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耳中,耳鼓所接收的声音经过了3块骨头传到耳蜗,耳蜗内部有一排排毛细胞,毛细胞上部是一簇簇细丝,称做静纤毛。声音振动使耳蜗中的液体活动,进而使这些静纤毛像风吹柳丝一样飘荡起来。静纤毛每次晃动,都触发被大脑理解为声音的电脉冲。当大脑接收到这些电脉冲,就会知道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耳蜗结构进行显微和超显微观察,分析了地下鼠感知低频声波的结构基础。甘肃鼢鼠耳蜗结构具有典型的螺旋形构造,螺旋神经节清晰可见,且分为大而色深、小而色浅的两种类型,从蜗底到蜗顶,螺旋神经节的数目逐渐增多。甘肃鼢鼠耳蜗中,各圈中内毛细胞均为一排,其上听纤毛大约30根。外毛细胞3排,其上听纤毛4排,每束约120根,主要呈半圆形,听纤毛由内向外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爆震性损伤的发生率逐渐上升。由于耳朵是对爆炸压力最敏感的器官,因此它在爆震性损伤中最易受累。爆炸压力造成的耳朵损害主要是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进而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我们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爆震性听力损失的一些病例。鼓膜对爆炸压力波特别敏感,因为在体内这种压力波主要在空气-组织交界面释放能量。然而,由爆炸引起的鼓膜穿孔比其他原因引起的更难以治疗。爆炸压力能破坏内耳外毛细胞上的纤毛束,从而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同时,内毛细胞的神经突触和螺旋节细胞的减少会引起隐性听力损失,从而引起耳鸣和听觉过敏。  相似文献   

4.
我在多头复式班的讲台上已度过了整整二十二个春秋.经过反复的试验摸索,对复式教学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有了初步的认识。我感到,是遵循还是违背这些规律,是复式教学成败的关键。一、静与动怎样安排三个年级坐在一个教室,由同一个老师授课,必然有静有动。静与动如何安排,直接影响各年级的教学效果。这里的所谓动,是指有教师直接参与的教与学的活动;静则是指学生独立地学习.静与动都是相对而言的。在一个三头复式班里,教学上的静与动可分为三种情况,即静动静、动静静、静静动。动安排在中间的年  相似文献   

5.
由于内耳的血脑屏障作用,药物渗入到内耳比较困难。新生小鼠内耳毛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为体外进行支持细胞转分化机制的研究和进行体外药物损伤毛细胞实验等提供实验技术的前提。为了避免毛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污染杂菌,解剖内耳耳蜗的整个过程十分重要。处死小鼠后,将其浸泡在75%酒精中1~3分钟,防止鼠毛污染培养基。打开内耳耳蜗之前,选用添加了青霉素的磷酸盐缓冲液(1×PBS);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是仅仅添加青霉素的培养基来减少对毛细胞的损伤。在基底膜培养的第一步,选用DMEM(包含5%马血清体积比和5%胎牛血清)作为组织粘附培养的培养基,保证足够的营养,同时更好地维持整个基底膜培养状态下的形态。在之后的培养中,选用DMEM(添加了10%胎牛血清、1%N2和1%B27)作为长期的培养基。使用含有表皮生长因子的N2和B27的培养基进行基底膜以及椭圆囊之后的培养,有助于维持毛细胞的体外生长时间。选用鼠尾胶包被盖玻片后培养,可以增加基底膜和椭圆囊的粘附作用,保证毛细胞静纤毛的向上生长。该文章展现了哺乳动物毛细胞的体外培养的具体方法,能够较好地维持耳蜗基底膜在体外培养的形态,并增加毛细胞体外培养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6.
纤毛是细胞表面特殊分化的细长突起,周围包着细胞膜,内部是由微管组成的轴,轴的基部与基体相连.纤毛较短,一般长约5~10微米,直径约0.15~0.3微米.在光学显微镜下勉强能够看到.它是一种运动细胞器,倾向于以协调的节奏摆动.但也有例外,有的不能运动,称为静纤毛,具有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7.
<正>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指出:"静以养神,动以炼形,能动能静可以长生。"动静结合的辩证思想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课堂是生命体机能与心志的特殊运动,动与静是课堂教学的外在表现。"动"是指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下,经由教师点拨、引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的活跃状态;"静"是指课堂上,学生聚精会神、静思默想、认真倾听等相对安静的状态,"动"与"静"是互为因果和前提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儿童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他们所度过的每一时刻都是在学习和吸取经验。基于此,香港地区的幼教部门要求全港各类幼稚园在制订和运用活动时间表时,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留意动与静的活动搭配。动与静的搭配,既可满足儿童好动的需要,同时也可让他们通过一些较静的活动来调节。幼儿园理想的活动安排应该由动渐渐到静,由静渐渐到动。2.给予独立探讨和社群发展的机会。学前儿童需要群体生活,但合作的能力比较弱,所以应给予他们合作、群处的机会,让他们从中体验和学习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教师可以在活动时间表里安排分组学习和体力游戏之类的活动,同时提供一些既可以独自探讨,又可以小组或团体共同学习的活动中心。儿童可以在这个环境里轻松、愉快地自由走动,也可以独处一隅,玩手里的玩具。  相似文献   

9.
任何事物都处于动、静两种状态,动与静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化动为静”是解答动态探索综合题的好方法.运动变化的问题是近来中考的新趋向,从动点、动线到动形,从移动、折叠到旋转,从运动变化(动)中寻求图形间(静)的位置关系,抓住运动变化中的“不变量”、“不变图形”等为“向导”,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对各种动态揣测逐一探究考证、建立起关系式.熟练地驾驭这一类问题的规律,才能降服这一类  相似文献   

10.
策划人语从反对灌输式教学到质疑无序混乱的课堂,我们在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感时,析出与之对立的词语——"静"。课堂是生命体机能与心志的特殊运动。课堂中到底有没有"静"?课堂中的"静"是否只是传统意义的"安静"?课堂中"静"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怎样处理好课堂中动与静的关系,为实现课堂目标的达成服务……  相似文献   

11.
“动”与“静”是相互联系的,通过“动”与“静”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近年来,部分省市将课本例、习题由“静态题”编制成“动态题”——中考试题.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同学们学会“动”、“静”转换,掌握解这类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太极拳的动作特征谈演练与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动作圆活并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前后贯串。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用意识引导动作,意到身随,配合均匀细长的呼吸,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使全身上下得到均匀而协调的活动。它既能使人体的肌肉、关节和韧带等运动器官得到一定的锻炼,又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等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实践表明;太极拳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溃疡病、神经衰弱、慢性腰腿痛、肺  相似文献   

13.
各种自然景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动是绝对的,永恒的,而静则是暂时的,相对的;动与静又是彼此渗透,可以相互转化的,动可以暂时凝结为静,而静中常常蕴蓄着动。因此,在描写自然景物的时候,就必须注意动与静的辩证统一和有机配合。  相似文献   

14.
对数学教学中一些课题设计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由静到动、由抽象到具体、由有限到无限的过程。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哺乳动物耳蜗外毛细胞能响应膜电位变化,其长度和劲度(stiffness)均能发生迅速改变.外毛细胞的这种电动性被认为是由分子马达(motor)驱动,能产生耳蜗机械放大。Prestin特异地在外毛细胞内表达,近年的研究认为Prestin正是耳蜗外毛细胞的分子马达,对近年来有关Prestin的结构功能特性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较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复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个年级内部的纵向学习过程是由“动”和“静”两个不同环节的循环构成的。因为“动”是由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教学;“静”是学生自己进行独立学习。因此有人认为“动”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场所”;而“静”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天地”。居于这种认识,“动”成了教师讲的代名词,“静”和学生的做变成了同义语。这种认识对于掌握复式课堂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害的。  相似文献   

17.
动与静是事物状态的两个方面,动中有静, 静中寓动,它们互相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解题中,既要善于动中觅静,以静制动, 也要能够静中思动,以动求静,直到动静结合.  相似文献   

18.
动体转化为静体是文章建构主体常用的静动互化的辩证技法之一。动是辅,静是主,动是为了衬托出静。建构主体常常以声响描写建构主体及接受主体心灵中的宁静,以动态即动作描写建构主体与接受主体心灵中的宁静。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的"动"就是互动、演示、讨论、操作等言行,"静"就是冷静思考、冷静聆听、冷静分析和冷静评价。完美的课堂教学就是"动""静"相宜,"动"的价值由"静"来提升,"静"的目标就是发展、深化经验,形成能力。应届教育实习生在课堂教学较多追求哗动、话动、和动、嘈动而忘却了"静",有的只能维持课堂教学的寂静、噪静、肃静而不能"动"起来。为此,建议加强大学课堂监督,让实习生有范可学;强化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意识,提升自己能力,并作为必修课;落实教学法课程目标,把好试教关;由专业教师带队实习,切实做好专业实习指导;做好实习工作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复式班课堂教学结构的特点,简言之,就是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的搭配,即通常所说的"动""静"搭配.就纵向讲,"动"和"静"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处于辩证统一的教学过程之中,为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创造了条件.在教学过程中,由"静"而"动".这里的"静",主要是学生独立地学,按"动"的发展而学.学生经过自学,可初步明确探索新知的目的、意义,掌握与新知有联系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起促进作用."动"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