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瑞芬 《班主任》2021,(2):45-47
新的一年开始了,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同学们,下周二我们要召开家长会。”我话音还没落,教室立刻沸腾了:“太棒了,又开家长会喽!”“这回我得让我那爱唠叨的妈妈来,让她好好学习一下。”“不,我让我爸爸来,他整天忙着上班,都不知道我的进步。这回一定要让他看看我的变化。”孩子们议论纷纷。我知道自从我接手这班孩子后,他们就喜欢开家长会了。  相似文献   

2.
“图书角”的图书因为使用频率高,封面和书页经常脱落。起初,孩子们告诉我书被撕破时,我为了能让孩子们集中精力继续看书,往往不假思索地回答:“把掉下来的那张夹进书里面就行了。”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时间一久,孩子们凡是看到书页脱落,就会自我安慰:“没关系,夹进书里就行了。”在一次看图讲述《这是我撕破的》活动中,有个小朋友发言道:“撕破的书要想办法粘好、补好。脱落的书页夹进去就行了。”他的话真叫我哭笑不得。此后,每当发现有脱落的书页,我就当着孩子的面尽快把书修补好。几周后,我发现孩子…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在一次培训会上谈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教师要抓紧时间多读点书。会后有位教师走上来,随意地说:“麻烦你给我开个书单,我要读点书。”——如果是学生这样说话,我会建议他读什么书;教师,特别是一位语文教师问出这样的问题,则让我不知如何是好。我看她不过30岁,就问:“你最想读什么书?你感到缺什么?”她说,她也不知道缺什么,就是觉得自己不行,因为“我不怎么喜欢读书”。——谈话变得困难,但我觉得一个人提出要读书,毕竟还有向上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抓贼     
昨夜,寝室遭小偷洗劫。今天一大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昨晚,我好像隐约仿佛看见小偷的身影了。”我说。“我还听见小偷的咳嗽声了。”李宁附和道。叽叽喳喳,这件事被说得神乎其神。下晚自习后,大家又议论怎样抓小偷。罗力说:“今天晚上,我们在地板砖上抹一层肥皂。小偷进来后,地板打滑,必然摔倒,我们群力将他捉住。这样吧,肥皂由……我出!”叶唯说:“依我看,在两张床间系一根绳子,然后在绳子前放一水桶。让小偷双脚绊在绳子上,然后一头栽进水桶内。这叫‘请君入瓮’。”我说:“将门打开一个偌大的缝,把一桶水放在门上。小偷定然…  相似文献   

5.
朋友的书店     
朋友要开书店,让我给策划策划。我知道,朋友并不喜欢书。不喜欢书,开什么书店呢?瞎凑什么热闹呢’你不是喜欢书嘛,更多的人不是喜欢书嘛。我开书店,还不是为了你们?我喜欢不喜欢不要紧,关键是我喜欢钱!卖书能赚钱就行了。  相似文献   

6.
书被喻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我觉得很对。因为自从我有了书这位朋友之后,我的语文水平提高很快。书——可以让你的思维开—阔,可以让你了解更新更多的知识。我爱在书海里遨游,只要有一本书陪伴我,我就会和书成为最好的朋友。书常常会使我废寝忘食。爸爸妈妈都鼓励我多看书,但我爸爸却不喜欢我看“闲书”,所以,我常常躲在卫生间里看“闲书”。每次妈妈给我买了新的“闲书”,我就会装着喊:“哎哟!我的肚子好疼啊。”拿起新书钻进卫生间,细细地品读。过后,快速收起放回我自己的小屋。记得一次,我把一本叫《幽默大师》的漫画书忘在了卫生间,正…  相似文献   

7.
我喜欢书,书让我充实。自从我有了我的学生,我就想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那样“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我知道这不容易,因为他们才一年级。但我希望能努力让他们体味读书的快乐,让他们因书而感到兴奋、感到满足。我很欣慰,我的这项“信念工程”已经起步了,并且有了较好的势头。我和孩子们每天有个“书吧”之约,这个“书吧”在我们的教室里,在校园的花坛边,在孩子们自己的小书房里,我想这个“书吧”更在我和孩子们的心田里。  相似文献   

8.
爱逛旧书摊,因为我们穷。紧张的工作之余,书是五彩缤纷的世界,可咱人穷,“老九”一个!每每神采飞扬地跑进书店,却苦于囊中羞涩,只好望书兴叹,扫兴而归。书是精神食粮,没有不行;书非借不能读也,可老借也不行。何以解忧?唯有“旧书”。只有旧书摊,我们才可以尽情地“上帝”一回,不必为没钱买而遭白眼,更不必为弄折书角遭罚款而担心,而谨慎。假日,闲来无事,披一身朝霞,踏一路欢歌,来到附近城镇。神色坦然地逛逛旧书摊,挑选价廉物美的几本书刊,那真叫爽快!人说:“便宜无好货”,而作为旧书摊的“上帝”却不以为然。我坚…  相似文献   

9.
何筝 《教书育人》2006,(10):41-41
“我又遭套起了!唉呀,这炒股还挺有研究的。”正读初中二年级的小林(化名)在家里冒出这样一句话,把做公务员的爸爸和当医生的妈妈吓了一大跳。经过询问才知道,小林就读的成都盐道街中学这学期新开了“模拟股市“选修课,包括小林在内的40余名中学生各自怀揣“10万元资金“,当起了小股民。  相似文献   

10.
水开报警器     
我们家的水壶是不能“报警”的。妈妈让我烧水,我一边看书,一边烧水,好几次,我正全神贯注地学习,妈妈叫我看水开了没有,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笔和书,去看看水开了没有。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办昵?我自己发明了一个“水开报警器”。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我在少年时代就熟读过的名文。记得抗日战争期间,我在苏北乡间,家中有中华书局出版的《初中国文读本》一套,我就是从这套“读本”中读到这篇名文的。这套书后来在战火中遗失。建国初期,我在上海读初中,曾从旧书摊上购得这套书的第一册(收录《春》),“文革”中又遭焚毁。自粉碎“四人帮”后,见到不少语文教材中选入了《春》,均未注明出处及写作年代,本想就我所知,写篇说明《春》的出处的短文,但苦无此书为依据。直至1982年,我到上海辞书出版社工作,由  相似文献   

12.
对于获奖我一直都很期待,努力地一次又一次投稿。这次获得一等奖,我开心极了。感谢老师、家长、同学对我的鼓励与支持,感谢书籍给我的滋养和熏陶,感谢这次活动给了我锻炼的舞台……惊喜、自豪、羡慕在全班荡漾的同时,我坚定了自己学习的方向——继续徜徉在书的海洋,让生活充满书的芬芳,愿我这朵“小花”越开越灿烂。  相似文献   

13.
快乐的方法多种多样。跳舞、唱歌都能让人感到快乐。而最能让我感到快乐的则是阅读。以前,我对书真是“恨之入骨”,看到书就不耐烦,一边说“这本书一点儿也不好看”,一边把书扔在了一边。  相似文献   

14.
正月十三日早晨,我得知“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门课考了80分,一种无以名状的激动充溢我的全身.在宿舍里.看到“伤痕累累”的两摞自考书,我让自己的泪水进行了10分钟的“欢乐颂”——这一年我考完了10门课程.  相似文献   

15.
在这里,原来一贯遭老师同学冷眼、遭家长打骂、门门功课“开红灯”的学生中,7人当上了少先队大队长,有的入了团,有的获了奖,每个人毕业后都能找到工作。这里的老师,不光传授知识,更多的是给学生母爱和温情,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一次恶作剧     
“吕倩——吕倩——吴老师说了,让你明天去班里开智慧图书馆!”楼下平一平扯着嗓子在喊。吕倩下楼来问:“明天不是星期天吗?”“这是吴老师叫我通知你的,她说我顺路。为什么要明天开图书馆,我不知道。”“开半天还是一天?”“这个……半天吧。”智慧图书馆是班级里的小图书馆,每人捐出两本以上的书,大家可以借着看,负责人是吕倩。既然说要开,那就开吧,星期天一早,吕倩就去了学校。她在教室后面排好桌子,用小钥匙打开了书柜的锁,将121本书一字儿排开,用书夹儿夹好,端端正正竖在桌子上。然后摊开图书目录,准备好借书登记本。万事俱备,只等同学…  相似文献   

17.
阿远     
偶尔翻一翻相册,阿远的那张笑脸又出现在我的眼前。初中三年,阿远一直和我是“邻居”,中间只隔条小过道。我想这也许是缘分吧,让我和一个男孩的友谊维持了三年。阿远是那种很容易手痒痒的男孩,上课老是讲话或做小动作,常常也把我拉“下水”。“Sorry,Sorry,我做了一件很抱歉的事,你大人有大量,可别计较啊。”一抬头,阿远嬉皮笑脸地对我说。我低头一看,呀,洁白的裙子开了朵朵“蓝花”,唉,这么漂亮的裙子就这样叫他给弄脏了!我一肚子的火气,但由于阿Sir投来锐利的目光,我只得乖乖地听课。下课后,我拿起他的书要砸他。“啊…  相似文献   

18.
当书会说话     
“书是一位无声的老师。”以前,老师总会用这句话来教育我们要多看书。可爱上书的我却担心如何保护眼睛。现在好了,因为我家的书会说话啦:在你看书半小时后,书就会自动朗读起来,让你边听故事边休息一下眼睛。  相似文献   

19.
一年前,院里让我开一门《应用文翻译》课,为此我到书店里去寻找有关书籍作准备。书店里有关应用文的书籍大多只集中在经贸、书信等有限的几个方面,这与我想通过这一课程让学生接触到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有关的应用文体的愿望有着一定的差距。当我看到在书架的一角静静地摆放着的井升华先生主编的《英语实用文大全》一书时,并没有大喜过望的感觉,因为现在社会上名为“大全”的书能够名符其实的并不多,更多的倒是为了  相似文献   

20.
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回忆了自己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魏老写这篇文章时已是中年,但时隔几十年,他却能够清晰地记得蔡老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这的确值得我们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深思。蔡老师也“体罚”学生,但她却把教鞭轻轻得“落”在“我”的身上,我会心地“用手一挡”,“老师笑了”,“我也笑了”。整个过程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可现实中,我们有一些老师却放弃了师德修养,做出了许多令学生不解、家长失望,让同事蒙羞,遭社会唾弃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