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影 《文教资料》2013,(24):50-51
常识性课文教学是指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介绍自然、天文、地理、历史、卫生、科技等知识为内容的一些文章,这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类课文对向小学生传播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志向有重要作用,对学生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此类课文的教学中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泛泛地串讲,教师费力费时,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二是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常识课,忽略了语文基本功训练.因此,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常识性课文的理解和认识,探讨如何把握常识性课文特征、如何进行此类课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常识性课文是指以介绍自然、地理、历史、卫生、科技等知识为内容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类课文对向小学生传播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志向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就小学常识性课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做法。一、常识性课文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常识性课文的内容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按照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或事物本身的特性,把科学知识通过比较形象的方式介绍给学生。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比较准确的科学知识,而且在知识传授和积…  相似文献   

3.
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让学生长出"隐形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学教材涉及的知识点众多,再加上学生基础差,想要提高学习效果实属不易,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顺利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如教<拿来主义>时,以冯骥才对外国记者的一段风趣答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作类比.学生听完之后一片笑声,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茅塞顿开;很快领悟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及论证方法.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拥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他们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训练默读文章和概括课文要点的能力。  2.了解本文借用诗歌、神话传说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初步掌握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3.理解作者由对天文现象的介绍而引起的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初步了解有关的天文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训练学生默读文章的能力,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训练学生概括课文要点的能力:文章介绍了哪些天文知识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  3.让学生掌握科学小品文的特征,了解有关的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的特…  相似文献   

5.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所以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定为教学目的之一.因此,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进行美学知识的渗透,就是中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任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通过对教材中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感知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以造就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个性、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的一代新人.现行语文教材中,适于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的课文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在情感,使他们去真切地感知课文美的所在,就能激发他们的审美愉悦.例如,梁衡的《晋词》,语言优美、流畅、生动,把晋祠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风景介绍得形神兼备.对这样的课文,在讲清必要的语文知识后,就应以教师动情的朗读,把学生引入优美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随作者畅游晋祠.  相似文献   

6.
科学常识性课文涉及多方面的科学常识,对增加学生知识,开扩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爱学习、爱科学的热情都有很大的作用。这些知识作为阅读材料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就不同于一般的常识课,它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一些科学知识,还担负着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因此,教学时应把注意力放到字、词、句的理解和布局谋篇上来,让学生在咀嚼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弄懂文中所含知识。那么,如何处理这类教材呢? 一、注重直观教学。小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地域等条件的限制,对科学常识性课文中的许多知识感到陌生。比如《琥珀》一文中的“琥珀”,《珊瑚》一文中的“珊瑚”等,而这些词又恰恰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同时发挥幻灯、标本等教具的作用,使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获得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从而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培养他们  相似文献   

7.
本册编写注意以下几点: 1.体现“三个面向”、精神,塑造一代新人。本册课文是以五年制十册课文为基础进行调整,新选课文七篇。课文思想内容的重点是: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学习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赞颂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和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祖国,热爱今天美好的生活;介绍科学家和科学知识,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实现四化学好本领。这些,内容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塑造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旧知识运用和新知识掌握的过程培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知识作为心智活动的材料,被不断地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因而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教学的效果。 1.新知与旧知在广度上的对应性 学生对课文的新知识的掌握,是以他们原有知识为基础的。课文中的知识表现出性质、系统等方面的结构特点,要理解这些知识,学生必须具备一定广度的对应的知识,若知识广度不够,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时候,无法在大脑知识仓库中检索到相应的知识,必然产生过份的思维惶惑而给思维的启迪增加难度。阅读作为在意识参与下的心智活动,学生要从大脑中检索出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以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9.
小语教材中,常识性课文占有一定比例,编者安排这些课文,目的在于让教师以科学知识的传授为凭借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以培养学生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并让学生了解简单的科学知识,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因此,阅读此类课文,须处理好传授科学知识与语言文字训练的关系,以科学常识的渗透为凭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目的理解科学常识,以求语言文字训练与科学知识渗透的有机统一。一、品析词语,理解语言的准确性小学阶段的常识性课文,大多借助客观事物的具体介绍来渗透科学知识,这类课文在语言方面的最…  相似文献   

10.
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我们应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笔者认为,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1.趣味性原则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1)以课文激趣。在学习了一篇课文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对相关内容进行拓展阅读,加深他  相似文献   

11.
进行语法修辞知识的"随文教学",应当教给学生适当的语法修辞的基本知识,使他们了解语法修辞的基本的概念;应当结合课文用例,教学一些实用而好懂的语法修辞知识,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应当结合课文语言环境,着重从语用平面来教学语法修辞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和"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科普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教学这类文章时要让学生读懂知识,读出情味,品析语言,悟出方法,学会表达;通过课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习作者介绍这些知识所运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实现语言、知识和精神的有机统一.同时,还可以进行形式的变换,让学生把知识、语言及表达方法进行重新组合、加工,转化为新的语言,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沈玉芳 《小学生》2013,(10):121-121
课文诵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通过诵读,学生能掌握课本中字与词的用法,能理解课文中传达的思想、能掌握语文素材的特点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课文的方法学习课文中的语文知识。然而小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常常会发现学生诵读课文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小学生读课文根本不认真,他们不理解诵读课文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他们读课文,他们就含含糊糊地读一遍,连念错了字也不知道;有些学生不喜欢诵读课文,他们觉得看文字比诵读课文来来得快,为什么要浪费时间诵读课文?所以他们把教师布置的诵读课文的要求当作任务,教师要求读几遍就读几遍,应付完任务就不再读;有些  相似文献   

14.
在儿童的心目中 ,科学决不是深奥的科学原理或繁杂的科学公式 ,而是跟他们距离最近的大自然中一切奇妙的、有趣的景象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花儿为什么开了?”“叶子为什么枯了?”“大雁为什么往南飞?”“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了?”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 ,就已经是开始他们的科学探索了。而在小语教材中 ,大量地介绍了这些知识。此外 ,小语教材中的许多内容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品质的塑造。比如 :介绍科学家故事的课文 ,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一些描写大自然的课文 ,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等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了解太阳与地球及人类的关系,培养他们爱科学的兴趣和认识自然的能力。在理解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的基础上,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着力进行听说和思维训练。初步学习说明文说明事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在五篇精读课文后面和一篇略读课文后面安排了一个“资料袋”的内容.它并不显眼,不容易被教师和学生重视.在实际教学中,也容易被教师和学生遗忘.但是,它的存在和科学运用,却能给学生带来课内外知识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
吴忠豪先生提出:"教语文,是指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我们的教材是以一篇篇课文呈现的,如何从一篇篇课文的范例中引导学生品悟文本的表达形式,从而为他们的阅读、习作积累更多的经验与方法,沉淀更多的思想与意识,是我们语文教师更该关注和担当的。  相似文献   

18.
《我是什么》《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石头书》《神奇的克隆》《航天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海洋——21世纪的希望》《人类的"老师"》等科普类课文散见于各版本教材的各个年级,并多以说明文的形式出现。这类课文对于学生了解当前世界的科学发展趋势、科技水平,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作为语文教学的文本,它们又担负着培养学生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的任务。应该如何解读科普类课文并确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呢?笔者认为,我  相似文献   

19.
导语,即课文教学时的开场白,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用一段娓娓动听的导语引入课文教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一堂语文课.学生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内容,教师一开始上课就得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导语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步骤,也是思想教育和知识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一、培养创新能力,创建有效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创新能力.SB I Unit 6 The Necklace是莫泊桑的名作,在学习这篇课文前,我要求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作者的生平、代表作等.课堂上我让学生用英语讲述整个故事、写作特色、人物特征,然后分角色朗读.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突出了个性,又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强化了获取知识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