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苗勇 《四川档案》2023,(6):34-37
晏阳初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七十余年,是中国第一位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公益人,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和他所从事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从不依附任何一个党派,不参与任何党争,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从而使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鲜为人知的是晏阳初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和红色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为此,本刊特邀《晏阳初》一书作者对此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晏阳初在开展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中,时常感到人才缺失成为农村建设发展最大的障碍。分析晏阳初的人才观,冀图对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启思。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人,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913年入香港大学就读,后到美国耶鲁大学主攻政治经济学获学士学位。1919年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读历史学且获硕士学位。晏阳初自大学毕业后就立志献身平民教育。  相似文献   

4.
晏阳初是近现代世界上的教育家之一,他毕生致力于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他以满腔热血和勃勃雄心投身在教育事业中去,开发平民的巨大矿藏"脑矿"。他一生的实践对后世教育事业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值得我们去学习。  相似文献   

5.
靳颖 《兰台世界》2017,(7):81-83
平民教育思想是"救亡图存"历史社会现实中民众追求国家独立富强的时代产物,是"教育救国论"在20世纪的延续。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是民国时期教育体系的创新,它以"除文盲、做新民"为平民教育的根本宗旨,以"三种方式、四大教育"为平民教育的基本模式,以乡村改造运动的十大信条为平民教育的指导原理。  相似文献   

6.
1926年至1936年,晏阳初领导的中 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省定县进行了著名的乡 村建设实验。实验期间,平教会推行了大量富有 开创性的传播实验,本文总结了其中最富成效的 三种传播实践,包括报刊、广播和大众戏剧。本 文认为。现代大众传媒实践,不仅构成了整个定 县乡村建设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书写了现代 中国传媒史上富有特色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11月20日,重庆市档案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晏阳初乡村建设的重庆乐章一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历史档案展”将于11月26日起赴台湾巡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民国时期在民国乡村图书馆有所作为的四位代表人物晏阳初、李靖宇、陶行知、钱穆的乡村图书馆思想及他们的主要事迹,并罗列了民国时期其他在乡村图书馆事业中做出贡献的真人真事。  相似文献   

9.
本文爬梳历史,详细介绍了晏阳初为平民教育奔走忙碌的一生,并通过解读其平民教育理论内容和特点,总结出其理论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晏阳初先生是20世纪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动有着浓厚的职业教育色彩,其主要思想就体现为职业教育的宗旨、对象、方法及策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王炳毅 《档案与建设》2006,(11):36-38,49
如今,提到近百年来我国的平民教育家,人们往往先想到创办晓庄师范学校的陶行知和倡导平民教育的晏阳初,其实,还有一个人是不应被遗忘的,他就是曾主持栖霞乡村师范学校多年,卓具贡献的黄质夫。他已辞世43年了,他与夫人徐宣耘的合葬墓就在栖霞山下树林间。三年前,在纪念栖霞乡师建校80周年之际。黄质夫当年的一些学生与敬仰者前来墓地祭奠,其中有当地的老农民们。霜风起时,栖霞山的枫叶又红了,灿如云霞,千年名山亦因山下出了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而增添了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2.
教育圣徒     
巅峰岁月:1930“只要一天生命存在,我就要为平民教育工作下去。”这是晏阳初执着的信念,哪怕是在战乱的年代里,他都始终抱定“除文盲,做新民”的理想。 1930年,晏阳初举家迁到定县(今天的河北省定州市)和他平教会的朋友们一起开始他们的伟大事业。 平教会的同志是以平教工作为生命的,他们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平教工作,天地之大,无处不能工作,此处不能做,就到别处去做。 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在当时被北京的一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20世纪初图书馆推广平民阅读的三大举措分别论述,采用引用学者观点及列举代表事例为论述方法,较全面地介绍了20世纪初图书馆在推广平民阅读方面的举措,以期对当今的全民阅读的推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宴阳初与定县平民教育中的巡回文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介绍宴阳初其人及其倡导和从事的平民教育,引发出巡回文库这一实施平民教育的常用方式。文章对巡回文库进行了评介,并推断巡回文库应该算作国内流动图书馆的雏形。最后,此文还对巡回文库闪烁着的人文之光赋予“大读者”、“以读者为本”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5.
现代图书馆的理念注定了它是平民教育的学校。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民众对大学图书馆知识的渴望必然促使其向公众开放。西方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有益尝试也值得我们广为借鉴,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图书馆平民教育之路则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河北省定州市(当年为定县),有一个极普通的村庄。这个离定州城还有30多公里的村子.在中国乡村社会发展中却留下了自己深深的印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有名的中国人”学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曾落户于此.并以此为发端领导了中国的乡村改造活动。以后.由“平教会”推动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曾声势颇大地走向全国.  相似文献   

17.
脱困与图书馆的泛平民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能力贫困和知识贫困的分析 ,认为图书馆的泛平民教育是使贫困者脱离贫困的途径之一 ,并对平民教育、泛平民教育的内容、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巡回文库与平民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巡回文库又称流动图书馆,具有节约、灵活、方便等特点。其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服务措施,在普及民众知识、推进平民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代中国巡回文库发展与平民教育运动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四)致力图书馆活动沈先生不仅是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而且亦是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史上的一位卓越的图书馆活动家。他一生十分注重图书馆与社会各界之联络和图书馆界之协作,为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他常年奔走于社会各界名流之中,曾谒见过黎元洪大总统、徐世昌大总统、蒋介石院长等最高统治者,与蔡元培、李大钊、陶行知、晏阳初、梁启超等中外教育界、学术界、科学界、商界等各阶层的名人亦有或疏或密的交往。每次在社会名流之间的周旋,沈先生均以鼓吹图书馆事业,谋求诸君提倡和帮助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主旨,要求社会各界在精神上  相似文献   

20.
巡回文库——近代中国平民教育的推进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美 《图书馆》2008,(3):45-47
巡回文库又称流动图书馆,具有节约、灵活、方便等特点。其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服务措施,在普及民众知识、推进平民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巡回文库萌芽于晚清,发展于民国,与近代中国平民教育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