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发勇 《教师》2011,(27):63-63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明确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那么怎样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呢?我认为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情境创设要适度 在"数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创设情境成了小学数学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计算课要不要创设情境,怎样用情境,  相似文献   

3.
"在情境中学习数学"这一新理念,已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关心的热点。在新理念的指引下,笔者也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构建生动、活泼的数学新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教例】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后,我以"图1是一个梯形,你能把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吗?应怎样分?"这样一道习题为蓝本,创编如下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4.
宋国虹 《新课程研究》2010,(6):73-73,77
新课标的"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是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指南。如何在这一理念下进行教学,怎样提高教师在新课程下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数学特别强调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教数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给传统的数学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新课程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小学数学课堂由传统的枯燥、单一变为现在的生动、活泼。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以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相似文献   

6.
一、情境创设要适度 在"数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创设情境成了小学数学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计算课要不要创设情境,怎样用情境,我们需要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在新课堂中,探究目标不仅仅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地,更是指引学生达到目的地的启明灯;是教师指引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的指挥棒,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拐杖,因而它的定位是否正确、设计是否合理、指引是否清晰,将直接影响教与学的效率与效果。那么,对于作为语文学科主体内容的课文,究竟该怎样设计目标?这就需要回到一篇课文需要教什么的问题上去思考。那么,究竟一篇文章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我曾经用一周六节课的时间才上完一篇课文,我常常是课上得最慢的那一个,我的同事开玩笑说我是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明确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那么怎样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呢?我认为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根据学生的学进行教学设计1.关注已有生活经验,选好学习素材如何让数学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由亲近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很值得我们深思:是让学生“听数学”,还是“做数学”?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习惯于“先教后学,先讲后练”,是一种“重教轻学,重说轻做”的教学模式。发展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做”的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此理念的指引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从结构来看,是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标和教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是教师上课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教师一直习惯于照着教材去教,不敢越雷池一步。如此盲目地尊崇教材,一切惟教材的观念在新课程理念指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我门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但无论是哪个年代,也不管怎样改革,始终离不开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能力这个话题,归根到底,还要落实到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上来。数学课堂教学,虽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各人都有各人的教学风格,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无外乎在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做文章。对于教师而言,要解决的是怎样教的问题,即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手段;而对于学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树立这样的基本理念:"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是所有数学教师贯穿整个中学阶段的教学指南。如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进行我们的日常教学?怎样在课堂上贯彻这一理念,不断提高自己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能力,大力打造高效课堂?带着这些疑问,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能抛砖引玉,与同  相似文献   

14.
高桂娟 《成才之路》2009,(17):14-14
素质教育要求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回答三个问题:什么是数学?怎样教数学?怎样学数学?按照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近几年我对数学教学改革作了一点尝试,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学会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尤其是数学的课堂教学,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是数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树立并坚持科学的数学教学观,领悟并形成科学的数学教学理念,关注并凸显人在数学领域的认识力和发展力,准确地把握数学的大观点和核心概念,强调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融合,重视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与结构化的梳理,坚定不移地在“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教得如何?”等诸多方面进行理性的建构性联结与行为探索,这既是“学会数学教学”的一种基调,也应当成  相似文献   

16.
朱福荣 《今日教育》2007,(12S):59-60
一个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最可怕的是什么?答曰:是对这门学科没有兴趣或者越来越不喜欢这门学科。一个教师教学最失败的是什么?答曰:是所教的学生对这门学科越学越没有兴趣或者越来越不喜欢这门学科。今天.读张晓的《创造快乐的数学之旅》再次引发我三个思考: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数学观(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怎样教儿童学数学?好的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李志云 《广西教育》2012,(29):53-54
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指出:“所谓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意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所积淀下来的认识。”基于对这一理念的理解,我在自己的数学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李沫霖 《教师》2008,(5):17-20
作为教研工作者,穿梭在不同的课堂时发现一个共性问题——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往往专注于思考“我用什么方式去完成教学任务”,而常常忽视或弱化了另一个问题——学生该用怎样的方式学习才能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这也是怎样践行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7,(10):F0004-F0004
现在的数学教师培训,内容越来越泛化,只谈怎么教,无关教什么,数学被边缘化了.数学教育学,由教育学和数学两部分的结合.教育学关心"怎么教",诸如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学习过程、教学方法等等,至于怎样和数学结合,一  相似文献   

20.
陈海峰 《小学生》2012,(11):67-67
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让新理念走进课堂,如何让新理念渗透于教学,从而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伴随新课程实施,我们一直在努力,努力寻找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一直在思索,思索怎样的"教"最有价值;我们一直在期待,期待能引领学生走进真、善、美的知识世界。一路上,磕磕绊绊,但前面的风景依旧独好;一路上,辗转反侧,但仍在契而不舍地追寻。试图在有效教学理念指引下,从准确把握教材、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环节、追寻真实本色的生态数学等层面重构有效教学,从而让有效充盈小学数学课堂,以实现小学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