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法国大革命初期,制宪议会为了铲除封建旧制度,对天主教会实行了改革的政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给教会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当时的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教会改革政策使法国经历了一场长达十多年的宗教分裂和冲突.直到1801年,拿破仑与罗马教廷签订“政教协议”,法国才实现宗教和平.对于法国天主教由分裂到弥合的过程,我国史学界多肯定拿破仑的宗教和解政策,认为它是成功的;并往往将制宪议会的教会改革与宗教分裂紧密地联系起来,认为它是失败的.本文试图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课本第44页:“1789年7月14日以后,制宪会议实际上成了法国最高的行政和立法机关。”其中“制宪会议”疑为“制宪议会”之误。现将理由陈述如下: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修订第3版)第1491页对“议会”一词的释意是“某些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或最高权力机关”。这个意思与“制宪议会成为法国最高的行政和立法机关”之说(见本文下面之“2”)完全吻合。而对“会议”(见《现代汉语词典》第566页)的解释为:①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②一种经常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显然,“会议”与“议会”并非同一概念,而且…  相似文献   

3.
1 1789年,巴黎人民攻破巴士底狱,大批贵族作鸟兽散。法国国民议会并没有发布追亡逐北的报复性法令,而是冷静地思考如何废除封建特权和确立公民的平等权利的问题。[1:182]8月4日,国民议会通过废除某些次要封建特权案,一些贵族议员自动放弃封建特权。8月26日,在经过六个星期的讨论和润饰之后,一部被誉为“为自由而高高竖起的伟大纪念碑”(拉法叶特侯爵语)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问世了。它至今依然是法国宪法的基础和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原则,并且随着岁月的流逝,它的历史价值越来越高,其某些条文已成为格言。当时国民议会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  相似文献   

4.
法国大革命对现代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革命中诞生的制宪活动和共和宪法为法兰西政治现代化提供了制度性的框架。由于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法国在由封建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政治体制的实践 ,因此 ,共和制宪传统的形成和确立为法国成功地确立共和制度起到了积极推进和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第三册第23页在叙述法国《人权宣言》时说:“1789年8月20日至26日,《人权宣言》由国民议会通过,经局部修改作为1791年宪法的序言成为制定宪法的基本原则。”而本书第56页又写道:“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了废除封建特权的八月法令和树立资本主义原则的《人权宣言》。”  相似文献   

6.
卢梭的民主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让·雅克·卢梭(1712年-1778年)是法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的政治思想比同时代的许多著名资产阶级思想家更激进。他高举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他的民主思想对法国十八世纪的社会思想及一七八九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本文想就卢梭的民主思想及其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期得到专家和读者的指正。一、卢梭的时代及其民主思想的形成卢梭生活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从他发表第一篇论文《论科学与艺术》(1750年)的五十年代,到完成《忏悔录》(1767-1770年)的七十年代,正值法国封建专制主义日趋崩溃时期。从路易斯十四时代开始的“联即国家”“联即法律”的君主专制制,及壁垒森严的等级特权制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沉重的封建压榨使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在当时法国总人口二千五百万人中,就有二十分之十九的人口  相似文献   

7.
2004年夏,中国法国史研究会、法国法中文化历史交流协会联手邀请上海地区大中学教师作以考察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欧洲之旅,先后参观法国、意大利、梵蒂冈和摩纳哥,笔者有幸偕行。同行者均习人文科学,其中半数是历史教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路见闻颇丰,谨择与法国大革命相关者略记一二。发生在1789-1815年的法国大革命是法国人民的骄傲。在史学界,从当年的制宪议会成员安托万·巴纳夫著的《法国革命引论》在大革命的第四个年头,即1792年问世以来,这场革命就成为历久不衰的研究课题。19世纪的法国历史学家阿列克西·托克维尔在其名著《旧…  相似文献   

8.
一、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从《大宪章》、英国议会到《权利法案》《大宪章》:又称《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封建专制时期(通常指都铎王朝时期,即1485-1603)宪法性文件之一。13世纪初英王约翰因违反习惯法,被迫在贵族事先拟好的《大宪章》上签字画押。规定了任何赋税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收,该文献成为议会拥有征税权的法律依据。其实质精神是贵族、骑士和市民各阶级联合政治行动,把王权置于封建习惯法的约束之下。它虽然规定的仅是封建阶  相似文献   

9.
《人权宣言》的发表已有205年的历史,它诞生于法国大革命的初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召开了长期中断的三级会议。但是,与国王的愿望相反,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资产阶级的代表却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要求制订宪法,反对王权。在1789年7月9日国民议会改为制宪会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以其磅礴的气势、坚决彻底的精神,给封建势力以毁灭性的打击。这次大革命不仅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和苏联的史学著述中,人们赞扬法国大革命,只是将功劳归于执政仅一年的雅各宾派,而对君主立宪派基本持否定态度。笔者认为,这是不公正的,实际上君主立宪派在法国太革命中所拥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容抹杀的。  相似文献   

11.
法国自然神论的产生并非偶然,是具有必然性的。它是随着时代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作为产生它的思想来源和根基而生成的,即它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与宗派斗争、近代科学的兴起形成了自然神论思想的时代背景。随着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发展,在自然观上对宗教意识有着重大的突破,他们在本质上都是唯物主义者。然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宗教思想在人们头脑中并没有彻底洗清,不得不借用上帝的名义来解释它的自然哲学宇宙观。自然神论作为中间环节,对后期无神论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发生在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以其磅礴的气势、坚决彻底的精神,给封建势力以毁灭性的打击.这次大革命不仅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和苏联的史学著述中,人们赞扬法国大革命,只是将功劳归于执政仅一年的雅各宾派,而对君主立宪派基本持否定态度.笔者认为,这是不公正的,实际上君主立宪派在法国大革命中所拥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容抹杀的.  相似文献   

13.
卢梭是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也是18世纪法国思想启蒙运动的伟大倡导者,法国大革命的急先锋,其政治文学与教育著作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当时在打破封建教育压制儿童个性,充分发挥儿童主体性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而且对当下的新课程改革,展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促进其全面发展也有着推动作用。基于此,客观阐述卢梭的"自然教育"原理,探讨了其带来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教育培养新型公民是法国大革命教育立法的目标,也是大革命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大革命立法议会时期公共教育委员会的教育立法活动。与孔多塞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关于普遍组织公共教育的报告和法律草案》是公共教育委员会最主要的工作业绩,它在法国乃至西欧的教育转型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为著名法国史学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先生 (AlexisdeTocqueville ,180 5~185 9)所著 ,冯棠翻译 ,商务印书馆 1997年出版。托克维尔把“事实和思想、历史哲学和历史本身结合起来” ,提出并解决了许多问题 ,诸如 ,何以封建特权对法国人民比其他地方变得更为可憎 ?尽管文明不断进步 ,何以 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甚至比 13世纪的农民处境更恶劣 ?何以 18世纪法国文人成为国家的主要政治人物 ?等等。笔者就其中第三编第四章提出的命题 ,即“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 ,何以繁荣…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中提到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并对法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造成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法令和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为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提供了政治、法律保障。在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专政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村中的  相似文献   

17.
法国大革命高举自由的旗帜,沉重地打击了法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不仅将自由传播到欧洲各国引起了欧洲革命,而且也传播到东方各国。但是,法国大革命中发生的惨剧令世人感到恐怖和不安。在中国,改良派认为法国大革命以自由为号召有其原因,虽然取得了很多自由成果,但是仍归于拿破仑专制,而中国不存在用法国式的大革命争取自由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十七世纪中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十八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们在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打击封建教会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促进英法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只是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对封建教会的土地法令进行简略论述,并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课本第43页:路易十六肖像图下面注明其“1774~1791年在位”,那么1791年以后路易十六是否是国王?1789年7月14日大革命爆发并取得胜利。10月初,路易十六被带回巴黎,1791年6月20日化装出逃,未成,第二天被迫返回巴黎。制宪会议于“7月16日宣布路易十六仍是国王”。《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国王没有变。1792年王室通敌叛国导致前线法军连连溃败,巴黎人民于8月份举行第二次起义,结束君主制,路易十六于1792年底受审,1793年初被处死。故,从这里看,路易十六在1791年以后仍是国王,不过不是封建君主专制下的国王,而是立宪君主制下的国…  相似文献   

20.
法国人说: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雨果,照亮了法兰西的天空。剧本《克伦威尔》《欧那尼》《国王取乐》,诗歌《心声集》《秋叶集》《东方集》,评论《小拿破仑》《惩罚集》《凶年集》,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一部部赫赫有名的作品,就像一块块坚实的基石,不仅确立了雨果在法国文坛精神领袖的地位,也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的崇高地位。维克多·雨果生于1802年2月26日,16岁因诗名显赫当选图卢兹学院青年院士,23岁被授予国家骑士荣誉勋位,40岁当选法兰西研究院院士,44岁又当选院长,位列贵族院议员、制宪议会议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