法适用的范围更广、实验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测定在不同熟化时间下的脱墨技术。脱墨采用洗涤法,浮选法,洗涤加浮选法。该三种方法均采用30min、1h、1h30min三段熟化时间,总共分为9组实验。纸品鉴定发现:白度大部分在50~70之间,整体水平都低于印刷标准,色度黄色水平基本变化不大,整体趋势是逐渐升高,以实验8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概述准一维纳米结构材料包括纳米管、纳米线和纳米棒通过多种方法已经被成功制备出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在微电子器件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现在已经成为物理化学研究者争相研究的热点。ZnO是重要的Ⅱ-Ⅵ族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氧化物,其禁带宽度为3.37eV,激子结合能(60meV),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适宜用作室温或更高温度下的可见和紫外光发射材料。因此,合成准一维ZnO纳米结构及其性质研究迅速受到了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基于气-固(VS)和气-液-固(VLS)生长机制,各种形貌的准一维ZnO纳米结构已经被国际上著名的纳米小组报道过,包括纳米带,纳米线阵列,单根纳米线器件,单晶纳米环,超品格纳米弹簧,纳米盘,微米棒等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2):162-162
分支和填充结构是两种最基本的纳米结构,可用于纳米开关、纳米存储器以及纳米器件的集成等。化学所有机同体院重点实验室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气流波动法町以制备结构可控的分支碳纳米管。在此基础上,他们选用不同的衬底,实现了铁填充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备。根据这一发现,提出了分支和铁填充碳纳米管形成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添加了铁元素和氟元素,并掺杂不同量的聚丙烯酰胺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煅烧温度下的纳米TiO2粉体,在紫外光照射后,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了光催化降解反应后降解率的变化。实验表明:添加适量聚丙烯酰胺有助提高TiO2的活性,细化晶粒,在500℃时其催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ZnO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并且具有无毒性、高效性和低成本等优点得到广泛研究。介绍了近年来ZnO在降解各类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混合结构在我国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广泛应用。超高层混合结构体系的建筑数量及高度与日俱增,混合结构体系日益复杂。文中介绍了超高层混合结构的相关抗震试验研究内容,已有研究表明:在缺乏基本地震资料的情况下,超高层混合结构体系建筑初步结构设计与模型振动台及关键构件抗震性能试验结果相结合,是目前该结构体系建筑结构设计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陈卡凌  周密  钱欣  陈枫 《科技通报》2012,(1):156-159,183
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纳米纤维具有独特性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制备CuO/SiO2纳米复合纤维的新方法。即将静电纺丝技术与溶胶凝胶法结合,得到前驱体纤维;随后在适当的温度下热处理去除有机成分,最终得到直径150~200 nm的质量比为10%CuO/90%SiO2复合纳米纤维。使用SEM、TG-DTG、XRD、FT-IR、BET、UV-Vis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SEM、TG-DTG、XRD、FT-IR结果表明该纤维的成分、形貌和晶相很大程度上受到煅烧温度的影响。BET结果表明该纤维的比表面积为141.95 m2/g,是纳米结构。光吸收测量结果发现该纤维的紫外光吸收性能随纤维晶相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子束蒸发法结合氧化工艺制备得到多晶Zn(O,S)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其平均透射率约为85%,禁带宽度为3.35eV;制备得到结构为glass/ITO/Zn(O,S)/SnS/Ag的异质结器件,表现出明显的整流特性;探讨了Zn(O,S)薄膜厚度对器件I-V特性曲线的影响,当Zn(O,S)薄膜厚度为100nm时,器件具有光响应。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11)
本论文主要基于密度泛函数理论(Densityfunetionaltheory)的第一性原理,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PBE来计算交换关联能(不考虑自旋)方法。在Materials Studio中castep软件包建立ZnO模型,分析超级晶胞为1*1*1、2*2*1(即覆盖度1ml、1/4ml)三种覆盖度的电学特性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我们介绍ZnO的基本结构;2.探究Zn O的电子结构;3.计算ZnO(110)面的能带结构;4.研究吸附CO后ZnO的电子态密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从3.8%大大提升到23%。氧化锌(ZnO)由于其出色的电子,光学和光子特性,已被证明是一种出色的电子传输层。然而,ZnO与卤化物钙钛矿之间的不良化学相容性使得将ZnO作为电子传输层的PSC具有严重的降解。在本次工作中,我们报告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策略,通过SiO_2水解的方法对ZnO的表面钝化,减少界面电荷的重组,产生12.42%的最佳效率。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08,(12):7-7
在两年前发明出第一代纳米发电机的基础上,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王中林研究小组再次研制出高分子薄膜封装的交流纳米发电机。这一最新成果近期在线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期刊网站上。2006年,在原子力显微镜的帮助下,王中林小组利用竖直结构的氧化锌(ZnO)纳米线的独特性质,发明了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世界最小的发电装置——直立式纳米发电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