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蝉是有听觉器官的。蝉的听觉器官长在腹部的第二节附近,由比较肥厚的象丝一样的物体组成,上面布满灵敏的感觉细胞,和脑神经相连。当声波传到听觉器官上的时候,感觉细胞就把信号传递到脑子里,蝉就听到了声音。蝉既然有听觉,为什么对法布尔的砰砰枪声却无动于衷呢?这是因为,不管哪种动物的听觉器官,接受声波都有一定的频率范围。比如人耳可以听到每秒十六次到两万次之间的声波,低于这个频率的次声波和高于这个频率的超声波,我们就听不到了。……蝉对自己的同类发出的声音是十分敏感的,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大都知道陆地上的动物能发出预测灾害的信息,其实.海洋动物也同样具有知天测地的本领. 水母是一种低等无脊椎动物,呈伞状.在它的"伞"下面有很多长短不齐的触手,在触手之间有一个共振腔,内有听石,是水母的"耳".  相似文献   

3.
《家教世界》2013,(21):36
海绵是最简单的动物之一,海绵的身体上充满了小孔,好像筛子一样。海绵吸入海水,吃掉其中的食物碎屑,再将水吐出。海葵和海蜇则有带刺的触手,身体呈管状或袋状。它们与珊瑚虫和僧帽水母属同一类动物。带刺的触手海葵用一种黏性物质将自己贴附在岩石上,然后在水中挥舞着它那有毒的触手。如果有鱼类掠过,触手就会刺中并杀死它们,然后将其拽入海葵的嘴里。  相似文献   

4.
海绵是最简单的动物之一,海绵的身体上充满了小孔,好像筛子一样。海绵吸入海水,吃掉其中的食物碎屑,再将水吐出。海葵和海蜇则有带刺的触手,身体呈管状或袋状。它们与珊瑚虫和僧帽水母属同一类动物。带刺的触手海葵用一种黏性物质将自己贴附在岩石上,然后在水中挥舞着它那有毒的触手。如果有鱼类掠过,触手就会刺中并杀死它们,然后将其拽入海葵的嘴里。  相似文献   

5.
海蛰     
海蛰生长在海洋中,是一种非常低等的腔肠动物。它身体的上部圆鼓鼓的,像个半透明的大伞。浮游在海上时,伞部就露出海面。在它美丽的大伞下隐藏着一种致命“武器“——它的触手。海蛰的触手长在伞下的口腕部。这些触手像细丝一样向四周漂浮展开。触手表面有许多刺细胞,里面有刺丝囊,能分泌毒液。猎物一旦碰到触手,海蛰就会通过剌丝把毒液注入猎物体内,俘获猎物。  相似文献   

6.
佚名 《初中生》2006,(27):62-63
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葵属于无脊椎动物的庞大家族,它利用循环的水流来支持柔软的囊状身体.海葵身体的上端是一个圆盘状的口子,周围长满了柔软的触手.触手有奇异的色彩,犹如在海底盛开的菊花.  相似文献   

7.
杨柳 《科学启蒙》2011,(3):86-87
海参属于棘皮动物,顾名思义,这类动物身体外面有棘,这是海洋中特有的一类动物。海参的身体呈圆筒形,拿在手里柔韧滑腻。海参前端有口,口的周围有触手20只,是它捕食的工具。海参吃泥沙中的有机物质、微小动物和贝类的尸体。海参整个身体好像一条黄瓜,西方人称为“海黄瓜”。  相似文献   

8.
人的头发和指甲剪掉可以再生出来,至于其他部位都无法再生。然而,有些动物在这方面比人类的能耐大得多,具有惊人的再生能力。涡虫仅有葵花籽大小,扁平的身体,腹部下面有纤毛,当它收缩肌肉或纤毛运动时,身体就可以前进。因为它在  相似文献   

9.
墙板报     
趣味科普为什么贝壳外面粗糙里面光滑?不是所有的贝壳动物都这样,比如芋螺科动物的壳两面都是光滑的。贝壳内外结构差异取决于这些软体动物如何建造它们的外壳。贝壳,是由软体动物外套膜上的腺体分泌物形成的,软体动物吸收土壤中和溶解在水中的钙,而腺体把钙转化为碳酸钙(贝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随结晶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方解石和霰石。贝壳的结构正是由晶体的性质和结晶类型所决定的。贝壳的形成受外套膜分泌物的影响:分泌物少时,贝壳薄而光滑,分泌物多时,则贝壳较厚,形成“刻纹”。随着软体动物分泌碳酸钙的稳定程度的变化,这些“刻纹”呈…  相似文献   

10.
    
飞碟在大沙漠里抛了锚,一动也不动。3个外星人焦急地爬出座舱进行抢修。他们是那种有长长的环节身体,一个脑袋和四只触手的动物,样子很不好看。  相似文献   

11.
水母     
陈纪云 《生物学教学》2010,(9):M0003-M0003
水母是指腔肠动物门的水母型单体动物,是海洋中能靠蛋白质发光的大型浮游生物,极少数种类生活于淡水中。其外形像一把透明伞,由圆圆的伞体、布满刺细胞的可再生的触手和捕食猎物的口腕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2.
毛细胞是鱼类、两栖类的侧线系统,也是脊椎动物耳蜗听觉器官及前庭器官的主要机械感受器。 毛细胞的顶端由高到低排列着非常整齐的七状突起,其中最高的一条称动纤毛,其余全为静纤毛。静纤毛的数目随动物的进化逐步增多,由几十条到上百条。动纤毛内有微管结构,与原生动物的纤毛一样,为9 2式,但它并不运动。静纤毛内含纵行丝,伸入到毛细胞的基质,使静纤电基部固定在毛细胞的基质上。动纤毛只与邻近的静纤毛之间借一些微丝连接。毛细胞的另一端与传入或传出的神经末梢形成化学突触。毛细胞可接受水流,声音振动等机械刺激,  相似文献   

13.
热心的海葵     
海葵勇于充当弱小动物的保护神,它柔弱的身躯里包裹着一颗火热的心。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葵属于无脊椎动物的庞大家族,它利用水流的循环,来支持柔软的囊状身体。海葵身躯的上端是圆盘状的口,周围长满柔软的触手。触手有奇异的色彩,犹如海底绽放的菊花。  相似文献   

14.
心理亚健康在现今高职生中普遍存在.运用奥尔夫音乐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亚健康治疗,从身体机能、心理素质、社交能力三方面对症下药,通过内外调节达到人体经气平衡、身体各机能和谐发展的目的,促使高职生心理健康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王乌贼生活在深海的水域里,通常人们在平静的海面上难以看到这一神秘“海中巨人”的庐山真面目,要捕获它更是不易。要说大王乌贼,它可是海底世界里最大的软体动物。早在19世纪末,对大王乌贼有过这样的记载:它的身长为3米,触手长达15米;它的眼睛直径达30厘米,这在整个动物世界  相似文献   

16.
趣谈"夜眼"     
猫头鹰是一种白天休息、夜间捕食的夜行性动物,要在黑夜里看清目标,猫头鹰就必须有一双与之相适应的"夜视眼"。动物眼睛的视网膜的感觉细胞分为圆锥细胞和圆柱细胞两种类型。人眼的感觉细胞属于前一种类型,它需要较强的光刺激才能看清物体;而猫头鹰眼是圆柱  相似文献   

17.
在夏秋之际,你若乘船出海航行,常有机会欣赏到一些“降落伞”在水中飘荡的情景。碧波荡漾的洋面上,一个个白色透明的“降落伞”在大海里随波逐流,东游西荡……其实,这些降落伞似的东西是一种大型水母,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这类动物的胶质中含有90%以上的水分,是含水量最多的动物。钵水母的种类很多,我国沿海常见的有海月水母和海蜇。  相似文献   

18.
在 1 40 0多年前 ,晋代郭璞在《尔雅》一书中提到齐 (山东 )人以“蝙蝠石”制砚的事。今天 ,以蝙蝠石制成的砚台 ,已是文房四宝中的珍品。蝙蝠石上的所谓“蝙蝠” ,实际上是一种寒武纪的三叶虫尾巴 ,只不过模样与蝙蝠相似。古生代的寒武纪 ,是地球生命大爆发时期 ,很多动物迅速起源 ,飞跃式出现。尤其是当时 ,三叶虫特别多 ,盛极一时 ,因而寒武纪又有“三叶虫时代”之称。三叶虫属于节肢动物门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其身体分为头、胸、尾三部分 ,胸部有众多胸节。身体的腹面有几对附肢和脚 ,而且也是分为一节一节的。身体的背面 ,从头到尾有两…  相似文献   

19.
正它曾经是传说中扑朔迷离的"九头怪兽",让人惊异的"海滩怪肉",被称为世界八种吃人最多的动物之一,它就是巨型乌贼,人们又叫它大王乌贼。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中最高等的种类。谈之色变:那个让人胆战心惊的海洋怪物2003年1月18日,"海伦"号巨型帆船在辽阔无垠的海面上行驶着。毫无征兆,"海伦"的航速突然减慢下来,最后竟然停止不动了。船员们迅速检查设备,并没发现帆船有故障。一名水手跑到甲板上查看动静,却意外发现大王乌贼的巨大触手正搭在船舷上。这名水手惊恐万状,好在其他船员都很清醒,没有冒险学习电影中的情节——和大王乌贼奋战或割掉它的触手,而是停下船,不去触怒大王乌贼。最后,大王乌贼友好地松开了它的触手,退回了大海。一名船员事后回忆当时的情形仍后怕不已:"它紧紧地钳在船的外壳上,触手比我的腿还粗,足有8  相似文献   

20.
脊髓横断后,在鱼类和有尾两栖类,可从中央管壁未分化的细胞产生新的神经细胞加以修复。可是,随着动物的进化,这种修复越来越不可能,哺乳类动物及人类的脊髓横断后,间叶细胞由周围白入断端之间,形成强固的瘢痕,而且脊髓的断端部还出现大型囊泡,使再生的神经纤维不能通过,也就不能起到两断端间的联络作用,因此,其机能无法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