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日本近代作家尾崎红叶幼时深谙中国古代诗文趣旨,其学生时代的汉诗习作已初见对中国古典文学借鉴之端倪。他的成名小说《两个尼姑的色情忏悔》中亦能窥见中国“三言二拍”中尼姑故事的影子。“文学开眼”之际的尾崎红叶,接受了中国古典文学潜移默化的浸润与影响,这成为后来这位大作家写出数部叫座作品的重要能量源泉。  相似文献   

2.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经历了四次创业大潮。 第一次是80年代的草根创业潮,个体户的小买卖能成为“万元户”。有些赚了第一桶金的人,后来成为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代企业家,如王石、柳传志。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中国古典文学的雅俗有别来分析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中的雅与俗,认为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中如要避免过雅或过俗,必须做到以下四点:正视古典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雅俗之别、尽量化俗为雅、尽量化雅为俗、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4.
魏晋审美意象论中,《文心雕龙》有关键的意义。《文心雕龙》引入哲学“言、象、意”理论作为中国审美意象论的哲学基础。提出“隐、秀”作为中国古典文学意象创造的审美规范,总结出“赋、比、兴”作为中国古典文学意象营造的基本途径。使中国审美意象论形成了完善成熟的体系,并且为审美意象论随后的扩展与深化建立了坚实的基点。  相似文献   

5.
每一方言代词都自成体系,涟源荷塘方言中的人称、指示、疑问代词亦自成体系,有自己的特点,存在一些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6.
由李淑章教授等主编,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50多名教授、讲师参编的《中国古典文学人物形象大辞典》,是一部别开生面的专门工具书。我国之古典文学,博大精深,人物形象千姿百态。但一般人的印象似乎只停留在一些名篇名著和典型人物上面,对大多数作品中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7.
沈敏 《现代语文》2007,(9):115-115
目前文学研究愈来愈呈现出一种鲜明的趋势,即不断地拓展、深化与细化。如何开发新的学术疆域,如何使研究富有个性、深度和可持续性,如何言人所未言和独发新声,成为了摆在文学研究者面前的难于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课题。以古典文学中的唐代文学研究为例,越来越多的学者注重拓宽学术视野,倡导文史沟通,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国防教育不应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应渗透到其他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中国古典文学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值得当代青年人学习和继承。教师可在教学中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其思想精髓,发挥其国防教育功能,把古典文学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渗透到高校青年学生的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中国古典文学一直发射出人文精神的流光溢彩.本文从关注民生、天人合一和中和之美三个方面探讨古典文学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唐灿同学:上一封信与你谈了现代小说的阅读,这封信里再说说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问题。中国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读一点中国古典小说,对了解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情况,并从而了解一些中国古代社会概貌,以及提高分析、欣赏能力,都有帮助。中国古典小说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不少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当时虽然还没有“小说”这文学样式,但这些神话等的内容与形势已为后来小说的发展作了准备。到了魏晋六朝,出现了一些笔记小说,有志怪、志人两种: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到了唐代出现了“传奇”。唐人传奇用华美而简练的语言,以完整的结构,叙述了曲折离奇的  相似文献   

11.
郁慧娟 《现代语文》2006,(10):24-25
在学史上,谢灵运乃大力创获山水诗的第一人。到他这里,山水诗日臻成熟,艺术结构为代典范,被《诗品》列为上品,称“五言之冠冕”。  相似文献   

12.
释疑解惑     
巧记古典文学名著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浩如烟海。择其要者,不妨用28字诀记忆。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记西厢镜。第一句含义:东,《东周列国志》;西,《西游记》;三,《三国演义》;水,《水讲传》;桃花,《桃花扇》;红,《红楼梦》。第二句含义:官场,《官场现形记》;儒林,《儒林外史人金瓶,《金瓶梅入第三句含义: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今古,《今古奇观》。第四句含义:聊斋,《聊斋志异》;史记,《史记》;西厢,《西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文学乃传统“国学”之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没立,大概可以溯至孔子时代。孔门有“四学”: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此处“文学”非同于今天意义上的文学,包括古代历史文化英语研究,是接近今天的“文献”含义。今天的古典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具范围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大,文史哲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古典文学的文献特色颇为突出,故其性质与其在孔子时代仍有相通之处。自近年以来,古典文学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的思想风箔、道德意识、艺术精神、文学气氛正是籍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14.
从五帝时代到商朝,"诗言志"是统治者用语言向神表达感情、表露心迹的一种方式.到了周朝,人文精神觉醒,"诗言志"蕴涵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诗经》中的有些"诗"开始"言"劳动人民之"志".《诗经》中的"恋歌"开始"言"人对人本身的而不是对神的感情.中国古代重视"立言",古人借"立言"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扬雄将自己的哲学代表作叫《法言》.在明代,小说家将小说或小说集叫做"言",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小说和古代阐释哲学观点的说体文有渊源关系,在古人眼里,可以用小说来反映世界观.  相似文献   

15.
论诗绝句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古代诗人常采用这一诗论形式对诗坛风气、文学现象以及具体的诗人及其诗歌展开讨论。作为宋代文学巅峰的苏轼,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少有的天才与大家,自然会受到此后历代诗人的关注与讨论,这在清代的论诗绝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清代论诗绝句对苏轼的评论主要集中于其卓绝的文才、忠诚的品质、诗歌的风格与特色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学论题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先生是新文学运动早期的诗人、散文家,后来又致力于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在从事文学创作和学术活动的同时,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他先后担任过五年中学国文教员,就是到后来就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授,主持国文系,也还亲自讲授“大学国文”课。朱自清毕生始终关注语文教学,可以说,语文教育研究则贯穿了他学术生命的全部。  相似文献   

17.
在宋代的白话小说和元代的杂剧中,以公案为题材的作品保存了相当的篇目。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中,狭义的“公案”题材作品比例占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四分之一以上,明末的《三言》、《二拍》中,描写冤狱的作品就已数不少,在这些作品中,许多巧合的情节构成了故事发展的主线,偶然性和必然性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小说中人物悲欢离合的戏剧情节,本文从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角度,对《三言》、《二拍》中的冤狱巧合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西方现代管理学具有注重即时、实用、有效的“战术”色彩,而中国式管理理论往往更为系统,且更注重长远,具有显著的“战略”精神。儒家“大一统”思想使中国人的性格相对更为内敛,竞争欲和征服欲一般不外露,因此中国人被认为具有内向、善谋的文化性格。笔者指出,中国式管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一些理念来源于军事斗争,后来逐渐扩大到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另外,中国式管理战略特征的形成也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笔者认为,历史悠久的中国管理文化中蕴含着许多有益于全人类管理创新的智慧,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中国式管理必须坚持综合创新,朝着科学化、现代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努力,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再谈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法”朱铁年对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理论中“法”的认识,笔者此前已撰文作了探讨。因限于篇幅,只就表现方法之“法”进行了论述。本文将从法则法式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的“法”进行透视,使人们对古代文学批评能够有多侧面、多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捧读管笛先生的《醉翁亭记研究》(黄山书社,1999年5月),手头和心中都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是一部图文并茂的煌煌大作。研究一篇400余字的文章,却写成数十万言的巨著,实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桩奇事。管笛先生的“小题大作”,对古典文学研究颇具积极意义。《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传世名篇,也是其散文风格“六一风神”的代表作。欧阳修领导北宋诗文革新,其创新方式之一,就是在散文创作中“破体”为文,打通文体之间的表现技巧,创造一种崭新的文学体貌。他一方面以文为赋,在赋体文中贯入古文气势和古文表现手法,开创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