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部队的新闻报道应该紧密结合部队实际情况和最新政策及动向,作为部队基层新闻报道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性,才能出色的完成新闻报道工作。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部队基层新闻报道员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部队基层新闻报道员具备优秀的新闻敏感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论述了部队基层新闻报道员应采取增加反应的灵敏性、拓展知识面等措施以培养新闻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发展,基层法治新闻报道也呈现出多媒体融合的发展态势。媒体进行实时法治新闻报道,能够有效促进法治知识的传播,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提升群众法治素养。但是,基层法治新闻报道在融媒体背景下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基层法治新闻报道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以此为基层法治新闻报道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如何促进新闻媒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提升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群众,是新形势下新闻媒体面临的一大课题。萧山日报社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创新载体,组织实施了“总编走基层”、“见习村主任”、“百村行”等活动,做活做强基层新闻报道,体现了“三贴近”的要求,深受基层...  相似文献   

4.
王玉霞 《新闻三昧》2008,(11):25-26
笔者就职于中国铝业公司中州分公司氧化铝厂,长期在基层做新闻报道工作,不仅跑现场摄像、摄影、采访、撰写新闻稿,主要任务还负责编辑本单位《氧化铝信息》,肩负着记者和编辑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5.
去年底,在武警新疆总队举办的基层新闻骨干培训班上,我应邀谈了谈自己新闻报道工作中的体会。根据近10年从事基层新闻报道的经历,我认为基层报道员要搞好新闻报道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林建波 《视听纵横》2008,(6):118-119
在主题类新闻报道中,县级台有独到的优势,那就是处在基层,与观众贴近,对本地的情况也较熟悉,更加了解基层百姓的诉求,能够形成独家占有、以小见大的优势。这就决定了县级台在主题报道中要注意扬长避短,力争把这类报道做深、做透,以小的新闻事件来阐述大的道理,从而形成“可看、可亲、可信”的小台大特色。  相似文献   

7.
“走、转、改”成为新闻工作者当下必做的功课,它考验的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与群众的真实情感。只有“身”入基层、“眼”入基层、“心”入基层,通过全身心的融入,才能做到“走”得活、“转”得快、“改”得好、“练”得精,才能使新闻报道凸显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张明辉  夏辉 《新闻世界》2009,(11):26-27
新闻报道“三贴近”原则要求媒体的镜头和笔触都要更多地对准基层,而县级媒体处于基层的最前沿,加强基层宣传报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据自己的实践和体验,笔者以为做好基层新闻报道。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黄庆畅报道:3月29日,顺利通过新闻报道知识培训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排长卢瑞强,拿到了北京军区某装甲师业余新闻报道员聘书。该师政治部主任赵泽民介绍说,和卢瑞强一样,还有26名本科以上学历的干部充实到基层新闻报道员队伍。这个师在开展群众性报道活动中,组建的师、团、连三级报道网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今年初,该部在调整基层业余新闻报道员时,结合新修订的《政治工作条例》,着眼进行舆论战的新要求,突出强调业余新闻报道员队伍素质。为此,他们在全师范围内挑选了一批思想素质过硬的本科以上学历干部,作为基层业余新闻报道员“苗子…  相似文献   

10.
经济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地方党报记者,尤其应该发挥身在基层的优势,敏锐地从群众生活中发现经济新闻线索;努力提高自身的经济学水准,学做一个勤观察、善研究、会判断经济现象的"行家里手";学会用"说故事"等轻松的表现手法来传达经济信息,为广大受众带来既专业又"好看"的经济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1.
唐燕群 《新闻世界》2013,(10):122-123
经济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地方党报记者,尤其应该发挥身在基层的优势,敏锐地从群众生活中发现经济新闻线索;努力提高自身的经济学水准,学做一个勤观察、善研究、会判断经济现象的“行家里手”;学会用“说故事”等轻松的表现手法来传达经济信息,为广大受众带来既专业又“好看”的经济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2.
刘福勇 《新闻窗》2012,(5):116-116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仅是当前新闻战线的重要工作职责,而且是媒体从业人员始终坚守的历史使命。记者的感动源于基层的生动,不深入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就无从谈起,因为基层才是新闻报道的活力源泉,新闻报道要感动别人,记者首先要感动自己。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新闻学学者杰克.伦敦说过:"你想当一名新闻记者吗?那就得阅读报纸。"在我国,一位刚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轻记者向一位新闻界老前辈请教怎样才能做好新闻报道工作时,这位老前辈要他坚持阅读报纸,每天要看10条以上的新闻。在基层做新闻报道工作的通讯员,和媒体的专业记者相  相似文献   

14.
搞好基层部队的新闻报道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军委总部的决策指示,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练兵热情,提高部队人才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新形势下怎样搞好基层部队的新闻报道工作呢?  相似文献   

15.
用心"走转改""走"出好新闻心系群众走基层。新闻报道首先要选题,"走基层"指明了记者的选题方向,也就是说基层在哪里,新闻的报道对象就在哪里。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走进群众就是走进基层。基于这样的认识,江西电视台新闻中心"走转改"新闻报道的选题集中在过去很少走、不愿走、走不了的"第一线",集中在党和政府希望、人民群众盼望记者  相似文献   

16.
立足新闻专业精神,整改浅、偏、短齐鲁晚报是一份都市生活类报纸,是从基层报道起家的,读者群体以市民百姓为主,新闻报道上更关注民生社会新闻.由于报纸定位和工作特点,记者编辑经常与基层百姓打交道,但限于新闻专业素养欠缺等多种因素,在新闻报道中会出现浅、偏、短的问题.所谓浅就是跑得浅,想得浅,追求浅.这与齐鲁晚报目前的状况有一定关系,比如,人少版多、队伍年轻、工作节奏快,写稿做版有时求量不求质,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新闻报道联系社会现实不够等.所谓偏就是线索偏,话题偏,眼界窄.偏于依赖现有信息来源,轻主动发现新闻:偏于放大拉长,轻做短做精;偏于发现问题,轻解决问题:偏于负面报道,轻正面引导;偏于情绪表达,轻理性客观;偏于刺激火爆,轻温情感动;偏于个人喜好,轻读者感受.  相似文献   

17.
新闻通讯员是党的耳目喉舌,是时代的“吹鼓手”。如何做一名较为合格的党报(党刊、党台)通讯员呢?笔者在基层从事新闻报道近九年,最切身的体会是“三定一硬”莫放松。  相似文献   

18.
沈阳军区某训练基地所有连队指导员,人人订阅了2009年度的《军事记者》。该基地领导非常注重新闻报道工作,要求政工干部不但会做思想教育工作、授课等,还要掌握新闻报道知识。特别是政治指导员身在基层,更应该把发生在官兵中的新闻及时报道出来,以更好地用报道促进工作。为提高自身新闻写作能力,指导员们争相订阅了《军事记者》杂志。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基层新闻宣传工作出现了崭新局面,基层新闻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业务水平逐步提高;从中央到省、市各级党报都为来自基层的新闻稿件,提供了一定的版面。但是,农村基层新闻报道仍面临着区域限制的问题,许多新闻稿件不能采用。如果不能突破这个限制,基层新闻报道要想跟上新闻改革和农村发展的步伐,就是一句空话。 从全方位来看,基层新闻报道工作不能和中央、省、市新闻单位的报道工作相攀比。它的区域限制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20.
在军队新闻战线上,基层新闻报道骨干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像专业新闻记者有固定的发稿平台,不像媒体从业者能以新闻为本职工作,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专业知识……简言之,基层新闻报道骨干是以“业余”身份干着“专业”工作。因此,只有具备过硬的能力素质,基层新闻报道骨干才能胜任新闻工作面临的多样化需求,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干出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