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丁召书 《历史学习》2006,(10):24-24
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内容多,难记易混。运用趣味浓缩法来记,效果较好。《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为“五亿(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天津条约》内容可记作“公开行贿”。“公”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行”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与钱财有关,指清政府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  相似文献   

2.
在枣庄市教研室举行的推选省级教学骨干教师的活动中,我有幸作为评委听了两节课,课题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本课包含两个子目: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二是"中英《南京条约》"。第一目介绍了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第二目叙述了鸦片战争的经过和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第一节课,授课教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体现在几场重要战争的发生和几个重要条约的签订上。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英《南京条约》关税方面的内容,高中历史教材人民版必修I表述为:“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人教版必修I表述为:“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两者均认为条约规定了英商对华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要同英方商量,清政府没有独立自主的关税制定权,即通常所说的协定关税。这种说法其实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5.
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列强一步步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又表现出不同的侵略特征,现结合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对此加以分析。一、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在19世纪40年代~60年代间,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在这些条约中虽然基本上都有割地、赔款等内容,但真正能体现时代特征的却是开口通商和协定关税。《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相似文献   

6.
周滢 《初中生辅导》2022,(26):38-39
<正>考点鸦片战争例1.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如下: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与割占香港无关,故排除BCD。  相似文献   

7.
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这样一个题目: 1.最先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参考答案是C。  相似文献   

8.
在讲述中国近代史时,笔者遇到过这样一道选择题: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学生都选择了c.主要依据是《马关条约》有“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的内容.答案给出的也是C.可见该题的出题意图就是要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马关条约》内容及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2.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甲午战争是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是日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步骤;清政府在战争中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的可耻行径,广大爱国官兵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国力弱、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装备落后是中国近代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中国只有强盛起来,才不会挨打;《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最为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申报》舆论的分析,有利于透视《马关条约》签订前后中国国民心态的变化:不承认甲午战争的失败,对战争的结局抱有明显的侥幸心理;对俄国等西方列强对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割地的干涉,抱有很高的期望心理;反思洋务运动、反省中国强烈的图变心理;关注西方国家的全面改革的开放心理。  相似文献   

11.
于小军 《历史学习》2010,(11):36-37
我在讲《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有关鸦片战争的内容时,在讲到中国战败而签订了《南京条约》,有许多学生举手发问:老师,赔款为什么用西班牙银元,而不用中国银两,或者英镑。对于这个看似简单的提问,本人经过一番深入的思考,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讲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签订的有关内容时,发现学生眉头紧锁,疑云重重:鸦片战争是由鸦片问题“引发”,而南京谈判及所签订的《南京条约》却没有提及鸦片问题,为什么?笔者一时难以作答,只好带着疑问翻阅了相关的资料和书籍,才弄清了一点眉目,现梳理如下,以笔者之砖,引他人之玉。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讲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签订的有关内容时,发现学生眉头紧锁,疑云重重:鸦片战争是由鸦片问题“引发”,而南京谈判及所签订的《南京条约》却没有提及鸦片问题,为什么?笔者一时难以作答,只好带着疑问翻阅了相关的资料和书籍,才弄清了一点眉目,现梳理如下,以笔者之砖,引他人之玉。  相似文献   

14.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造成了严重危害。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南京条约》中英文本的拟定皆由英方操纵,这使该文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者们已经注意到《南京条约》中英文本存在不少不相契合的情况,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但都没有对翻译的伦理性给予重视。然而,伦理性是翻译的本质属性,从翻译的伦理视角考察翻译活动,可以更加客观地评判译者的翻译行为。本文拟以翻译伦理为视角,审视《南京条约》中存在的误译,希望为以后误译现象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南京条约》作为近代中国的标志性事件,要作为屈辱史重点讲解,通过《南京条约》折射出来的我们民族自身的无知与愚昧更要讲。在教学中我们强化民族主义情感的同时,不能一味追求集体主义观念,不然我们就有可能走向功利主义,最终背离民族主义的初衷。  相似文献   

16.
(一)整体知识结构图示 鸦片战争(1840—1842):《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火烧圆明园、俄国强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17.
《申报》作为中国近代最早并有重要影响的报刊,对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情况以及条约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跟踪报道和评论,通过这些报刊资料的研究和分析,有利于学术界了解当时中国社会对《马关条约》的认识和《申报》的舆论价值取向,深入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页说:“此刻,清朝咸丰帝早已逃跑到承德避暑山庄.留下他的弟弟奕诉与英法侵略者议和。10月.奕诉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赔款割地,增开汉口、南京、天津等地为通商口岸。”  相似文献   

19.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屈辱条约。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勒索了2100万银元的巨额赔款。2100万银元由三部分组成,其中600万赔偿被焚鸦片,300万元偿还英商债务,1200万赔偿英国军费。关于赔款数额的确定,英国殖民者有其自认为“合理”的强盗逻辑。600万的鸦片损失费1839年,身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达广州,得到了两广总督邓廷桢的有力支持,迅速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一、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关天培虎门牺牲;三元里抗英斗争;葛云飞定海牺牲;陈化成吴淞牺牲;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的严重影响。二、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1.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与清政府走的是根本不同的两条道路。中国军民顽强抵抗,视死如归,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但由于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妥协、投降,导致战争的失败。2.《中英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苦难,中国从此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