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童话教育促进儿童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课题以儿童为本位、以课堂为主阵地研究童话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除了要解读文本,探寻教材的深度、广度、厚度外,更多的应研究儿童.探究多元智能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从解读儿童的经验留存、研究儿童的个性差异、探寻学生的认知风格、思考学生的学习障碍等方面挖掘儿童的潜在智能,让儿童立场成为多元智能起飞的跑道。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童话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一)阅读,编创童话,有力促进儿童思维发展;(二)重视童话的重述,有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三)童话有助于儿童美感的培养。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一)发展思维,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创作童话;(二)加强朗读,注重重述;(三)解读文本,培养美感。  相似文献   

3.
以班主任工作为依托,以学生的人格发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意在根据儿童学习特点,探寻利用童话故事完善学生人格的策略并展开实践,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适时运用童话故事,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当童话故事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时,学生的身上就会渐渐烙上童话的印记,会越来越清楚什么是真善美。  相似文献   

4.
童话承载着人们对儿童的深切关怀与成长期待,也以艺术的形式反映出生命个体从婴幼儿到青少年各个阶段的心理成长节律。本文以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为指导,发掘童话对儿童发展的隐喻价值,分析世界童话中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探寻童话对于儿童心灵成长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儿童文学》课程时,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会以儿童文学教材理论为参考,结合儿童文学的特殊性,探寻异于传统的解读作品的方法。如儿童散文《秋天的雨》,则可以儿童散文的特征:"纯真的童趣贯穿全篇,优美的语言营造意境"为切入点来探寻解读儿童散文的方法,解读散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营造这些特征的。希望这种异于传统的解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方法可以给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借鉴,以提高他们赏析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童话是海师附小的特色文化。从"八五"的南通市级课题"童话教育研究"到"十三五"的省重点资助课题"童话教育促进儿童人文素养的发展研究",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学校秉承"童话的世界,创造的天地,儿童的乐园"办学理念,以童话环境、童话阅读、童话德育营造人文精神诗意生长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每幢楼房都洋溢着求真的好奇和创新的勇气,每间教室都充满着人性的尊重和质朴的情趣,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天人合一的和谐、平等和博爱的关怀。  相似文献   

7.
童话作品不仅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需求特点,而且能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大力提升小学语文老师的童话修养,童话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儿童角度出发多维度解读童话,进一步加大童话教学探究的力度,让学生充分自主阅读和学习,提升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童话是中低段统编教材的重要内容。童话教学需要根据童话的特点,在解读故事内涵的基础上,探寻童话创作的密码。在课堂上,教师要紧扣教材的练习,科学设定教学目标;要注重文本关联,多维探寻表达特质;要基于单元框架,积极实施创编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开启学生的童话思维,让每个学生在童话世界中习得语言、生发智慧。  相似文献   

9.
童话是一种普遍受到儿童喜欢的文学体裁。童话教学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进行童话教学时,教师要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说童话,借助诵读理解感悟童话,通过表演进行角色体验,从而使学生走进童话,感悟童话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一个童话单元。教材选编了经典的童话,它们语言优美、构思巧妙,很受学生的喜爱。在解读文本时,教师要关注童话语言、情趣、意蕴和人性之美,善于创设愉悦的童话语境,在把握童话文本本质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重视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以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当前,思想政治课诸多教学困境的存在不符合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人人皆可资优"的人才观,不利于实现思想政治课"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研究发现,问题化学习是突破这类教学困境的关键。问题化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本质区别,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抓住"以学科的问题为基础、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的教学原理,从多个角度发展学生的独特智能,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新课改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创建新型大学英语"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并通过实践进行具体实践研究,对于促进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以及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元智能理论与现代职教观念在"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高职教师就应该在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从更新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和创立多元评价体系等方面转变自身角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语文教育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关注学生个体生命价值观的形成.时代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创想力"成为语文教学的热点词汇.童话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要重建小学童话课堂,坚持儿童本位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儿童的天性和想象力,促进学生活泼、主动、积极地阅读童话,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使学生体会童话短文中传达的"真、善、美"思想.  相似文献   

15.
多元智能理论自问世以来,在全球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仅在美国,就有上百所学校成为多元智能实验学校,有上千所学校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改革。在充分研读多元智能理论,并对国内外同类研究进行比较以及对内地语文教学现状做了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的研究包括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两个层面。理论探索主要包括多元智能理论解读、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师素养、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生语文素养评价等内容。上述内容的研究,目的在于研究总结适合学生语言发展,提高语文素养的最佳教育环境和条件,探索总结体现多元智能理论要求的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和经验,让学生的智能,特别是语言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冯海波 《考试周刊》2012,(75):79-80
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的阐述及基本观点中探寻优化教学过程的方法.旨在分析该理论对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学习策略的重要价值意义。多元智能强调注重发挥学生的多种语言学习感官协调作用.以此丰富其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促进多元化智力发展。多元智能运用体现尊重学生学习个体发展的差异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运用和智能情感有机融合,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和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种子课"是可供迁移、生长的关键课。如何通过"种子课"的教学,实现数学知识的建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是一线教师努力的目标。但教学中有时对"种子课"的研究和解读不到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为例,探寻给予"种子课"生长力量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结合童话的美学特征,探寻童话的审美价值与儿童审美的联系,剖析当前童话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从言语实践、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三个方面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童话教学美育策略,以期让童话学习成为一种审美体验,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其审美创造能力,从而真正落实语文学科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复述是指在感知、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运用文本语言和个性化语言把课文内容有条理、清晰地讲出来。复述既是内化语言,又是表达语言,既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化,又是对言语形式的进一步学习运用。复述对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而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儿童的语言实践,因此,尝试将"复述"作为童话故事类课文教学最主要的教学策略铺陈开,通过筑牢"讲"的起点,感知童话的内容情感;搭建"讲"的支架,探寻童话的表达规律;盘活"讲"的空间,掌握童话的表达方式,获得深度的言语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泛灵性"的特征,它是指儿童总是赋予物质世界以心理的特征。在他们眼里,物质世界似乎是有心理活动的,是有人性的。而童话中的主人公都是"泛灵"的。正如周作人先生所说:"童话者,原人之文学,亦即儿童之文学,以个体发生与系统发生同序,故二者,感情趣味约略相同。且顺应自然,助长发达,使各期之儿童得保其自然之本相,按程而进,正蒙养之最要义也。"可见童话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让童话步入低年级的读写生活,无疑是给孩子们的读写提供了一根拐杖。一、开窗放入大江来——大量阅读,精品感悟童话作品丰富多彩,儿童对此喜闻乐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一般推荐他们读有拼音和配图的、简短易懂的童话。如《小巴掌童话》《小猪唏哩呼噜》《小精灵的秋天》《安徒生童话》等和绘本童话。我通常会带领学生采取多种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