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炜 《考试周刊》2010,(33):38-39
在关于否定的研究中,语用否定的概念被广泛地使用,但是对于这一概念的定义却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本文采用否定中心的概念来重新定义隐性语用否定现象。并从话语含意与话语关系的角度区分隐性语用否定的层级。  相似文献   

2.
由布拉格学派创立的标记理论,H.P.Grice的合作原则及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已成为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一项重要理论,并迅速运用到其他研究领域。为探讨语言形式与语用理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根据关联理论和标记理论分别从话语生成与理解的角度分析显性标记语隐性标记语对话语生成与理解的认知性解释和语用相互制约影响,可论证话语的生成与理解是一个相互制约的过程及关联理论和标记理论的语用学研究中相互结合而产生特殊表达效果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话语标记语对话语的生成与理解的语用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erber与Wilson从认知角度出发提出的关联理论为探讨语言形式与语用理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根据该理论,从话语生成与理解的认知性解释可以看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制约性。  相似文献   

4.
语用否定是居于得体修辞下追求话语得体性表达的意义建构策略。文章拟从语用主体的角度,把说话主体分为附和者、发话者、应答者三种类型,并借助逻辑推理方法及互动的语用修辞理念对语用主体语用否定的话语生成和话语推理机理作一定程度的探视。  相似文献   

5.
否定可分为语法否定和语用否定。 语法意义的否定是规约性的,是显性的,从字面上一看就知。“不”、“无”、“没(有)”等词语是其显性标志。语用否定属语用含义范畴,它是隐性的,缺少语言形式上的外显性;既没有明显的语言形式标志,又缺少语用含义的显性表示。简而言之,语用否定运用的是语用中的否定意义,它是含而不露的。  相似文献   

6.
话语标记语是如今比较常见的话题,关联理论是话语标记语研究的一个常用途径。基于顺应性理论,初步探讨和解释英语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旨在帮助人们从听话人角度顺应所处语境寻求最佳关联性,实现交际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7.
否定可分为语法否定和语用否定。语法意义的否定是规约性的,是显性的,从字面上一看就知。"不"、"无"、"没(有)"等词语是其显性标志。语用否定属语用含义范畴,它是隐性的,缺少  相似文献   

8.
话语标记语well的研究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关联理论被认为是从语用学角度解释话语标记语的有力理论支撑。考察关联理论与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发现关联理论在解释话语标记语时仍然存在不足。基于此,尝试运用语言顺应论对话语标记语well进行分析,指出在顺应论框架里话语标记语well是交际者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在动态交际中相互顺应的选择,旨在突显交际者的元语用意识。  相似文献   

9.
赵强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32(5):121-124,83
言语行为都是语用者运用自认为合适的话语得体地表述语用意图的语用行为。从语用学意图理论来看,语用意图具有呈现和解释的复杂性。语用意图的呈现体现在语用力、话语力和符号力这三个维度上;语用者和解释者对语用意图的生成和解释,是语用意图多维度的动态互动的结果,语用者与解释者在对待语用意图上可能是等值的或偏离的。  相似文献   

10.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必然涉及到话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问题,即语用问题.作为跨文化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言语行为语用研究在语用等效翻译上的应用,提出跨语交际的翻译需要遵循的是语用等效原则,即言语行为理论中等效传达言外之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李慧 《考试周刊》2009,(28):95-96
本文从语义功能和认知语言学功能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英语进行体体义的“多义性”现象。从原型范畴理论来探究进行体体义深层的认知理据.以揭示语言背后所隐藏的认知规律。同时,从认知角度得出其话语经济原则、话语凸显意义及语用言外之力等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否定是日常话语中最常见的语言现象之一,根据前人对“元语否定”和“语用否定”的研究对语用否定进行再界定:语用否定是语用意义中的否定语义,具有极强的语境依赖性;然后依据语境分类对这类标记性否定现象进行重新分析,指出动态性的言外语境在语用否定理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Chomsky约束理论框架之下的修正方案只能解释英汉语反身代词的一些长距离句法照应现象.只有从语义、语用和话语的角度才能全面揭示英汉语反身代词长距离非句法照应规律.  相似文献   

14.
人类表情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对话语有着弥补、暗示、强调、替代和否定作用.从话语意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类表情的语用特征、话语功能,确定相应的翻译方法,有助于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15.
心理和认知研究最先开始关注儿童解释话语的表现及解释能力的发展问题,其后也有少许学者从语用和交际的视角探讨儿童的解释话语及解释行为。学习者二语语用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请求、道歉、恭维等言语行为上。该文采用语用视角,将解释话语中对现象的解释行为视为解释言语行为,以给定题目的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收集口语语料,研究学习者在一语和二语语境下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的表现。该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模式;发起模式的功能及语言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6.
英语的否定     
否定是关于陈述句中个别词语或整个陈述的否定过程和结果。否定可分为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语义否定是否定句子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即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而语用否定指的是对语句的适宜条件的否定,否定的是语句的隐含意义或言外之意,即非真值的意义。它是利用语境手段而实现的否定,其实现的过程需要人类的认知参与。在日常话语中,语义否定往往结合使用语用否定.使话语意义更加确定、完善、丰满。  相似文献   

17.
国外话语标记语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它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参考大量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从语义—语用、句法—语用、认知—语用等不同角度系统梳理了国外话语标记语的研究成果。同时,从理论层面、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8.
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突显了语境的重要性,为探讨语言形式与语用理解之闻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根据该理论,从话语生成与理解的认知性解释可以看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制约性,亦即话语的生成与理解是一个相互制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日常交际中充满了语用否定。语用否定缺失否定之词,却表达一种隐含否定意义。本文运用顺应理论来解释和理解语用否定,结论是只要听话人对物理世界、社会因素和心理世界的相关因素做出顺应,就会理解语用否定隐含的否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话语的语用宏观结构的把握在认知过程中非常重要。本文从话语和认知两个角度去研究话语的语用宏观结构,同时探讨语用宏观结构在话语处理及言语行为等认知过程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