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音乐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众多,教师需要做好选择与整合处理,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设计和组织,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如媒体激趣、乐器激趣、演绎激趣、评价激趣等都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激发阅读兴趣五步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发阅读兴趣五步走一、设境激趣学新课前,教师运用教学挂图、投影仪、简笔画、音乐录音等手段,描绘课文中的画面或意境,让学生自然进入情境,以引起阅读兴趣。二、范读引趣教师运用绘声绘色、情真意切的范读,激起学生的情感,从情绪上感染学生,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用情境引趣,表演激趣,乐器添趣等方法逐步培养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微笑面对学生,用幽默这种调味品感染学生和课堂。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孩子们的体验也是五彩缤纷的,教师要给学生自主体验的思维空间,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殿堂。  相似文献   

4.
在学生的学习当中兴趣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兴趣更是至关重要,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因为只有兴趣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观察力,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而"激趣"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艺术,怎样更好地运用这种艺术就是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激趣艺术进行了分析,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5.
马恒辉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B10):281-282,300
所谓“激趣导学”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的一种多维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激趣导学”在歌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假以教学分析作为共性指导,给音乐教师提供一个全新的歌曲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使孩子们学好音乐的前提 ,也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而音乐兴趣与音乐学习兴趣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 ,我们还可以这样认为 :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本身也应该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 ,而不应仅仅视其为是为了有利于音乐教育进行的一种驱动力。兴趣对学习音乐来说 ,如同是打开音乐圣殿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也如同是为孩子们遨游音乐世界插上了一双矫健的翅膀。因此 ,在音乐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启发和培养。对此 ,我采取了引趣———激趣———增趣三部曲的作法 ,收…  相似文献   

7.
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兴趣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由于兴趣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关键,所以教师要不断培养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分析了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激趣艺术,促使小学音乐课堂的效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智、趣、美”音乐课堂的创建,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提升,助力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利用活动、趣味元素等,巧设活动,促进“智”发展;调动兴趣,实现“趣”中学;多元欣赏,做好“美”中悟,以打造“智、趣、美”音乐课堂,从而有效践行核心素养的要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逐步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语言障碍,不会用汉语思维,因而语文能力差,甚至厌学。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我认为应该从培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乐学。如何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我认为关键在教师的讲课。如果教师把课上得单调刻板,枯燥无味,当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也就谈不上学好这门课。为了让农村学生乐学语文,我在以下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一、激趣引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入迷”,才肯刻苦钻研。为此我在教学中总是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语文课尽力以激趣引入。如教学《小猴子下山》导入时,我先让学生看一幅图,…  相似文献   

10.
孟军 《河北教育》2005,(19):33-34
音乐蕴涵着丰富的美、情、趣,音乐教学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的培养。一堂新颖别致的音乐课,不仅能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爱好,更能通过审美教育、情趣的引导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这也是新课标音乐教学的理念和要求。我在执教《大鹿》一课时,尝试着从美、情、趣三个方面贯穿“新课标’的理念和观点,运用新的方法,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教学的艺术性,让学生在情感和意境中学会欣赏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做到激趣、诱导,引导学生从听、看、唱、想、说、演等几个方面参与到音乐的无限魅力体验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真正地会"听"音乐,"懂"音乐,使自己成为真正音乐的主人,进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正>在音乐课中如何能让学生漫游和徘徊其中呢?我想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需要教师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以趣激学,从而使学生乐学、善学。一直以来,我对小学音乐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亲近学生,与他们交朋友,培养其对音乐学科的兴趣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喜欢与否,常常受到他们与该学科任课教师的关系所支配,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晕轮效应"。因此,音乐  相似文献   

13.
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已六年了,我面对的是上海远郊普通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比较狭窄,特别是对教材中理性因素较多的作品,学生提不起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愉快地感受音乐,是我几年来教学上的追求目标。因而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引趣、激  相似文献   

14.
一、课始激趣   1.故事引趣。人人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小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文的学习,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精神会更振奋,学习热情会更高涨。一些短小的故事,教师可添枝加叶,娓娓道来,面对一些情节曲折,内容宠杂的长故事,教师可精选一个片断,巧设一个悬念来激起学生对整个故事产生兴趣,进而促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诱发出求知的强大内驱力。   2.揭题导趣。课题是整篇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课题本身就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吃墨水的故事》这个题目就很新奇。我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是这样通过揭题来导趣的:我在…  相似文献   

15.
兴趣常常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环境激趣。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事物很敏感,容易引起注意。教师应努力创设有别于其他教室的音乐教学环境,墙上或各个地方不定期调换各种有关音乐、课题的图画或实物摆设。如在教《小青蛙找家》时,在教室里摆上“荷叶”、“荷花”、“树”和“草”,将教室布置成一口“池塘”,当学生跨进音乐教室便会感到进入了童话世界,学习兴趣浓厚。角色激趣。低年级的学生好动,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及时启发孩子们感受歌…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心学,才能学得好。否则,将会“一寸不通,万丈无功”。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呢?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方法,效果较好。 一、律动激趣 律动是根据音乐的性质和节奏学生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如随音乐做拍手、踏脚、点头、摆身等动作,让音乐的节奏融合在学生身体的动作之中,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如教唱游课时,课前让学生模仿小兔的动作进入教室。课间,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随歌曲律动。教学中进行律动练习,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规律,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调动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为了使学生的兴趣得到理想的发挥,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三趣”教学,即为:“以疑引趣”、“以智求趣”、“以趣迁趣”,收到良好效果。一、以疑引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是,各种兴趣的价值又莫过  相似文献   

18.
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因此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本文探讨了几种主要的激趣法:比较激趣法、故事激趣法、直观激趣法、竞赛激趣法和实践激趣法。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中,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因素很多,其中学习兴趣是最直接最活跃的动力。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如其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单就语文课堂来说,我认为不能脱立“语文”味,语文课堂上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兴趣、音乐兴趣,或者其他学科的兴趣,课堂在表面上倒是活跃了,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探究内容是无目的、无主次的。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合作探究——“体验激趣”  相似文献   

20.
音乐蕴涵着丰富的美、情、趣,音乐教学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的培养。一堂新颖别致的音乐课,不仅能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爱好,更能通过审美教育、情趣的引导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笔者在执教《大鹿》一课时,尝试着从美、情、趣三个方面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