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孟庆芳  曹中原 《师道》2005,(2):16-16
有个笑话说: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那么船长几岁?专家断言,如果有中小学生作出答案。那就说明老师把学生教笨了。据悉,用这道“题”测试我国沿海某市的中小学生,结果作出答案的竟高达92%,因为学生相信老师给出的题目都是有答案的。  相似文献   

2.
华东师大张奠宇教授在一次报告中曾提到过一个欧洲教育笑话: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头羊,问船长多大?美国的小学生有40%说船长43岁(60%的回答此题不能做),因为75和32相加和为107,不会是船长的岁数,相乘和相除也不合适,因此只能相减得43岁。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A·匈费尔德说:“这是我们把学生越教越笨的典型例子。”那么我国的情况又如何呢?张教授请有关教师做了测试,浙江奉化某小学四年级78名学生中只有6名学生说此题不能做,仅占8%,大多数的答案是43岁,另一个答案是53.5岁(即取平均数)…  相似文献   

3.
刘云峰 《成才之路》2010,(27):23-24
“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问船长几岁?”在我国小学和初中的测试中,竟有好多学生得出船长43岁的答案。在法国,有好多学生也得出同样的答案。这是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在“21世纪创新教育论坛”上讲述的。简单的问题,如此的回答,难道不令人深省吗?  相似文献   

4.
华东师大张奠宙教授在很多文章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头羊,问船长几岁?张教授说,在法国,有64%的学生得出答案是:75-32=43(岁);在我国,竟有90%的学生也得出了这个答案,甚至在某重点中学的高三中,仍然有学生得到的也是43岁!无独有偶,一位数学系的大学教授在给数学系的学生上课时,出了“3+5=?”连小学一年级小朋友都能回答的问题,可是在场听课的100多名大学生,只有一个人说等于8,而其余的人却面面相觑。这反映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太弱,他们只会模仿解答“规规矩矩”的常规数学题,甚至对一些常见的问…  相似文献   

5.
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时,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了,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学生没有问题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的问题教师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我们的考试内容为什么用“答”代替“问”?我们的考试标准为什么是有“答”的标准而没有“问”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美国第三次全国进展评估中的一个试题是:“每辆卡车可载36个士兵,现有1128个士兵需用卡车送到训练营地,问需要多少辆卡车?”测试结果表明,有70%的学生正确完成了计算,即得出了36除1128,商是31,余数为12。然而,只有23%的学生给出了“32”这一正确答案。学生的答案,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他们没有把这一问题看成真实问题,而是把题目看成是老师虚构的数学问题———为了练习而杜撰的故事,他们所需做的只是进行计算把得数写出来。不少学生在数学课上,只注重机械练习,而很少去考虑其他问题。这就给我们一个…  相似文献   

7.
案例 罗女士的儿子嘉嘉快7岁了,上小学一年级,学东西老是忘。老师教他加减法,7+8=?他通过数手指头才算出来,老师让他把结果直接记住,可过不了多久他又忘了;妈妈教他认钟表,几点几分老是不会,无论给他说多少遍;近几天教他人民币知识,“1元+2角=几元几角”他都不会,告诉他答案后,再问“1元2角:几元+几角”又不会了。其实嘉嘉并不笨,  相似文献   

8.
今天,总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们:教什么?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可以说,我们依旧彷徨和迷茫。“听、说、读、写”依旧是主旋律,依然操纵着课堂,而学生呢,依然充当“容器”“听众”“下级”的角色。而唯有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才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一、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道思维拓展题.因为蕾堂课的内容是“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所以图片上的问题很快就解答出来了。我继续提问:“根据这幅图上的教量,你还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呢?”全班学生都把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学生袁心怡说:“一只篮球比一只皮球贵多少元?”并说出正确的算式和答案.我表扬了她,奖了一颗智慧星给她以示鼓励。其他学生更起劲了.纷纷要求举手发言。学生杨致逸说:“一只篮球比一只排球责多少元?”我肯定了他们的发言。  相似文献   

10.
除夕夜,吹总、阿笨在牛棚加班——吹牛,两人从吹牛公司的前世一直吹到今身。边吃牛肉干边喝茶边吹,越吹越精神。不知不觉窗外天光已泛白,吹总猛然—惊道:“下雪啦?。阿笨笑遒:。不是,天亮了!”吹患也笑道:“原来新年到了!”阿笨拍拍屁股站起来,吹总问:“回家啊?笨道:“不是,给牛拜年先。”[编按]  相似文献   

11.
《我教杵祺写作文》一文见诸《生活教育》后,有位长我八岁的老同学发“伊妹儿”来问我:“你认为文章越长越好吗?”我答复道:“我还没有脑残吧?”朋友又问:“你花那么多功夫教杵祺写作文,不就是教他把几十字写成千儿八百的长文吗?”我明白了。朋友的意思是:既然文章的优劣与长短无关,你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力气膨胀杵祺的作文呢?这个问题倒是很有意思的——它涉及什么是语文,为什么开设语文以及什么是语文教学之类的根本性问题。但我这里暂且先不谈。  相似文献   

12.
在“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之下,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略述如次:一曰照本宣科填鸭式。教者或由于专业知识欠缺,或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而心有旁鹜,未能深钻课文,扎实备课,连课本文字尚未疏通,更何谈深挖、引伸与联系?只有照本宣科,念完了事,至多给学生再对对课后习题答案。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听课成了一件苦事。没有乐学,思维的火花又怎能点燃?二曰机械死板教条式。教者讲课往往从固定的定义出发,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预先设置的框框里,不敢越雷池半步。要么革命,要么反动,二者必居其一;或者肯定,或者否定,结论只…  相似文献   

13.
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夹杂在数学里对学生进行测试航行在大海的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问:船上的船长几岁芽这个问题,教育研究者首先拿来考法国学生,结果64%的法国学生回答75-32=43,船长为43岁.还有5%的学生回答75+32=107,船长107岁.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后,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产生疑惑,是不是媒体在胡编乱造芽于是,有人拿这道题来测试中国的中小学生.结果回答43岁的比例超过法国,甚至还有高中学生也答43岁的.根据题目的条件和要求,能这样计算吗芽显然不能,但他们还是这样算了.虽然现实世界99%的问题是不会有一种确定的答案的,但同学们“身经百…  相似文献   

14.
个别教育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我们在教育中所遇到的个别学生可分为三类 ,即 :智力较低、干教不会的“笨”学生 ;生活贫困或缺少温暖的苦学生 ;生性顽皮、惹事生非的淘学生。这三种学生像三把转动不灵的铁锁。你越是暴跳如雷 ,他越是“冥顽不化” ;你越是急于求成 ,他越是沉默以对。教师只有用爱为原料 ,用心去打造 ,用时间去推敲三把对症的钥匙 ,才能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门。一、用耐心引导“笨学生”“勤能补拙”。对“笨学生”几乎所有教师都下了超乎正常同学数倍的苦功 ,力求以教师的“勤”补学生…  相似文献   

15.
有的同学问:“我的头脑很笨,能变灵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你的头脑不一定笨,笨与不笨,关键在于用与不用,头脑是越用越灵.有句俗话说得好:“刀儿不磨要生锈,人不用脑要落后.”这是很有道理的.现代脑科学发现,脑神经细胞的突触(神经细胞间的接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和动物的行为特征.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变化,突触可增加,也可减少.科学家作了一个实验,把一些实验动物和别的动物放在一起饲养;并伴有各种玩具、声响和色彩,使它们经常受到丰富的刺激,而把另一些实验动物单独地放在单调的环境中饲养,与外界半隔…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教师,也许经常会问自己:“我们应该教什么?”。答案可能很简单——“知识”。从幼儿园到大学。答案无一例外。广义上的知识——事实、观点以及技术。是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答案固然没有错,但是怎样处理这些知识。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会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技巧,远比教学生学知识更重要。这种运用知识的技巧就是——  相似文献   

17.
刘强 《课外阅读》2011,(3):105-105
时常听到有的老师发出这样的抱怨,我们的学生怎么这样差呢?怎么越教越糊涂,现在连最起码的都不会了。突然又听到一个老师的声音,那是学生们自己不会吗?为什么刚上学的学生在黑板上点一“。”,有的说是黑夜里的月亮,有的说是一个苹果等等答案太多了,有的很离奇。那么到了初三你在黑板上点上一点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会说那是一个着重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把极富想象力的学生,变得思维单一了呢?  相似文献   

18.
杨健辉 《湖南教育》2002,(18):44-44
提出问题听课时常常有这样的想法:我要是学生,就一定想问问老师:“解题中,美妙的方法和思路,如何才能想到?”的确,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在少量学生“抢答出答案”后,大部分学生沿着一条正确的思路,相继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达到了“听过程,知结果”的教学目标。转而一想,学生何时能够主动发现和运用正确的思路呢?教学能否让学生自己经历和体验正确思路被发现的过程呢?研究课例:小数乘法的教学(第一课时)。教情分析:通常的教学是先复习乘法中因数的相关性质,然后提出能否将小数乘法转化成已学过的整数乘法来计算,接着就是…  相似文献   

19.
怎样写作文     
对于教师来说,教作文一直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文一直是令人“心惊胆战”的一项艰巨任务。长期以来,作文“难”的状况一直没见改观,学生的作文越写越差,千篇一律,偶而有一篇能登上大雅之堂的,仔细品味又是学生搬来的“他人之作”。这是老师们在批作文时的共同感受。此现状,无疑让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在思索同一个问题:如何教学生写作文呢?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尴尬     
既为父母又为老师的我们,常会碰上这么一种情形。当为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讲解时,我们讲得又耐心又仔细,真是到了“诲人不倦”的地步。同样的事,若听讲者换成我们的儿子或女儿的话,我们可就没有这份耐心了,甚至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连这也不懂!你怎么会这么笨?”何以会出现这种情形呢?是我们对子女的爱不及对学生的爱深厚么?恰恰相反,是我们太爱自己的子女了。爱之越深,求之越严,我们往往把自己的子女想象得很聪敏,不允许自己的子女出现“连这也不懂”的问题,一旦出现了,就表现出对子女的失望。而对学生,我们却宽容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