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电视记者手持话筒和采访对象一起出现在电视画面中时,记者的形象便成为评判电视节目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在“形象”这个词的理解上显得过于平面化、表层化,没有立体地、深层次地来把握它。既然是采访,记者免不了  相似文献   

2.
电视,以自身的形态传播信息,直接诉诸人的视觉与听觉感官,因而最大限度地贴近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最大众化的传媒.出镜记者,即在电视采访中出现在镜头里的记者或者主持人,他们是电视采访的"笔尖",负责在现场发掘电视画面上所不能传达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采访镜头画面的拍摄是电视新闻和电视专题节目中的常用镜头。镜头画面是由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组成,因此,它的画面结构单调、构图平淡,难以吸引观众,更谈不到电视画面形象的完美。那么,作为摄像记者如何力求做到采访镜头画面的完美.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李恂  黄海斌 《新闻窗》2011,(6):50-50
我们知道在电视画面的拍摄中,保持画面的稳定性是电视摄像的第一要素。纵观这几年的电视节目,常常会见一些节目中的固定画面该用而不用三脚架,使得拍摄的镜头晃晃悠悠,无规律地摆动。让人从视觉上感到很不舒服,甚至心烦意乱。这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电视工作者对三脚架的认真保护和使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5.
某些从事报纸工作的人也许会认为,电视采访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它只不过是把一些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面对镜头向采访对象提出而已。 而另一些人则会认为,电视采访无非是满足一种渴望,一种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的渴望。做为一名电视记者,你可以没有精彩的文笔,也并不需要有什么技艺,你只需要对采访对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就可以了。 他们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并非如此简单。电视新闻报道的形式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单纯的画面加画外解说的电影纪录片式报道格局变为融画面、画外音和记者出镜采访为一体的报道形式,并且由于这种报道形式具…  相似文献   

6.
张武松 《新闻通讯》2008,(11):53-54
有人说电视采访与报纸、广播采访最大的区别是镜头前的采访。镜前采访不仅仅是一种电视前期新闻采集的手段和方法,它更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节目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电视采访的成败与节目的好坏优劣密不可分。笔者根据自己的从业经历和教学实践,在此列举几种电视出镜记者常见的采访提问禁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场采访是电视记者或节目主持人通过镜头,在新闻拍摄现场进行的同期声播出的口头采访,由于该采访形式最能体现电视优势,因而也是现代电视节目录制的一种主要形式。较之于其他采访活动,现场采访对电视记者的要求更高,它最大的特点在于,要求记者能够通过交谈,将需要采访的问题融入到轻松的交流氛围之中,如何平衡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需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  相似文献   

8.
杜娟 《新闻窗》2015,(3):38-39
一个好的电视画面需要编辑工作者将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主题进行全面的编制,组成一幅具有欣赏力、美感较强的电视镜头。电视节目在编辑完成后,观众通过对每一个镜头的观赏看到整个故事的发展情节,使得每一位观众在欣赏时获得各种美感的电视节目资源,同时也感受到隐藏在电视节目画面里面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情感信息。因此,电视节目画面在后期制作编辑时必须要保持节目画面具有一定的逻辑贯穿性和完整画面性,  相似文献   

9.
电视现场采访报道,是有电视特色的个性化采访活动。它借助现代电子技术,把记者在新闻现场的采访报道活动呈现在电视屏幕上,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感、亲切感和参与感。它既突破了以往电视新闻那种画面加解说的模式,也突破了以往新闻“结论式”报道的传统,而把采访与报道同步结合起来,采访过程就是“进行式”报道。 随着电视节目播出形式的多样化,记者、主持人通过现场提问作现场采访,在各类节目中普遍出现。“采访在电视中无处不在”,这句国际电视界用于概  相似文献   

10.
朱捷 《新闻传播》2009,(10):73-73
电视摄像人员的拍摄质量和水平高低关系到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评价。电视摄像人员在拍摄过程中必须遵循电视节目在空间、时间和对象的三位一体拍摄原则。处理好摄像创作意识行为特征与想象力对电视画面的影响以及瞬间抓拍能力.有效的驾驭白平衡与光圈的控制.能正确进行画面构图处理、内容选择、画面语言组织和画面技巧运用.追求电视节目拍摄技术技巧和画面的质量.在电视拍摄中充分运用内聚焦式镜头的变焦.从而达到机械上做到合适的校正误差.  相似文献   

11.
于跃 《新闻传播》2009,(9):107-107
电视是一种视觉艺术。因此,电视摄像记者不能像文字记者那样,采用多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进行采访或创作。电视摄像记者,除了必须亲临现场,用手中的摄像机客观、真实地记录事件和人物,还要让拍摄到的画面充分恰当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成熟的电视记者必须练就过硬的拍摄技巧:包括持机技巧、镜头运用技巧、分镜头拍摄技巧等等.但熟练掌握上述技巧,并不一定就能成功地拍出好的电视作品.电视作品,是通过直观的活动画面,来表现情节和内容的.作品的内涵要靠画面这种载体来传达给观众。有时.一个短暂但富有感染力的镜头,  相似文献   

12.
在传播新闻信息中,电视、广播、报纸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广播和电视具有快速、形象的优势。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报纸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语言上下功夫。通过语言的“镜头化”,可以赢得读者。所谓语言“镜头化”,就是记者或通讯员把采访得到的新闻素材,通过语言文字,象摄像机对客观事实所摄下的画面那样,将新闻事实,形象化地展示给读者。运用“镜头化”语言撰写新闻,这在新闻通  相似文献   

13.
电视编辑对于一个电视节目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环节。可以说,前期的拍摄不足,还可以通过后期的编辑来弥补,而后期的编辑不到位,它会使前期所做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电视节目的后期编辑实际上是一个将前期的采访,构思和拍摄的成果,通过电视画面,文字,声音的特殊处理编辑,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的过程。电视编辑是在电视大众传媒这一专业活动中,为满足观众的需要,使用文字和电子技术的独特符号系统,对记者发来的稿件和画面进行删改,取舍,剪辑,加工,整理等创造性的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眼下,从事舆论监督报道的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遇到某些采访对象的无理阻挠,有时甚至发生采访设备被损坏、记者被殴打的恶性事件。这些采访对象往往出于对舆论监督的畏惧、仇视和抵制,不惜直截了当地对记者的采访活动粗暴干预,这便有了电视批评报道中常见的挡镜头、推话筒画面。由于这些人的严重干扰,给记者的正当采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么采访活动被迫中断,要么采访效果大打折扣、使得预期的采访目的难以实现,给舆论监督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上个世纪初无线电广播诞生之日起,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叶电视尚未在我国普及之前,广播在我国一直是时尚的代名词,购买收音机,收听广播,享受广播文化,也一直是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引以为荣的现代文明富裕生活的一部分。接受广播记者采访,面对话筒谈话,走入播音间发表讲话,则更是为数不多的人们所能经历的为之紧张、为之兴奋也因而是难以忘怀的事情。但是随着电视技术的发明,随着电视机在我国的普及,整个社会媒体消费的兴奋点急剧地由广播向电视转移。接受电视记者采访,面对镜头,进入演播大厅,参与电视节目,在电视画面上欣…  相似文献   

16.
何谓即兴采访?即指记者在被采访者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即兴提问的过程。用电视手段将这一时空里的声音和画面同步记录在磁带上,就叫做电视节目中的即兴采访。近年来,即兴采访手段的运用给专题节目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观众耳目一新。这一点,从大量观众来信中可以得到佐证。为什么有些记者记得滚瓜烂熟的问题,通过精心设计的“导演”手法和苦心经营的画面表现出来,其荧屏效果,反倒不如“随  相似文献   

17.
荧屏中不断出现记者现场采访的场景是电视真实、快捷特性的挖掘和发挥。背景的鲜活映衬和人物对话的同期声传达,使电视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现场感,增强了对电视节目的信任度。这正是电视媒体所追求的传播效果。这种现场传送的电视节目对担任镜前采访任务的记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对人物进行采访的时候,在精心雕琢提问语言的同时,记者一定要注意态势语的镜前表达。从目前的情形看,记者中较多地存在着点头过多的现象。在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尤其是被采访者回答问题的时候,许多记者总爱频频点头。仔细分…  相似文献   

18.
在镜头语言被具体运用的时候,对于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由于呈现给观众内容的不同,对镜头语言的要求也应该是不同的.例如综艺节目可能更多的运用推、拉、摇、移、特技等镜头语言来表现现场的气氛及演员和观众的互动.而一档谈话类节目可能更多的是运用不同景别画面的快切方式来表现演讲者的态度和观众的反应.那么对于科技类电视专题节目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镜头语言呢?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科技在电视领域被创造性的运用,特别是自从电视界产生了诸如《望长城》之类的现场报道纪实片以后,电视记者纷纷由步入现场,进而到步入画面,大量的现场报道给观众提供了更为真实、快捷的信息,使电视节目突破了干人一面、万口一腔的模式,不断从幼稚走向成熟。 与此同时,大量的现场报道也把记者的镜前采访一览无余地实录出来,记者的风度气质、情绪表  相似文献   

20.
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的重要体裁之一。电视台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样式,称为现场报道。它是由记者“采摄合一”向“采摄分离”发展,记者直接“出镜头”——在镜头前采访这是最富有电视特点的一种报道形式。在西方,现场报道意思为“在镜头前报道”,或“站着报道”。广义的现场报道包括凡是使用电子新闻采集设备,记者进入现场画面而作的报道,如现场直播、现场采访、现场口头播报等皆是;狭义的现场报道专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进入画面,根据自己的观察,当场口述自己所见所闻,直接将新闻事实报道给观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