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针对污水处理系统中溶解氧含量波动较大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设计方法,并根据BP神经网络的结构和特点优化了控制器参数。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能根据系统状态在线调整PID控制参数,使系统误差保持在较小范围内,且能使系统受到干扰时快速恢复到稳定状态。以溶解氧含量为控制对象,分别对常规PID控制器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进行了大量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其控制品质优于常规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传统PID的控制缺陷,提出了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应用于高炉TRT顶压控制系统中的设计构想,并针对影响高炉炉顶压力稳定的两个重要参数,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控制算法对高炉顶压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PID。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Smith预估器的控制原理和应用,并以辽宁发电厂的#3、4机组过热汽温控制为例探讨了Smith预估器对过热汽温控制时参数的整定方法,并对实施后的效果与常规PID控制效果进行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针对特定碳粉燃烧器中设定温区不同温度值难以采用常规控制算法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燃烧室不同位置测量温度作为输入,碳粉送进机构以及进气量控制为输出,基于多变量控制系统的特点建立了BP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利用PID神经网络控制建立系统的解耦模型,以不同热区温度设定值和燃烧器温度值为解耦模型输入参量,将系统解耦模型的输出作为BP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输入值,对燃烧过程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特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PID控制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达不到良好的控制效果的问题,在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基础之上,设计一种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PID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模糊控制非线性控制作用和BP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及适应能力相结合对PID参数进行在线实时调整。对基于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PID控制器的无刷直流电机的双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小超调量,对负载及电机参数的变化都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PID算法实验教学中,算法种类少、参数整定过程不直观、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采用Matlab设计开发了一个PID控制与性能评价仿真实验系统。该系统将PID控制算法进行分类,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动态调整PID参数,引入性能评价方法对各类PID控制算法进行性能评价,实现控制系统动态系统参数以及对应阶跃响应曲线可视化。实验教学结果表明,该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系统参数和曲线显示实时性高,系统性能评价客观有效,有利于教师教学讲解和学生的学习理解,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进型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温室温度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温室温度控制系统所存在的大惯性、非线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BP-PSO-PID)的温室温度控制技术。该控制器由经典PID控制器及神经网络构成,通过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加权系数的调整,使系统输出最优控制下的PID控制器参数Ki,Kp,Kd,并利用粒子群算法作为其中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实现了对神经网络的改进,有效克服了传统BP算法的收敛速度慢、存在局部极小值等问题。仿真实验表明:相对常规PID以及BP-PID,该BP-PSOPID控制器大大改善控制过程的响应速度、调节时间、超调量、误差等性能,且在加入干扰的情况下,该控制器的调节时间最短,波动最小,表现出更强的抗扰能力及适应性,从而大大提高温度控制过程的稳定性、精确性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凹版印刷过程中对张力控制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系统,将模糊控制理论和传统的PID控制算法相结合,可根据系统偏差和偏差变化率实时在线调整KP、KI、KD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模糊自整定PID比传统PID控制器在张力控制中具有更好的控制特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控制系统通常具有固定的控制模式,而无法根据实际环境进行灵活调整。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以英飞凌XC836芯片为平台,设计了能够自动根据环境信息调整光照亮度的照明控制系统。相比传统照明控制系统,该设计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与可调性,同时还通过BP神经网络的线性参数实现了光照强度的线性调节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付子义  孙杰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12):157-160
在现代网络控制系统中,数据通信时数据包的丢失,严重影响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针对数据包丢失问题,采用一个满足2-stateGilbert的随机分布变量来描述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丢包,进而建立一个随机的、非线性输入模型,设计一种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将BP神经网络算法和PID控制器有效结合,实现由BP神经网络整定的最佳PID控制。仿真验证表明,当网络控制系统的数据丢包率在一定范围时,与传统的PID控制器性能进行对比,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较好的环境适应力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NAT-P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protocol translation)技术是实现纯IPv4与纯IPv6主机之间通信的关键翻译技术,它是解决纯IPv4与纯IPv6网络之间通信的唯一有效手段.文章首先分析NAT-PT服务器的特性;然后.提出拥塞控制技术与接纳控制技术解决NAT-PT服务器处理信息量巨大和拥塞问题;最后,给出容错控制技术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微机控制系统对CHFW-3—60型电烤炉炉温进行了模糊控制设计,核心是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微机根据炉温的实际值与希望值的温差以及温度变化率来决定控制电压的大小,控制电压由查询事先存于微机内存的离线控制查询表而得,控制查询表即模糊输入量与模糊输出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然后,用软件编程实现这种控制,并在显示器上显示温控曲线。最后用MATLAB工具对模糊控制器的参数作仿真调试。  相似文献   

13.
常规控制的基本特点是控制器的设计要建立在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基础上,但是在许多情况下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很难建立,而采取模糊控制和其它技术的结合形成的控制方法,在对多变量、非线性、不确定的复杂系统中却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对此总结了模糊控制理论发展的概况,介绍了模糊控制理论与其它控制方法的结合技术,探讨了模糊控制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成本费用主要包括产品和劳务成本、期间费用以及其他的资源耗费,这些资源都是为了获得收益而付出的代价,对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有重大的影响,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之一。虽然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节约成本费用的方法,但是这些只是技术性的控制,必须依靠制度才能发挥作用。内部会计控制应该将成本费用的责任、监督权、执行权、考核权分配给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制定严格的成本标准和控制方法,并对成本费用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考核,设计激励性的考核办法,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压力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过程计算机控制实验系统的一种实现.该系统可作为学生学习过程控制及仪表、计算机控制、智能过程控制等相关专业知识并进行综合技能训练的软、硬件平台.  相似文献   

16.
以单片微机AT89C51为核心,利用温度传感器AD590和湿度传感器IH3605对孵化箱温度、湿度进行检测。将复杂的孵化控制系统分解成加温模糊控制系统和加湿模糊控制系统,实现了温度、湿度的模糊控制。系统动态响应好,控制精度高,易于各种孵化的实现,从而提高了孵化率。  相似文献   

17.
由于pH过程的非线性和滞后性,pH值的检测和控制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并非易事。非线性控制器可以对pH过程进行十分有效的控制。本文主要分析了pH值曲线的非线性特点,介绍了近年来应用于pH过程控制的非线性控制理论和方法,如模糊控制和反馈线性化控制等,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有线方式控制照明系统布线麻烦、安装成本高、维护和扩展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组成,下位机在联网状态时用来接收和解析手机发送的操作命令,并对继电器电路发送打开或关闭的命令控制照明设备,在脱网状态时可以根据设置的定时模式和关联模式,实现定时打开或关闭照明设备,并能根据外部传感器模块的输入数据对照明设备进行控制,上位机采用JAVA进行编程,能够完成网络连接、发送指令以及显示照明工作状态的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工作稳定的特点,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照明灯具用电的智能控制为例,介绍集无线编码遥控技术、双向可控硅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用电控制器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效率,保护财产安全,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的有效工具和手段。许多企业由于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机构设置不合理、制度建设不完善,导致经济犯罪案件逐年上升。只有事先确定控制目标,整合控制流程,确定关键控制点,选择控制措施,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检查与评价体系,才能确保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地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