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衔接实现了语篇的连贯。本文以Halliday与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参考M.Hoey关于词汇衔接的发展框架,对比分析了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包括英汉词汇的重述和搭配等方面。由于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有同有异,所以在英汉互译时,要特别注意运用词汇手段促进语篇连贯时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衔接实现了语篇的连贯。本文以Halliday与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参考M.Hoey关于词汇衔接的发展框架,对比分析了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包括英汉词汇的重述和搭配等方面。由于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有同有异,所以在英汉互译时,要特别注意运用词汇手段促进语篇连贯时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以Halliday,Hasan和Hoey的词汇衔接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广义上的词汇衔接模式。进而从语境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情景语境三要素:语场、语旨和语式的逐一分析,讨论词汇衔接机制是如何顺应语境的变化从而实现语篇连贯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Halliday的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理论和语境理论、Hoey的词汇重复模式理论等,从认知心理学出发,采用离散数学和图论中的重要工具——线、树、网,提出语篇连贯的网状图式简化模型指导英语写作。通过分组实验,检验实际教学过程中该模型对提高本科学生英语写作连贯水平的积极影响。作者建议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将这方面作为重要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5.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的重要手段,文章以Halliday & Hasan的衔接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四级作文8分档的数篇作文,归纳出学生写作中衔接和连贯方面的五项主要问题,并提出提高学生语篇构建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Halliday & Hasan的衔接理论为依据,结合前人对语篇衔接与写作的相关研究,分析了衔接与连贯及衔接与写作的辨证关系,探讨了英语写作中的语篇偏误,指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语篇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根据Halliday&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对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语篇衔接手段的缺损误用进行实例性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写作教学与语篇衔接相结合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47):91-93
衔接是语篇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语篇连贯的重要条件之一,包括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本文结合Halliday和Hoey的词汇衔接理论,提出一种更完整的词汇衔接模式,并以演讲片段为例分析,指出词汇衔接在英语演讲语篇中是增强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许多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不能恰当地使用各种衔接手段,句子衔接性差,语篇连贯性不强。本文主要运用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与连贯理论的语篇衔接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篇衔接与语义连贯的意识,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Halliday和Hasan的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借鉴Michael McCarthy的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一书的实验设计,探讨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词汇衔接指通过词汇的选择运用,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贯穿篇章的链条来表达连贯,旨在增强语篇连贯的能力,词汇衔接是英语语篇中重要衔接手段之一。本文以Halliday等语言学家的衔接理论为基础,拟从分析林肯《葛底斯堡》演说中词汇衔接的分类和作用出发,详细探讨了各种词汇衔接机制在语篇连贯构建中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韩礼德(Halliday)和哈桑(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统计和分析60名学生作文词汇衔接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1)词汇重复和泛指词使用过度;(2)词汇搭配介词误用较多;(3)同义词、反义词和上下义词使用不丰富。建议日常教学中应加强语篇衔接与连贯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开始对语篇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如Van Dijk(1972,1977)、Kintsch(1974)、Halliday与Hasan(1976)、Couhhard(1977)、Widdowson(1978,1979)等。其中,真正引起人们对语篇衔接研究重视的是当Halliday与Hasan合作出版了《英语的衔接》(以下简称《衔接》)以后,衔接便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关于如何将衔接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的研究方兴未艾。在我国英语教学界,对此也有大量研究。陈淑芳(1994;p71)通过对阅读和写作课中连贯和衔接的分析,指出在外语教学中传授连贯与衔接知识比单纯地传授语法知识、写作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陈晓燕(1994;P3)指出用篇章训练法通过衔接、连贯、发展、总结与练习,可以提高我国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她还发现,缺少必要的连接词是我国学生英文写作中的主要错误之一。以上研究都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英语中的衔接问题。但是,对作为重要方式的连接词的实证研究却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4.
衔接是连贯性的基础和具体体现,在英语运行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以往的研究背景以及目前中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笔者针对高三学生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衔接教学训练.利用Halliday和Hasan的语篇衔接和连贯理论,分别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成绩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衔接教学可以有效影响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Halliday的衔接连贯理论,通过对近三年四级作文11分档和14分档样卷以及所任教班级学生习作的衔接手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当前写作水平在连贯性上与四级样卷的差距所在,强调连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时今后写作教学提出三点建议,以期有助于学生英语写作连贯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语篇衔接连贯理论与英语专业写作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必须具备的两个重要特征。Halliday和Hasan曾指出衔接是连贯的基础,衔接在语篇连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连贯是形成语篇的最重要前提。语篇的衔接要通过选用恰当的连接词和过渡词来实现,连贯性主要体现在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的衔接上。目前,英语专业学生书面表达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忽略衔接手段的使用,致使文章主题不突出、结构松散、脉络不清、行文不畅。因此,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系统地向学生介绍英语语篇的启承转合的知识,加强衔接连贯的写作训练,最终使学生能准确、恰当、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篇章词汇模式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ey认为篇章词汇衔接有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主要靠词汇不同形式的重复构建.词汇的重复符合语言数量象似性原则.将篇章词汇衔接模式理论与数量象似性原则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具体指导词汇教学、篇章内容分析、文体特征分析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语言学的统计方法,运用Halliday&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对364名非英语专业大二本科生所写作文中的好作文与次作文就语篇衔接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此项研究基于如下假设:好作文中的语法衔接与词汇衔接手段的频率分布比次作文中的高。目的是为了探究什么样的衔接手段更利于产生好作文,通过统计方法得出在衔接手段类型中对好作文贡献最大的是词汇衔接,进而指出语篇教学与语篇衔接相结合对英语写作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基本上可以避免明显的语法错误.然而很多文章读起来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结构松散或不完整。本文从Halliday和Hasan提出的关于语篇衔接的理论出发,分析英语专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衔接问题,探究其成因,并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首先提出衔接概念的是Halliday&Hasan。在其合著的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Halliday和Hasan对衔接给出了这样的定义:“衔接就是有助于句子顺理成文的语言特征,它出现在文章中某一成分需要其他成分的帮助才能解释清楚的时候。”(Halliday&Hasan,1976:293)对连贯Halliday从未下过明确的定义,只说过如下一段意义模糊的话:“必定存在语篇特有的、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某些特征;因此如同语言学描写中常见的那样,我们将论述本族语言者已经‘知道’但不知道自己已经知道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