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郭金民 《青年记者》2013,(17):18-19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每天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触着海量信息。我们又处在一个新媒体时代,自互联网面世以来,新的传播形式层出不穷,在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信息传播带来不确定性。在竞争压力中,传统媒体进入"内容为王"时代,一般性信息难入其"法眼";"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新媒体传播的快捷性和随意性给企业负面  相似文献   

2.
周立德 《记者摇篮》2012,(12):21-22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种落后、灰暗的社会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媒体是否也具有同样的心理?要消解这种不健康的社会心理,首先应重塑的是媒体的健康、光明、向上心理。那么,如何才能让媒体保有阳光心态,进而实现"良性传播"?一、"坏事传千里"的心理成因公众之所以热衷"坏事传千里",同时又会自动过滤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句俗语,“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还有一句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两句体现中国人关于个人品牌经营传统智慧的格言,同样可以应用到城市品牌的管理中去.只不过要做小小的改变:一方面,对于每一个和城市有关联的人(经济学的概念叫做利益相关方),要让城市的良好名声留存在他们的记忆中;另方面,还要让这些对城市留下良好印象的人们愿意将自己的良好印象进行二次传播,以告知更多的人,让好事传千里,坏事处理应对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4.
新闻的生命是真实,在传统大众媒体中,记者、编辑等作为新闻信息的"把关人",用专业的眼光和素养对新闻信息的来源予以过滤和审视,这保证了传统大众媒体上的新闻的真实性。但是自媒体不同,传受合一的传播模式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角色在传播过程中几乎不复存在,相对于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播学认为,"传播是信息传播者与传播对象彼此之间的一个相互交流、沟通、影响的双向过程."如果离开作为传播过程中传播对象对信息作出反应这一环节,"传播者便难以了解传播对象对信息的要求、希望、评价等,而且无法根据应有的反馈信息调节、改进信息的传播,使之更适立传播对象.离开这一环节,传播过程便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帮忙"类电视节目大多在民生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经过改版创新逐渐独立成为一档大众喜闻乐见的民生节目。近年来,这类节目在省级卫视乃至地市级电视台都能找到,传播内容、传递模式形态各异,"服务"意识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革。厘清这类节目的互动性传模式,在自媒体与新媒体大力发展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近期,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报道失实事件沸沸扬扬,人们热议不断。国家有关部门对"纸馅包子"事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对北京电视台相关责任人做出严肃处理。鉴于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组临时人员訾某涉嫌违法,司法机关已依法严肃处理。北京电视台党委召开会议,决定以此事件作为反面教材,在全台深入开展整改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孟伟 《现代传播》2006,(2):54-56
信息社会媒介传播体现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结合,具有小众传播的特征.这种小众传播以"族群"传播理念为核心,"族群"更强调传受主体之间所建立起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解释当代传播行为的一个核心因素.当代"族群(group)"①传播理念,既指实体意义上分化的小众和小众化媒介所应用的媒介理念,也指目前在传统大众媒介领域中,在节目内容选择、编排方式等方面可以推行实践的"族群(group)式"传播理念,两者一显一隐.目前广播领域中的"族群(group)"传播理念应用,一方面体现在类型化电台中,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其他综合电台中,强调节目呈现出一种小范围的私人交往的氛围.  相似文献   

9.
传播学视野下的娱乐研究从最初负面道德内涵的观念发展成为各传播学派重点研究的内容,大致在心理、意识形态、传播技术三个层面展开,主要回答了"为什么大众需要娱乐"和"娱乐带给了大众什么"这两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全民织网"的Web2..时代,无数普通人成为信息的主动生产者、发布者、传递者和组织者,并以新方式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这种全新的传播生态中,组织与外部环境(尤其是普通社会公众)是依据怎样的关系进行信息交互和传播活动的呢?与传统大众媒介时代的"传者一受者"关系相比,组织与普通社会公众的传播关系是否出现了新变化?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在Web2.0时代,由于普通社会公众在传播过程中地位和力量的上升,在组织面对社会公众进行外部传播活动的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正逐渐演变为更为平等的、双向互动的、充满人情味的"对话者"关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新闻的传受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新媒体新闻的传播领域,大众自传播已逐渐形成相当强大的传播力量。文章力图对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传播局限作一探讨: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焦点非常易于转移,过度依赖媒体信息框架,情绪和情感的激发对大众自传播的强度影响巨大,理性控制力弱等等。  相似文献   

12.
王凌飞 《新闻界》2008,(2):45-46
周边农村人口和外来务工者的涌入,使东部城市媒体目标受众的构成越来越多元化。东部地方性城市大众所处的不再是由市区传播点所简单覆盖的信息传播环境,而是处在由无数扩大化的城市与乡村信息源相互影响、挤压、交叉形成的扩散信息细流之中。东部地方性报纸媒体新闻传播的乡村化,使"城市信息富人"与"乡村信息穷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信息沟"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3.
大众情绪传播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框架效应”,即人们会基于社会公共价值、集体记忆、固化的情绪反应在公共事件中形成优先唤起的趋同性的集体情绪表达和道德评判。与个体情绪的产生机制不同,大众情绪不是简单的个体情绪的叠加,而是通过大众情绪传播框架的筛选,将典型的媒介中呈现的个体情绪汇流后,使其具备群体情绪体验代表性和价值判断代表性后形成的。大众情绪传播框架使大众情绪传播具有趋同性,当正面情绪被唤起和传播时,有助于形成团结的社区,促进社会道德向善;但当负面情绪被唤起和传播时,很容易造成舆论中的极化现象,使得信息传播通道壅塞,进而产生简化信息认知、窄化公共空间、激发谣言叙事等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大众财经传媒要利用自身"融合"力量,构建与企业自媒体"互联互通"的信息发布平台,"多渠道、发散式"传播企业"多元化"资讯;同时紧密结合企业需求,整合相关信息,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5.
陈仲龙 《现代传播》2014,(4):167-168
随着网络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当今社会已经逐渐进入到了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论坛等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在自媒体时代的今天,公民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公布与传播信息。尽管国家出台了网络监管的相关政策,但是"真相不出门,谣言已传千里"的现象仍是频频出现,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作为媒体从业人员,我们有必要针对社会上散播的各种谣言,及时作出正面的回应,用令人信服的澄清性报道遏制谣言的散播,  相似文献   

16.
从今年年初开始,由“非典型肺炎”事件所引发的一系列谣传风波至今已基本上趋于平息,社会公众由对“非典型肺炎”的极度恐慌逐步过渡到理性对待。之所以有这样明显的转变,与主流媒体在此次负面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不同作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思前段时间对此负面信息在人际传播层面的泛滥,主流媒体在负面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角色缺席和失位  相似文献   

17.
韦诗业  龙琪秀 《传媒》2021,(19):87-89,91
"软传播"和"硬传播"皆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基本手段.伴随新媒体的推广普及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民族地区大众成为习惯接受"软传播"信息生产与消费的新一代大众,"软传播"场域也因此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主阵地.然而与"硬传播"相比,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软传播"相对不足.今后,应充分重视以"软传播"强化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和行为认同,同时建构完善的引导机制、动力机制、反馈机制和调节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一、外宣思想的确立:突出"传"字、淡化"宣"字 习惯上来讲,"宣传"二字似乎不分家.然而,传播学的理论视角中,"宣"与"传"对传播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是迥异的;就单字语义的强烈程度而言,"传"也比"宣"的强烈程度更低.对外宣传除了要考察和适应传播对象的心理接近性,还要摆脱传统的硬生生的宣传,走重"传"轻"宣"、以传代宣的新式宣传路子.  相似文献   

19.
连娜 《东南传播》2011,(5):54-55
"红段子"是网络时代的产物,自诞生以来迅速被大众接受并自觉参与到创作和传播中来,这说明"红段子"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看,"红段子"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受众发挥了巨大的能动作用,在创作和传播中读者和作者实现了有机的统一.同时,"红段子"不仅符合受众的期待视界,并且其创新模式更加超越和拓展了受众的期待...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芝加哥学派还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主流大众传播学,"传播"始终是美国社会学、传播学关注的重点。面对大移民和城市新环境,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开创了以"有机体"为核心的社会传播观念;在此之后的哥伦比亚学派,受到二战的影响,将"结构功能"和"经验测量"的功能主义传播观发挥到极致,但是"传播"丰富的意义在传播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渐渐消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